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信道
氣欲和柔性欲圓,
一飛人看后三年。
心勝山靜君歸去,
先自南華入性天。
氣欲和柔性欲圓,
一飛人看后三年。
心勝山靜君歸去,
先自南華入性天。
氣質要平和,性情要圓通,一旦騰飛人們會關注你接下來的三年。內心勝過那寧靜的山巒,你就此歸去,先從南華真經中領悟本性與天道。
和柔:平和柔順。
性圓:性情圓通。
心勝山靜:內心比山還要寧靜,形容心境淡泊。
南華:指《南華真經》,即《莊子》。
性天:指本性與天道。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友人張信道即將遠行或開始新的人生階段時所作,以詩相贈,表達自己的期望與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勸勉友人培養平和圓通的性情,追求精神上的寧靜與超脫。其特點是言辭簡潔卻飽含深意,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關懷。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贈別詩勸勉祝福的傳統。
金吾不禁夜,放簫鼓、恣游遨。被萬里長風,一天星斗,吹墮層霄。御樓外香暖處,看人閒平地起仙鰲。華燭紅搖醉勒,瑞煙翠惹吟袍。老來懷抱轉無聊。虛負可憐宵。遇美景良辰,詩情漸減,酒興全消。思往事今不見,對清尊瘦損沈郎腰。惟有當時好月,照人依舊梅梢。
又隨舟楫出江津,應謝青蘿頂上云。小草未能齊遠志,素衣終見畏緇塵。黃柑丹荔應憐爾,翠壁蒼厓冷笑人。猿鶴至今多識字,不堪重勒此山文。
貔貅十萬陣堂堂,自古安危系朔方。東下鼓鼙連碣石,西來亭障是河隍。分兵久戍勞充國,借箸前籌賴子房。聞道暫留諸部落,拔營今已遁遐荒。
高樓上逼斗牛寒,何事伊人日倚闌。最是千秋堪灑淚,紫云山作白云看。
五云闕下拜新除,千里王門喜曳裾。漢代文章推賈誼,梁園詞賦重相如。趨朝親捧黃金寶,退食閑工玉箸書。別后故人應注想,平安莫惜寄雙魚。
丹丘白水勝瀟湘,最產丫蘭莖葉長。有地欲求香祖種,無金枉入女花鄉。皆知服媚尊王者,更喜栽培出上方。及此秋分分數本,爭貽野客作歸裝。
畫圖春風一面嬌,難憑顏色駐輕綃。為君和淚編遺稿,留取千秋認小喬。
誰將新茗寄柴扉,京兆孫家小紫微。鼎是舒州烹始稱,甌除越國貯皆非。盧仝詩里功堪比,陸羽經中法可依。不敢頻嘗無別意,卻嫌睡少夢君稀。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
鹿馬當年事,誰能賦此哀。從來桑海變,不礙水云才。冒雨臨巴峽,飛花縱酒杯。偕游多少事,都向夢中來。
跏趺全不露靈威,休問今生是與非。巖洞藏來天地秘,坎離交處命根歸。林疏石擁千層怪,春早花無一片飛。恍惚蜃樓今日醉,雨中何怪幾寒衣。
高標千載有誰攀,風雨祠堂尚一間。寄語當年詹令尹,吾今亦欲早歸山。
憑軾徒下淚,裁書路已賒。遠鼓依林響,連檣倚岸斜。山開云吐氣,風憤浪生花。即此余傷別,何論爾望家。二君勖琬琰,無使沒泥沙。
人生等行旅,能費幾春秋。元龍漫矜豪氣,百尺臥高樓。昨日青青雙鬢,今日星星滿鏡,轉首歲華流。歸去便歸去,何處覓菟裘。一枝筇,一壺酒,寄真游。姑山玉立千仞,直下看神州。欲語幽情誰可,賴有白鷗知我,塵世盡悠悠。一笑對妻子,出處不須籌。
德望三山重,勤勞一節忠。丹心明貫日,英氣浩如虹。趣召恩方急,跏趺事已空。功名重回首,寂寞淚東風。故相傳勛閥,風流見典刑。所期為旱雨,何意墮明星。有美閒桴鼓,姑蘇詫使亭。若追甘露事,忠首定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