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禮部二首 其二
曲學多希世,方穿竟忤時。
麈談巾墊角,燕處案齊眉。
峙鵠非常秀,離鸞得許悲。
殘年有何樂,偏作故人詩。
曲學多希世,方穿竟忤時。
麈談巾墊角,燕處案齊眉。
峙鵠非常秀,離鸞得許悲。
殘年有何樂,偏作故人詩。
那些邪僻不正的學問多是迎合世俗,而您正直耿介最終忤逆了時勢。您清談時瀟灑得頭巾都墊到了角,閑居時書案上書籍堆得與眉齊。您如佇立的天鵝超凡出眾,如今離去讓人如此悲戚。我這殘年還有什么樂趣,只能偏偏來寫悼念故人的詩。
曲學:邪僻不正的學說。希世:迎合世俗。
方穿:正直耿介。忤時:違背時勢。
麈談:魏晉人清談時常執拂塵,后因稱清談為麈談。巾墊角:形容人瀟灑自在。
燕處:閑居。案齊眉:形容書案上書籍很多。
峙鵠:佇立的天鵝,比喻人出眾。
離鸞:失偶的鸞鳥,喻指友人離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不良風氣,很多人以邪僻學說迎合世俗,而友人正直耿介不隨波逐流,最終離世,詩人在殘年之際懷著悲痛之情寫下此詩悼念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友人,突出友人正直出眾的品格,通過對比和比喻等手法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
昔戍蠶叢北,頻行鳳集南。
烽傳戎壘密,驛遠客程貪。
春盡花猶坼,云低雨半含。
種畬多菽粟,藝木雜松楠。
婦汲惟陶器,民居半草庵。
風煙迷棧閣,雷霆起湫潭。
城郭秦風近,村墟蜀語參。
快心逢曠野,刮目望浮嵐。
考古時興感,無詩日每慚。
嘉陵最堪憶,迎馬柳毿毿。
乳竇寒猶滴,巖扉夜不扃。
奇書窺鳥跡,靈藥得人形。
浩浩天風積,冥冥海氣清。
儻逢王內史,更為乞黃庭。
四座無嘩聽我歌,百年生計一煙蓑。
清尊瀲瀲猶狂在,白發蕭蕭奈老何。
遠適安能縮地脈,高眠聊足養天和。
吾徒看盡人間事,莫愛車前印幾窠。
名山處處得幽尋,破硯時時出苦吟。
上藥和平無近效,古詩簡淡有遺音。
蘇門隠去聞孤嘯,栗里歸來弄素琴。
尚恐俗塵除未盡,每思雪夜宿東林。
老翁老尚健,打麥持作飯。
終歲隴畝間,勞苦孰敢怨。
人生為農最可愿,得飽正如持左券。
碓舂樵爨小甑香,豈不勝汝耗太倉。
常年看花時,輒苦風雨厄。
今年獨異此,游人滿阡陌。
翩翩出聯騎,往往醉墮幘。
轉盼桃杏空,遂見辛夷坼。
海棠尤可念,不耐暖日炙。
胭脂成白雪,其意亦自惜。
曾未淹旬時,春事欲掃跡。
安得愛花心,堅頑如鐵石。
山澤荒寒外,門庭寂寞中。
厭聞鳩喚雨,常羨鵲知風。
逆境嗟行徧,閑愁幸掃空。
今晨有奇事,簫鼓賽年豐。
山中有異夢,重鎧奮雕戈。
敷水西通渭,潼關北控河。
凄涼鳴趙瑟,慷慨和燕歌。
此事終當在,無如老死何。
斷山支徑得行吟,度磵穿林不厭深。
雉挾兩雌飛谷口,烏將數子下墻陰。
前三喜接高人語,方寸寧容俗慮侵。
少待新春好風日,不妨攜客更相尋。
昔慕騷人賦遠游,放懷蜀棧楚山秋。
橘中尚可著四老,海外誰云無九州。
薄酒時須澆舌本,閑愁莫遣上眉頭。
幅巾短褐吾差便,實厭衣冠裹沐猴。
茶杯得之久,石硯日在前。
一朝忽墜地,質毀不復全。
附著以膠漆,入用更可憐。
杯猶奉飲啜,硯不廢磨研。
向使遂破碎,亦當歸之天。
動心則不可,此物何足捐。
蘇子飄然古勝流,平生高興在滄洲。
千巖萬壑舊卜筑,一馬二僮時出游。
香斷鐘殘僧閣晚,鯨吞鼉作海山秋。
極知處處多奇語,肯草吳箋寄我不。
散發垂肩懶更簪,一窗竹水對蕭森。
從來恥作資身策,老去終懷報國心。
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鳴指下夜橫琴。
不緣羸病愁迎客,經歲何人肯見臨。
秋風樹瘦勁,春露葉扶疏。
夙興立堂上,短發未暇梳。
高謝世俗攖,游于物之初。
青黃災斷木,三四調群狙。
長生豈有巧,要令方寸虛。
今年幸差健,小雨聊荷鋤。
蕭散坐中庭,三更月未生。
溯風涼醉頰,汲井濯塵纓。
草露沾衣冷,天河隔樹明。
裴回不能睡,鼓角下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