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有答
天教明道知經綸,只在尊君兼庇民。
鶴板未征身且賤,輕車素珮游紅塵。
飄飄飖飖齊與魯,半醉半醒陳復楚。
夜倚西風拔劍舞,拔劍舞,擊劍歌,青云路遙心奈何。
天教明道知經綸,只在尊君兼庇民。
鶴板未征身且賤,輕車素珮游紅塵。
飄飄飖飖齊與魯,半醉半醒陳復楚。
夜倚西風拔劍舞,拔劍舞,擊劍歌,青云路遙心奈何。
上天讓他明白治世之道,懂得經綸之法,他的理念只在于尊崇君主、庇護百姓。征召的詔書還未下達,他身份低微,便駕著輕車、佩著素玉在塵世中游走。他飄飄搖搖地在齊魯大地游歷,半醉半醒間又到了陳、楚之地。夜晚靠著西風拔劍起舞,一邊舞劍一邊高歌,可青云之路遙遠,心中又能如何呢。
明道:明白治世之道。經綸:本指整理絲縷、理出絲緒和編絲成繩,引申為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鶴板:征聘賢士的詔書。
素珮:素玉制成的玉佩。
陳、楚:均為古代諸侯國名,這里代指其故地。
由于“淮西有答”這首詩并不廣為人知,具體創作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懷才不遇之時,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賢才難以得到重用的情況,詩人借詩表達自己渴望施展抱負卻又前路迷茫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經世濟民的志向和未被重用的無奈。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將豪情與無奈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古代文人懷才不遇時的普遍心境。
月掛微弦天未霜,初筵遽作十分涼。
飽參平日安心法,自是長年卻老方。
詔下龍墀思舊德,名標雁塔看諸郎。
慇勤為采瀼潭菊,滿泛西風歲歲觴。
貧非事烹煎,病止治藥物。
烏薪鬻之市,束縛論寸尺。
煙浮多稚松,質重非老櫟。
熾焰忽復然,寒灰已成積。
鎖齧金蟾客邸門,
更無閑話到寒暄。
朅來一計縱橫局,
曾費行人十萬言。
英雄慷慨出從戎,萬里分明指掌中。
一握早將形勢定,六軍從此路途通。
是翁兵甲胸羅富,大地山河眼界空。
專閫何人嫻將略,高平憑眺溯流風。
內橋南走是長干,十里平鋪白玉寒。踏盡馬蹄塵不動,半窗明月此中看。
花燈百隊走兒童,盡道仙娥降月中。縱是霓裳看不見,白毫光里度香風。
玉笙低引紫簫長,不許商音斷客腸。聽到月斜才入破,飛來七十二鴛鴦。
久任封疆事,蘇臺凈點塵。
東曹班次重,北闕性情真。
憐舊吟風度,無文餞老臣。
林泉益壯志,當樂故鄉春。
煙客以鐵耕,
霞起赤城日。
泰山老父來,
共種中林木。
燒盡長安市上花,
何時重見此繁華。
獨憐幾處堂前燕,
失卻新巢過別家。
蕭寺最岑寂,尋幽興獨長。
林疏寒鳥聚,竹密暮云藏。
野殿丹青古,空庭草樹荒。
徘徊人不見,樓外鎖斜陽。
幾道顏之徒,沈深務覃圣。
采藻薦良璧,文潤相輝映。
入市羊駕車,談道犀為柄。
時時一文出,往往紙價盛。
無為戀丘樊,遂滯蒲輪聘。
從來江左夷吾,大名迥諸出公右。金堂玉室,瑤林瓊樹,龍麟蟠走。志在神皋,氣雄云夢,十吞八九。問三槐盛事,當年初度,人應羨、青氈舊。
說與文章太守。慶千秋、好為親壽。冰桃雪藕,霞裾月佩,鶯鸞歌奏。雨熟西疇,星躔南極,寶香凝晝。趁新涼,便約乘云繞日,飲天漿酒。
風雪三冬北,
江潮二月時。
怪今阿那事,
不得作春詩。
清波左蠡分,
秀色東林接。
日射金芙蓉,
香爐晚明滅。
地名烏拉又名鞋,茲草稱之義轉諧。
物產蕃滋仍土俗,春風披拂滿江涯。
安排不去塵中駐,冷暖還將足下偕。
試問三千珠履客,可能解屨到當階。
夏云空燒不成雨,修竹長林思縱步。
清香果落對江云,歸舟易失湖邊路。
老僧兀坐渾無俗,花落荒祠竟日閒。
驀直三千華首路,與君抵換石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