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成都吳仲庶見寄來韻 其二
濯錦江深惠澤流,西人都未究蹤由。
耕疇擁耒春還動,織戶鳴機夜不休。
講德定應勞四子,富民須合用千秋。
鳳凰臺上需賢久,卻恐龜城作??游。
濯錦江深惠澤流,西人都未究蹤由。
耕疇擁耒春還動,織戶鳴機夜不休。
講德定應勞四子,富民須合用千秋。
鳳凰臺上需賢久,卻恐龜城作??游。
濯錦江水深,恩惠潤澤如水流淌,西邊的人都還沒探究出這恩澤的緣由。田野里農夫扛著農具,春天又開始勞作,織布的人家夜里織機聲響個不停。宣揚德政必定要煩勞四方賢才,使百姓富裕須用長久之策。鳳凰臺上等待賢才已久,只怕你在龜城只是短暫停留。
濯錦江:即錦江,在四川成都平原。
耒:古代的一種農具。
四子:泛指四方賢才。
龜城:指成都。
??:同‘暫’。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吳仲庶在成都任職,作者收到其寄來的詩后和韻而作。當時成都在吳仲庶治理下可能呈現出一定繁榮景象,朝廷也求賢若渴。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成都的繁榮,肯定友人的治理能力,同時表達對友人的期許和擔憂。它反映了當時成都的社會風貌,體現出作者對地方治理和人才任用的關注。
龍藏瑯函遍九垓,霜鐘金鼓振瓊臺。
堪嗟一句無人得,遂使吾師特地來。
無角鐵牛眠少室,生兒石女老黃梅。
令人轉憶龐居士,天上人間不可陪。
流浪江湖久,攀緣歲月闌。
高名當世重,好句逼人寒。
月苦蟬聲嗄,鐘清柿葉干。
龍鐘千萬里,擬欲訪師難。
支公放鶴情相似,范泰論交趣不同。
有念盡為煩惱相,無私方稱水晶宮。
香焚薝卜諸峰曉,珠掐金剛萬境空。
若買山資言不及,恒河沙劫用無窮。
日日滄江去,時時得意歸。
自能終潔白,何處悮翻飛。
晚立銀塘闊,秋棲玉露微。
殘陽葦花畔,雙下釣魚磯。
五岳煙霞連不斷,三山洞穴去應通。
石窗欹枕疎疎雨,水碓無人浩浩風。
童子念經深竹里,獼猴拾虱夕陽中。
因思往事拋心力,六七年來楚水東。
蒼蒼龍闕晚,九陌雜香塵。
方外無他事,僧中有近臣。
青門玉露滴,紫閣錦霞新。
莫話三峰去,澆風正蕩淳。
遶窗風竹骨輕安,閑借陰符仰臥看。
絕利一源真有謂,空勞萬卷是無端。
清虛可保升云易,嗜欲終知入圣難。
三要洞開何用閉,高臺時去憑欄干。
一領彤弓下赤墀,惟將清凈作藩籬。
馬卿山岳金相似,張緒風情柳不如。
心染煙霞新句出,筆驅奸蠹宿根隳。
鄱陽黎庶還堪羨,頭有重天足有牦。
雪里曾迷我,籠中舊養君。
忽從紅蓼岸,飛出白鷗群。
影照翹灘浪,翎濡宿島云。
鴛鴻解相憶,天上列紛紛。
水隔孤城城隔山,水邊時望憶師閑。
清泉白日中峰上,落日半空棲鳥還。
云影觸衣分朵朵,雨聲吹磬散潺潺。
傳心莫學羅浮去,后輩思量待扣關。
塵埃中更有埃塵,時復雙眉十為顰。
賴有年光飛似箭,是何心地亦稱人。
回賢參孝時時說,蜂蠆狼貪日日新。
天意剛容此徒在,不堪惆悵不堪陳。
司馬遷文亞圣人,三頭九陌碾香塵。
盡傳棣萼麟兼鳳,終作昌朝甫與申。
樓聳嬌歌疎雨過,風含和氣滿城春。
因知寰海升平去,又見高宗夢里人。
丈夫勛業正乾坤,麟鳳龜龍盡在門。
西伯最憐耕讓畔,曹參空愛酒盈樽。
心慈為受金仙囑,發白緣酬玉砌恩。
從此于門轉高大,可憐子子與孫孫。
南州無百戰,北地有長征。
閑殺何從事,傷哉蘇子卿。
江樓聯雪句,野寺看春耕。
門外滄浪水,風波雜雨聲。
雨晴天半碧光流,影倒殘陽濕郡樓。
絕頂有人經劫在,浮生無客暫時游。
窗開萬壑春泉亂,塔鎖孤燈萬木稠。
欲為吾師拂衣去,白云紅葉又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