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兄各年八十余見招游洞
鶴發婆娑鄉里親,
相邀共看往年春。
擬將兒女歸來住,
且是茅山見老人。
鶴發婆娑鄉里親,
相邀共看往年春。
擬將兒女歸來住,
且是茅山見老人。
頭發花白的族中兄長是鄉里的親人,相邀我一起去看看往年的春光。我打算帶著兒女回來居住,畢竟在茅山能見到這些老者。
鶴發:白發,形容老年人。
婆娑:形容頭發花白稀疏的樣子。
擬:打算。
茅山:此處為具體地名,詩中可能是族兄居住或邀游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鄉村環境。族兄年事已高,相邀詩人同賞春光,詩人可能長期在外,此時面對族兄的邀請,內心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親情的珍視和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日常親情題材的創作特色。
秤錘井底忽然浮,
老鼠多年變作牛。
慧空見了拍手笑,
三腳猢猻差異猴。
蘭氣疏襟,竹聲涼幕。臥枝紅裊金釵落。
五更殘雨酒醒時,羅衾正似人情薄。
帳燭香銷,琴尊淚閣。夢來真悔重逢錯。
去年花落舊亭臺,西風不減東風惡。
云集燕城擾,龍翔漢業興。
風燃燎衣火,雪擁渡河冰。
險難成戡定,憂勞付纂承。
百年馀父老,嗚咽望原陵。
上盡江邊百尺樓,
倚欄極目莫江秋。
未甘便作衰翁在,
兩腳猶堪蹋九州。
風濤飄泊自相依,天涯春望何時歸。
江鄉已負梅花約,庭院今看燕子飛。
采藥忽驚雙鬢改,聞猿應恨故鄉違。
一尊待酌池亭月,萬樹叢陰上釣磯。
邑邑云中鵠,幽幽草間蟲。
劣當得道步,恒墜荒思中。
人生苦不樂,意氣何難雄。
走獵鄴城下,射虎當秋風。
芳園置樽酒,妙伎呈嘉容。
記蘇夾綺轂,雕道列芙蓉。
寶袂逞飛辯,上客齊臥龍。
金吾一何鄙,悲歌心不終。
芙蕖出綠波,根是同心藕。
情似藕絲多,脈脈從郎剖。
艷說五溪山,未抵眉峰秀。
海燕喜雙棲,消息商量久。
深鎖禪扉暫一開,竹間那復舊池臺。歲寒只有庭前柏,五十年前見我來。
舊日沙彌今老禪,白頭我亦異當年。見恒河性依然在,莫為浮生一惘然。
一峰原砥柱,今日見桑田。
孤山原在江中,屬泰興,今成平陸,為驥江所有。
海嶠云邊出,江城樹杪懸。
葉飛孤岸雨,雁度萬家煙。
吳楚蒼茫里,憑高思渺然。
紅茉莉,穿作一花梳。
金縷抽殘蝴蝶繭,釵頭立盡鳳凰雛。
肯憶故人姝。
甲觀韶光集,
禖壇好語傳。
思齊男慶百,
假樂子宜千。
春風楊柳漢江波,零雨三年有凱歌。漢將龍旂回日月,王人虎節照關河。樓船橫海威名盛,臺笠遮山惠愛多。二十一都馳馬過,城南風景奈愁何。
王師七月下東方,國難懸知痛未忘。豈有亡人仇衛輒,似聞故劍在昭陽。檀君廢壤關時局,衛滿荒營徹舊防。宵旰兩宮頻左顧,諸君何以副尊王。
連雞策士有陰謀,從楚微聞欲背周。四郡從來為左翊,九夷何處著歐洲。徙薪曲突君終諒,揖盜開門我定憂。崇禮門前重回首,出城江水正悠悠。
南泉提起下刀誅,
六臂修羅救得無。
設使兩堂俱道得,
也應流血滿街衢。
此身本無累,動靜隨所寓。
結廬在巖谷,自適山水趣。
朝來挹云氣,日夕沐風露。
坐觀天地心,詎忘仁智慮。
微生率茍且,即事多謬誤。
青春去我早,脫帽白發露。
帶劍出門來,不識門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