餞潘使君二首 其一
送去迎來兩轂朱,如侯治行極稀疎。
清惟薄采閩山荔,仁不曾苞丙穴魚。
遺愛驗于還印后,歸裝貧似下車初。
漢廷尚有公卿闕,頗怪龔黃欠璽書。
送去迎來兩轂朱,如侯治行極稀疎。
清惟薄采閩山荔,仁不曾苞丙穴魚。
遺愛驗于還印后,歸裝貧似下車初。
漢廷尚有公卿闕,頗怪龔黃欠璽書。
迎來送往都是乘坐朱輪車,像您這樣的治政表現極為稀少。您清廉只采摘少量閩山荔枝,仁愛從不私藏丙穴的魚。您離任后留下的仁愛事跡得到驗證,歸鄉的行裝像剛上任時一樣清貧。漢朝廷還有公卿的空缺,很奇怪像龔遂、黃霸這樣的賢才沒得到朝廷征召的璽書。
轂朱:朱輪車,古代高官所乘之車。
治行:為政的成績。
稀疎:即稀疏,稀少。
薄采:少量采摘。
苞:通“包”,私藏。丙穴魚:名貴的魚。
遺愛:指遺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
還印:指離任。
下車:指官員初到任。
公卿闕:公卿的空缺職位。
龔黃:指西漢循吏龔遂與黃霸,后泛指循良的官吏。璽書: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書,秦以后專指皇帝的詔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當時可能處于一個官員治理水平參差不齊的社會環境,潘使君以其清廉仁愛的治政風格脫穎而出。詩人目睹其政績和離任時的清貧,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同時也對朝廷用人情況有所關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潘使君清廉仁愛的治政表現,突出其為官的高潔品質。特點是通過具體事例展現人物形象,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能官員的期盼和對朝廷用人的思考。
世閥推臺路,嬪賢秉國鈞。
生緣隨跡化,歸處覺空真。
訓子清風在,傳家令德新。
九原終一致,悲喜盡成塵。
新秋初變一天清,急雨仍添萬木聲。
山勢不根空外起,湖光無際槩來平。
錦衣應有徘徊戀,金地聊開燕樂情。
衰暮典城何所用,愿公云路羽翰生。
勢壓最高峰,四軒橫斷虹。
江山形勝外,疆埸畫圖中。
景物浩無主,塵襟到即空。
何須遲炎暑,特地揖清風。
靈羊別去幾何春,尚有懸巖舊窟存。
左右莫知歸穴路,高低惟見去蹄痕。
千尋飛瀑垂峰頂,一洞寒云鎖石門。
好是月明群籟寂,幾聲閑答樹頭猿。
疏水成簾造化功,冷光千丈半巖風。
層霄?蝀正鋪地,蒼海珠璣初墮空。
天下奇觀更何處,騷人幽詠未全工。
要知出壑爭流意,不向三巴直向東。
虹堤崛起開危軒,四徹空曠圍山川。
刺天萬里煙樹外,破浪一去風中船。
青黃亂眼裂春錦,鳴聲聒耳驚秋蟬。
亭前深處不百尺,神物窟此猶安然。
遵此巢由志,誰希公相權。
人瞻祠樹古,天作釣壇圓。
高節千秋外,遺蹤一水邊。
孤風敦薄俗,豈是愛林泉。
太華鎖深谷,我來真景分。
有苗皆是藥,無石不生云。
急瀑和煙瀉,清猿帶雨聞。
幽凄未忍別,峰半日將曛。
塵土官曹幾處閑,今君得邑好開顏。
落帆直向剡谿口,入境先登天姥山。
魚鳥半和風俗處,云霞多雜簿書閑。
雪晴須去尋安道,不作經宵興盡還。
宗臣上已宴東池,雅俗嘉賓盛集時。
禊席臨川花照耀,游車分路水逶迤。
賞心唯欲居民樂,縱飲猶虞坐客疲。
獨愿我公歸柄用,盡令天下洽春熙。
危壁敞新軒,西風滿蘭芷。
披襟豁萬慮,舉目照千里。
丈夫固有待,澄清不虛紀。
勾稽職雖賤,為仁決由己。
芳盛無良苗,源污無潔水。
愿推天下心,先從邑中始。
瑣闥修文極禁清,蓬萊宮闕擁旄行。
舳艫所至笙歌鬧,里闬重來道路榮。
舉世幾人居我地,全吳無限讀書生。
受恩老吏攀轅切,滿肚埃塵詩不成。
石作峒房勢,水隨人意流。
兩巖長濺雨,五月便驚秋。
此景多深趣,吾心真樂游。
山翁中宿酒,欲醉五更頭。
梅花狼籍拂輕舟,人日溪行動客愁。
上晝去程初北首,故山歸思滿東流。
垂垂朝雨隨雙槳,草草春蔬送一甌。
不獨懷鄉便多感,看人難似府君侯。
垂楊修竹半藏山,一徑紆回暮雨間。
綠滿野田看渺渺,白飛巖溜自潺潺。
空村鮐背行歌去,古寺頭陀乞食還。
卻羨幽人在深僻,斷無來客扣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