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游龍華浄明兩院值雨
垂楊修竹半藏山,一徑紆回暮雨間。
綠滿野田看渺渺,白飛巖溜自潺潺。
空村鮐背行歌去,古寺頭陀乞食還。
卻羨幽人在深僻,斷無來客扣禪關。
垂楊修竹半藏山,一徑紆回暮雨間。
綠滿野田看渺渺,白飛巖溜自潺潺。
空村鮐背行歌去,古寺頭陀乞食還。
卻羨幽人在深僻,斷無來客扣禪關。
下垂的柳樹和修長的竹子半掩著山巒,一條小徑在傍晚的雨中曲折延伸。田野里一片翠綠,望去渺遠無際,白色的山巖間溪水潺潺流淌。空蕩蕩的村莊里,老人唱著歌離去,古寺中的頭陀化緣歸來。我卻羨慕那些隱居在幽深偏僻之處的人,絕對沒有訪客來敲那禪房的門。
垂楊:下垂的柳樹。修竹:修長的竹子。
紆回:曲折迂回。
巖溜:從山巖上流下的溪水。
鮐背:指老人,因老人背上的褶皺如同鮐魚的斑紋。
頭陀:行腳乞食的僧人。
幽人:隱居的人。
禪關:禪房的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一個暮雨之日游覽龍華浄明兩院,被眼前清幽的山林景色和寧靜的鄉村生活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心境閑適,且對塵世生活有所反思。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清幽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營造出寧靜氛圍,展現鄉村生活畫面。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審美追求。
禮山投宿與僧謀,短榻西廂入夜幽。螢火穿簾爭照客,蟲聲瞞月各鳴秋。題詩恐疥朗公壁,怯露還添季子裘。好夢卻嫌鐘打醒,正觀日出在峰頭。
熒煌銀燭照窗紗,握手新知鬢未華。忽向西園吹桂樹,渾疑東閣玩梅花。崢嶸四岳排青漢,突兀孤峰逗紫霞。錦瑟沈沈春滿座,何須蓬島問仙家。
五月炎熇熾若焚,西來一夜雨翻盆。欲知遠近歡多少,白滿陂塘綠滿村。
共水同舟伴謫居,海天春色盡涵虛。蠻方故啟流官路,漢史終收痛哭書。蜀徼山高常戴雪,滇門池苦亦生魚。上林花樹年年在,前席行看入禁廬。
苒苒雙雙拂畫欄,佳人偷眼再三看。莫欺翼短飛長近,試就花間撲已難。
去歲清明花簇檐,今年寒食尚凝嚴。往來忙煞蜂兒翅,偷采崖花釀蜜甜。
次第青蔥桃李風,京腔吳語又相逢。賞春明日千山隔,解語今宵一酒中。花蔟梁溪山磊落,鴻過燕市影朦朧。窗前草木酬佳客,數瓣飛香入綺櫳。
投老見多難,干戈日正深。飲河胡馬健,破壘漢疆侵。大將未燕首,小臣空越吟。龍荒兩宮遠,感憤淚盈襟。
辭條花蕊一年稀,春色難教物物違。夢去淚痕留翠袖,醒來香氣滿羅衣。輕盈不似臨妝影,飄泊惟堪逐雨飛。莫是搗將靈藥去,嫦娥應伴月中歸。
雨過群山掃綠埃,無窮野色望中開。漁樵往往斜陽外,只隔前川喚不來。
弘景疏已上矣,天子書久無之。怕騎瞎馬浪出,安用明駝疾馳。經來蔥嶺絕域,書出汲縣古冢。饒君一目十行,如彼千瘡百孔。痛定偶成短夢,驚回如近清光。黃帕牙篦開卷,絳紗玉斧照廊。夜眠便甘菊枕,晨起避凌霄露。信爾雅幾委頓,注本草不宜誤。力疾搜腸草制,忍痛撚髭改詩。鐵燈檠我同好,金蓮炬彼一時。默默回光反照,津津勿藥有喜。八荒入吾闥中,四海在我墻里。坐井成小眼孔,面壁得大醫王。凈洗三生熱惱,不煩一服清涼。老去具一只眼,向來隔幾重膜。盡見夫子宗廟,遍觀彌勒樓閣。吾今垂老示疾,君昔與人作緣。尚能續華佗傳,何敢負宋清錢。
蔽體可結葉,充腸難飯沙。風塵無日定,朋友各天涯。既有杯中物,那愁鬢上華。古今歸一笑,放曠是無家。
春氣逼人不可消,木棉花下讀離騷。客懷不定鶯聲里,更逐天邊起落濤。
秋氣感木葉,故林飄墜時。不成棲蔓草,還復綴蛛絲。屢舞涼風得,高懸落照宜。多情似留戀,可奈已辭枝。
洲渚多落英,溯流尋遠山。輕舟載美酒,搖蕩綠波間。俯詠拾瑤草,遐思隘塵寰。夤緣忽失遇,悵望遂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