送劉寺簿知衡州
刺史官已尊,郴左郡尤古。
太常墨莊家,帝命分竹五。
扶搖負勁翮,巨浸落雙櫓。
誰能極所至,千里看舉武。
紛紛轓兩朱,局局印一組。
世無元道州,萬物氣不吐。
刺史官已尊,郴左郡尤古。
太常墨莊家,帝命分竹五。
扶搖負勁翮,巨浸落雙櫓。
誰能極所至,千里看舉武。
紛紛轓兩朱,局局印一組。
世無元道州,萬物氣不吐。
刺史這一官職已經很尊貴了,郴州更是古老的郡地。你出身于書香門第,皇帝任命你去衡州任職。你如大鵬展翅憑借強勁的羽翼,像大船落雙櫓般前往。誰能知道你能達到怎樣的成就,且看你千里之外施展抱負。眾多官員不過是坐著華麗的車子,局限于手中的一方官印。可惜世上沒有像元道州那樣的賢官,使得萬物都不能暢快舒氣。
刺史:官名。
郴左郡:指郴州,左郡是古時對偏遠地區郡的稱呼。
太常墨莊家:指劉寺簿出身書香門第,太常掌管禮樂郊廟社稷之事,這里借指書香世家。
分竹:指古代帝王賜竹使符,分與郡國守相,后稱出任州郡長官為分竹。
扶搖:旋風,這里比喻憑借風力。
轓兩朱:指官員乘坐的華麗車子,轓是車兩旁的擋板,朱表示紅色。
局局:局限的樣子。
元道州:指元結,曾任道州刺史,有賢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官場可能存在一些弊病,缺乏像元結那樣的賢能官員。詩人的友人劉寺簿被任命為衡州知州,詩人寫下此詩為其送行,表達自己的期望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友人到任后有所作為。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和對比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賢官的期待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峰巖百步翠重重,巖下春泉噴玉淙。章帝舊宮今不見,斷霞猶出繡芙蓉。
娃宮無復有樓臺,佛剎而今亦草萊。衲子盡隨飛錫去,將軍曾此駐兵來。青山銜日猶前度,滄海揚塵復幾回。霜落吳天香徑冷,斷猿啼月不勝哀。兵馀重到古禪關,無限傷心四望間。林下點頭皆炮石,門前戰骨似丘山。劍池屢變珠光赤,盤石猶沾血點斑。白發破衣耆舊在,獨憐寧老不生還。
曾憶黃河守凍船,魚肥肉美酒如泉。半生辛苦成何事,衰病饑寒雪里眠。
阿婆吹火燄光寒,老叟嘗醯氣味酸。后代兒孫寧識此,高燒銀燭照杯盤。
即日南風清且微,北窗心靜見天機。林鶯母子聲相應,野蝶雌雄性共飛。
應念騷人沉恨久。澤畔幽蘭,歲歲香如舊。莫向江潭空酹酒,魚龍慘淡吟魂瘦。飄盡鬢華枯盡柳。片霎春韶,鏡里何曾有?乍見湘靈舒羽袖,黛螺青到遙峰后。
關心花事,記年年、春到愿留春住。頗怪花開春不管,重簾落花風雨。冷露孱紅,荒煙瘦綠。零落知誰主。寄愁春晚,畫圖收拾飛絮。會取廿四番風,從頭寫遍,濃霧氤氳聚。啼鴂任催春去也,不任春風將去。蝶醉搜香。蜂狂獵艷,迷卻花深處。春光易老,傷心還共花語。
孟威索句壽其母,子孝母貞兩俱睹。孝將寸草報三春,貞如勁柏凌千古。孝道從來重顯親,不虧厥體顯為真。體分大小誰與辨,不虧其大幾何人。貞母德壽天與齊,筆匪如椽將焉題。孟威孟威以忠孝,南極北堂絢紫泥。
青山見客無生熟,白馬隨春共疾徐。諫議廟前來去路,感時應復到吟馀。
水清月白又初秋,??山泉入澗流。我已重來君解否,生平厭作是非謀。
雙峰高出絳霄中,突兀三茶落照紅。怪石嵬峨渾一氣,合教低首米南宮。
英年粉署擅才名,郡守新除荷寵榮。環佩未辭青鎖闥,歡聲先動越王城。云開秦望山增翠,霜落曹娥江倍清。自古循良多有傳,佇聽歌頌達神京。
劍舞當年識大娘,花奴羯鼓漫悲傷。貞元朝士仍多在,應笑青衫泣白郎。
微力展運荷恩休,緋金燦赫比王侯。肥馬脂車走燕幽,輝光爍目溢道周。翚翟孤翔偕不儔,依依妾腸痛紛繆。飛花逐風委波流,揮淚涕咨怨深秋。圍帶寬改倏歲遒,稀星列漢垂簾鉤。蝛啼哀蟬傳梧楸,衣寒剪澀玉指柔。機鳴罷織乍燈收,霏霏華露濕衾幬。徽音戀君幸君留,非耶是耶君思愁。圍香柔玉煖新裯,薇藿焉足充脯羞。饑往念飽誰悠悠,歸哉勖君思昔游。
勤勤物外修,謹謹心中掃。漸漸絕塵緣,細細通玄奧。靈靈大藥成,燦燦神光好。得得遇仙槎,穩穩歸蓬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