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南堂晨起二首 其一
秋風樹瘦勁,春露葉扶疏。
夙興立堂上,短發未暇梳。
高謝世俗攖,游于物之初。
青黃災斷木,三四調群狙。
長生豈有巧,要令方寸虛。
今年幸差健,小雨聊荷鋤。
秋風樹瘦勁,春露葉扶疏。
夙興立堂上,短發未暇梳。
高謝世俗攖,游于物之初。
青黃災斷木,三四調群狙。
長生豈有巧,要令方寸虛。
今年幸差健,小雨聊荷鋤。
秋風中樹木顯得瘦勁,春露里樹葉枝葉繁茂。清晨早起站立在堂前,頭發稀疏還沒來得及梳理。遠遠地謝絕世俗的糾纏,逍遙于事物的本初狀態。青黃之色讓斷木遭受災害,用三四顆橡子來調弄猴子。哪有什么長生的訣竅,關鍵是要讓內心虛空。今年幸好還算康健,趁著小雨扛著鋤頭去勞作。
瘦勁:形容樹木在秋風中顯得挺拔、硬朗。
扶疏:枝葉繁茂的樣子。
夙興:早起。
高謝:遠遠地謝絕。
攖:糾纏。
物之初:事物的本初狀態。
青黃災斷木:青黃之色本為生機,但對斷木而言卻是災害,這里有禍福相依之意。
三四調群狙:出自《莊子·齊物論》,狙公給猴子分橡子,說‘朝三而暮四’,猴子們不高興,改為‘朝四而暮三’,猴子們就高興了,比喻用詐術欺騙人。
方寸:指內心。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看出詩人處于一種遠離世俗紛擾的生活狀態,可能是在經歷人生起伏后,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然的生活,以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遠離世俗、追求內心虛空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哲理巧妙融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獨特思考。
前時草草別,渺漫二十年。
從宦各所適,非為道路偏。
今始一相遇,言愧少壯前。
子有萬里翮,尚不飛云煙。
而復走隴蜀,欲以條教宣。
將西過危棧,葉暗聞杜鵑。
未知為郡樂,預已抱愁煎。
再來與子辭,當去復留連。
且念前期遠,歲月實易遷。
少本江南客,今為河曲游。
歲時憂漾溢,日夕見奔流。
嚙岸侵民壤,飄槎閣雁洲。
峻門波作箭,古郡鐵為牛。
目極高飛鳥,身輕不及舟。
寒冰狐自聽,源水使嘗求。
密樹隨灣轉,長罾刮浪收。
如何貴沈玉,川興是諸侯。
秋空幾旬雨,四海低鵬翮。
晝不見日精,夜不見月魄。
灑盡天漢流,蒸爛女媧石。
涂潦將埋輪,牛馬困負軛。
群蟲無土蟄,百果就枝坼。
安能誅陰虬,坐使天地辟。
伊人利營構,思欲新其居。匠筑經舊址,簷楹礙高樗。
且云忍不伐,何以成吾廬。人言此樹古,百怪所憑依。
獨秉一定議,自將群俗違。乃俾執柯者,丁丁霜刃揮。
殲殞條百尺,橫樸株數圍。從茲朝夕間,不聞鳥雀喧。
既能考子室,而復高其門。周也昔騁辯,得以不材論。
工今誠匪度,敬害安可存。舟檝且非藉,薪爨聊用燔。
莫比溝中斷,區區望犧樽。
遙知溪上亭,秋水瀁泠泠。
云影無時翠,嵐光到底清。
危樓喧晚鼓,驚鷺起寒汀。
聊作淵明飲,臨流酒易醒。
亭亭千古質,曾是念征夫。
一作山頭石,畏看天際途。
猶如托蘿蔓,不似采蘼蕪。
時有江云近,僊衣掛六銖。
海底日未上,屋頭群雀喧。
晨興溪館迥,坐聽櫓聲煩。
出戶望行舸,羨心如野猿。
暮春余亦去,為見故人言。
滄江石頭下,沄沄瀉天東。
寒潮日夕至,不與廢興同。
陛下始封地,氣象常鬰蔥。
六代有舊跡,物景付與公。
切莫負山水,可追王謝風。
朝落幾寸水,暮長幾寸沙。
深灘鼇背出,淺浪龍鱗斜。
秋風忽又惡,越舫嗟初閣。
坐想掖垣人,猶如在寥廓。
一日復一朝,一暮復一旦。
與子相經過,少會不言散。
我心終未極,歲月忽云晏。
嘶馬思長道,孤鳥逐前伴。
駕言慕儔侶,懷抱若冰炭。
南臨白水湄,風雪振高岸。
意恐慈母念,疾馳節已換。
解劍登北堂,幼婦笑粲粲。
弊裘一以縫,征塵一以澣。
而我客大梁,衣垢自悲嘆。
溪遠檣危一望遙,此焉凄絕府中僚。
已同雁鶩依清淺,共看鸞皇上泬寥。
別岸無端縈細柳,回舟不忍過新橋。
醉來事事能生感,誰道愁腸酒易銷。
神驥渴死追無蹤,離婁眩目迷虛空。
九衢懽游尚故處,一日忽在終南峰。
附勢趨權徒擾擾,生歌死哭何匆匆。
人間萬事既能了,莫教聲譽過關東。
曠哉嵩室陽,神怪所棲宅。
蒼石不知年,靈熊去無跡。
煙巖想桂宮,苔壁疑椒掖。
不學舜娥悲,瀟湘竹枝碧。
東灣暖無沙,有??淵泥下。
輕舠復翠竿,預致曾誰舍。
刳肉不知數,持為楚鄉鲊。
嗜味固足珍,況亦椒橙假。
潭心不凍處,鴈鶩自相依。
積雪正無際,因風忽起飛。
初驚如避弋,復下信忘機。
偶得從公飲,聊書此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