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還南康
清波左蠡分,
秀色東林接。
日射金芙蓉,
香爐晚明滅。
清波左蠡分,
秀色東林接。
日射金芙蓉,
香爐晚明滅。
清澈的水波在左蠡處分開,秀麗的景色與東林寺相連。陽光照耀著如金色芙蓉般的山峰,香爐峰在傍晚時光影明滅不定。
左蠡:湖名,在今江西都昌西北,與鄱陽湖相連。
東林:指東林寺,在廬山北麓,東晉時名僧慧遠所建。
金芙蓉:形容陽光照耀下的山峰如金色的芙蓉花。
香爐:指香爐峰,廬山的一座山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送別友人前往南康時所作,南康在今江西星子一帶,此地有廬山等名勝。詩人或許是看到眼前秀麗的山水,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送別之地的山水美景。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出色的寫景能力和對自然美的敏銳感知。
荒雞遞寒鳴,寥廓弄清曙。
初陽未離海,薄云尚籠樹。
沙明宿鷺驚,巷白行人語。
瓦瓶自持汲,正在月落處。
白帝工夫縷彩霞,肯將顏色弄韶華。
酒粘織女秋衣薄,風動嫦娥寶髻斜。
霜露莫摧今日蕊,輪蹄爭看異時花。
陰陽造化栽培地,不趁春光有幾家。
江山還似六朝時,老盡梧桐鳳不知。
保大空存前殿佛,元嘉已沒舊廊碑。
幾年何德之衰也,曷日覽輝而下之。
不見長安豪杰恨,諸公忍讀謫仙詩。
懸車高蹈姓名香,化得東陽似洛陽。
節亞薌林仍峻潔,貌如笠澤更精強。
豐標留作耆英樣,壽命應同國祚長。
歲歲梅花開臘五,來陪青鹿奉霞觴。
富貴須論命有無,謀身只是半行書。
饑腸不羨千鍾粟,廣廈何如一畝居。
世路茫茫終偃蹇,生涯處處是贏余。
蕭條此道誰為助,掩卷時過長者居。
盤回六七里,天色冷颼颼。
石壁無平地,山云隔遠洲。
清笳悲送日,老卒病眠秋。
行望酒家出,青山映碧流。
上疏歸來日已西,山中旋制薜蘿衣。
謀身豈為金丹秘,去國應知火祚移。
風露滿林蟬幾蛻,松杉遶屋鶴孤飛。
瓣香仆仆非公愿,自有忠誠天地知。
逆旅頻爭席,郊原一振衣。
聯鑣尋勝去,高蓋拂林飛。
訪古江山是,懷人歲月非。
禪林最安穩,棲鳥亦深依。
山川秘靈跡,海近氣常陰。
尊者何年在,樵人去路深。
云龍歸絕頂,花鳥傍禪心。
十八前朝寺,哀猿空夜吟。
灝氣行秋萬宇涼,玄姑新敕辦衣裳。
林為機杼織無跡,月當膏油緝易長。
謂爾索裘雖有日,到頭無褐可禁霜。
工夫只有琵琶索,又在梧桐夜雨旁。
越口對吳頭,風煙畫出秋。
帆遙疑不動,鷗下若相投。
云斂山爭出,潮生水逆流。
平生得意處,杯酒憑江樓。
九日登高眼界寬,羽衣云集盡清歡。
黃花滿泛淵明酒,白髪仍簪子夏冠。
庭下流泉趨澗急,座間清氣逼人寒。
不須更問明年健,但向眉頭鬢角看。
一雨洗秋色,湖山增眼明。
番番水中荷,作此凄涼聲。
我輩等憔悴,客飯千里程。
愿言滌塵土,冠蓋臨華京。
孤庵半掩門,竹外見前村。
地僻山容靜,天陰日色昏。
風琴鳴木杪,水樂漱云根。
蒼壁題詩處,淋漓醉墨痕。
瓦疊魚鱗棟展虹,清虛容膝小樓東。
簾高甍聳朝迎日,窗靜欞疏晝卷風。
岑遠暮嵐屏隠映,月殘曉影玉玲瓏。
紗幮一枕華胥夢,看取逍遙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