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使院書情寄江夏賀蘭副端
云雨一蕭散,悠悠關復河。
俱從泛舟役,近隔洞庭波。
楚水去不盡,秋風今又過。
無因得相見,卻恨寄書多。
云雨一蕭散,悠悠關復河。
俱從泛舟役,近隔洞庭波。
楚水去不盡,秋風今又過。
無因得相見,卻恨寄書多。
云雨一下子消散了,我悠然地望著關隘和黃河。我們都曾參與泛舟的差役,如今卻只隔著洞庭湖的波浪。楚地的江水滔滔流去無窮無盡,秋風如今又一次吹過。沒有機會得以相見,反而遺憾寄的書信太多。
潭州:今湖南長沙。使院:節度使的官署。
賀蘭副端:姓賀蘭的副端公。端公是對侍御史的稱呼。
蕭散:消散。
關復河:關隘和黃河。
泛舟役:乘船的差使。
洞庭波:洞庭湖的波浪。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在潭州使院任職時,因與在江夏的友人賀蘭副端分隔兩地,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因公務在身,無法與友人相聚,只能借書信傳達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日常情感的細膩表達。
竹隱先生名滿世,
自為舉子已詩聲。
春風若入五花判,
莫遣紫微紅藥驚。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氣欲和柔性欲圓,
一飛人看后三年。
心勝山靜君歸去,
先自南華入性天。
一書天散五湖蹤,回首黃山意萬重。
我出未應終誚鳳,君歸爭已識屠龍。
弓藏戰伐身猶在,鼎立文章代偶逢。
俱道云中須魏尚,馮郎占對帝從容。
至竟徵書及謝安,風塵差不愧微官。
千金為駿聊先骨,六月摶鵬暫養翰。
聞道解衣明主在,須留負弩細君看。
煙嵐瘴海還生色,銅柱當年墨未乾。
傾國傾城聚一家,
金錢百萬助鉛華。
馬嵬一夜淋鈴雨,
落盡春前姊妹花。
絕頂望冥冥,悠悠屐齒停。
麥連平野綠,天入遠峰青。
古寺披云至,人聲坐石聽。
良辰豁幽恨,攜手話山亭。
為底愁多歡少。幾度夢回人杳。
羅緯春暖又春寒,不覺東風過了。
闌干閑倚遍,辜負滿庭花草。
日斜樹影近簾前,燕子不歸還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晚步時。
信意遂過高祖宅,因行更上魏王堤。
設如終久全無托,何似當初都不知。
料得鬼神知此意,堯夫非是愛吟詩。
五十不卿相,公才負黑頭。艱難困衣食,著述慰窮愁。天意方難測,人材世鮮求。誰知梁叔敬,生待取封侯。
潦倒天南客,登臺吊尉佗。相逢劇如故,當哭有長歌。西日天方暝,東風海正波。何當奮雄略,找劍斫蛟鼉。
高空雪始收,古木風初定。
冷月上疏窗,一片寒光凝。
天機自奕奕,道心常醒醒。
靜坐數疏鐘,誰與同清興。
乳竇峰前路不窮,
穿林踰嶺浙江通。
紫陽山雨釣臺月,
消得潮頭幾信風。
宦途長憶舊山薇,名跡無勞問是非。稽古例應吾輩瘠,匡時天遣福人肥。
手栽紫朮堪供酒,體稱青荷欲制衣。循吏囑君三十載,卻從遺老試松圍。
每于山澤愛儒仙,貌瘦心腴事果然。露飽枯腸塵外客,雪清吟骨匣中賢。
羲經筆錄三分注,膳譜囊封十字纏。他日浮丘堪問道,一簞容與鶴分田。
傳家耕讀著名聲,
瑞靄一門樂自生。
柏葉松身寬壽域,
文郎今已奮鵬程。
秋日微涼草樹悲,此情堪與故山離。蘇黃人物從頭數,周邵風流雅未知。野老自能償伏臘,東風無計奈糠秕。憑君莫唱滄洲曲,一淚斜陽灑臥獅。
西傾一極論今雨,潁上方歸思欲離。古樹碧圓山欲斷,小窗虛白月先知。滄江已老三秋鬢,太古風清萬國秕。暮雨無言翁仲泣,淡煙芳草對殘獅。
木落寒崖鸛雀哀,夕陽愁入鮑家臺。
流空日月堂堂去,拍座煙云故故來。
骨肉至情工作別,帝王大度不容才。
古今何限窮途淚,萬里江山一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