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樓二首 其一
上盡江邊百尺樓,
倚欄極目莫江秋。
未甘便作衰翁在,
兩腳猶堪蹋九州。
上盡江邊百尺樓,
倚欄極目莫江秋。
未甘便作衰翁在,
兩腳猶堪蹋九州。
登上江邊高達百尺的越王樓,倚靠欄桿極目遠眺秋天的岷江。我不甘心就這樣成為衰朽老翁,我的雙腳還能踏遍九州大地。
百尺樓:指越王樓,形容樓很高。
極目:盡眼力之所及遠望。
莫江:即岷江。
未甘:不甘心。
蹋:同“踏”。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或許處于人生某個階段,雖可能已入暮年或遭遇挫折,但仍心懷壯志,登上越王樓,觸景生情寫下此詩。
此詩主旨是表達詩人不服老、渴望實現抱負的豪情。其特點是直抒胸臆,情感強烈。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道路隨深澗,時時見激湍。野花云洗白,松籽鳥銜殘。雨歇林還滴,風消海自瀾。只緣貪勝境,不惜上高寒。
二岳羅浮峙,三門漲海通。神仙多窟宅,造化在房櫳。大老元姜父,真人是尹雄。角應生左鬢,光已轉方瞳。井有丹砂汁,堂多桂樹風。兵鈐開大鯉,王獵待非熊。往日為郎早,籌邊奏草工。老臣方祭酒,令子已得弓。璞玉人難器,鹽梅望正崇。今朝持大斗,與客上新豐。柔色思春草,精心格上穹。靈芝宮闕似,巨棗瓠瓜同。玉杖敦三老,丹經得八公。笙詩尊絳萼,舞曲艷驚鴻。物貴珊瑚市,人歡薝卜叢。鷓鴣峰拱北,蝴蝶洞朝東。雨滴黃旗翠,花流碧甲紅。登臨長自樂,吟詠晚逾攻。神器須黃綺,名儒必馬融。愿言頤養備,與道共無窮。
精舍欣聞已解驂,風檣不易到江干。一緘試讀幽人語,莫作時情賀禮看。榮辱心中總不疑,因公環召獨成詩。秪愁相見無多話,不似尋常夢里時。知己從來自有天,除書寧復待人傳。青云直上非逾分,占上聲名五十年。
風聲初樹海天遙,六館身先令豈消。教立本須崇節義,化行誰道祇規條。貞魂總愛明今日,烈女閒將想累朝。突兀方巖高百尺,丹青門地更層霄。
袞袞風生嘴,涓涓月印沙。船頭平壓浪,棹尾旋成花。老去長為客,愁來轉憶家。雙棲疏影里,羨殺柳橋鴉。
榴花時節出都門,語燕啼鶯綠樹繁。近侍十年趨殿陛,旬宣兩浙佐藩垣。青云高步承昭代,白首閒居感圣恩。冠帶光華動閭里,清游多在海邊村。
明燈照暗室,邊韶對趙壹。但酌中山酒,唯甘江浦橘。風動云人箕,雨至月離畢。王丹贈不拜,是我相知日。
谷城巖穴似飛來,十里湖光鏡面開。夜雨松窗僧榻靜,秋風柳岸釣船回。尋幽便扣生云洞,乘興還登呼月臺。每對西湖吟詠處,令人偏憶故山梅。
過夏紅蕖發,亭亭小院幽。迎霜花似浣,聽雨葉堪留。色靜金塘晚,香分玉井秋。更宜擎月露,持奉液池游。
乘驄拂曉入居庸,日色炎炎暑政隆。手上方宜揮羽扇,腰間已喜解雕弓。琪林瓊島祥云表,鳳闕龍樓瑞靄中。勝槩無邊宜騁望,都城佳氣郁蔥蔥。
眼明初見淮南樹,十客相逢九吳語。旅程已付夜帆風,客睡不妨背船雨。黃甘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殷勤買酒謝船師,千里勞君勤轉櫓。
詞賦縱橫重兩都,江南才子起菰蘆。何來題鳳空歸去,一夜柴門月色孤。
親捧兵符下九霄,風旗獵獵馬蕭蕭。度遼大將仍持節,橫海諸軍不得驕。見有副車回塞柳,可煩強弩射江潮。經行總是甘棠地,早晚追鋒趣入朝。
炎德中崩潰,妖師亂天綱。蠻荊非吾土,竄身不及詳。日月東西匿,雨雪正雱雱。愾嘆念周京,咨洟浩縱橫。桓桓今上宰,膺懲震八荒。解我南冠紲,寘我侍從行。譬彼糞上英,洗濯薦華堂。公子推明愛,歡燕結不忘。白云流尊觶,繟纚應朝陽。萬舞煜中庭,蛾眉吹素商。常聞既醉詩,飲德厭膏粱。摩頂皆君賜,何以報恩光。竊希吉甫頌,清風播無疆。
結束腰肢細可憐,女奴相送上秋千。風光又是清明近,墮卻金釵記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