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亭二首 其一
一棹松江朔雪饕,椒漿曾此酹三高。
遠游借與薰風便,偉觀還如昔日遭。
喚起玉龍噓霧雨,饒教彩蜺戰云濤。
平生最愛登高賦,盍為豐碑續擬騷。
一棹松江朔雪饕,椒漿曾此酹三高。
遠游借與薰風便,偉觀還如昔日遭。
喚起玉龍噓霧雨,饒教彩蜺戰云濤。
平生最愛登高賦,盍為豐碑續擬騷。
我駕著一葉扁舟在松江逆著暴雪前行,曾在這里用椒酒祭奠三高。借助著南風順利遠游,壯麗的景觀還和昔日所遇一樣。仿佛喚起了玉龍吐出霧雨,任憑彩色的霓虹與云濤搏斗。我平生最愛登高賦詩,為何不立座豐碑續寫《離騷》般的篇章呢。
棹:船槳,這里代指船。
朔雪饕:北方的暴雪肆虐。
椒漿:用椒浸制的酒,古代多用以祭神。
酹:把酒灑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
三高:指三位高賢,具體所指需結合當地文化,可能是松江一帶的名人。
薰風:南風。
遭:遇到。
玉龍:傳說中的神龍。
饒教:任憑。
彩蜺:彩虹。
盍:何不。
擬騷:模仿《離騷》創作的文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松江一帶游覽,或許聽聞了當地“三高”的事跡,在逆雪行舟的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賢人的追慕以及渴望展現自己文學才華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賢人的敬仰和自身的創作豪情。其突出特點是意境雄渾奇幻、語言豪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天公有意留君住。故作纖纖雨。
閉門覓句自持觴。并舍官梅、時有過來香。
沈郎詩骨元來瘦。更挹湘江秀。
不須罵雨與嘲風。收拾個般、都入錦囊中。
素宇無留墨,平沙印別痕。
暗書還自省,未到意先吞。
映雪功彌苦,依天道已尊。
八纮開義海,瀟灑動乾坤。
江水平于掌,張帆借好風。
天隨兩岸闊,舟出萬山中。
遠浦浮鷗白,疏林落照紅。
漁莊如可住,不復事青驄。
兩度歸帆溯上流,蕭蕭落木洞庭秋。
送君此去風前酒,憶我當時月夜舟。
弘景舊居勾曲洞,杜陵新卜烷溪頭。
好栽修竹一千畝,更抵人間萬戶侯。
湖上舫,紅粉漾晴空。繡幕微褰清影里,紗窗半啟碧波中。小泊斷橋東。
憑欄望,心事暗惺忪。六曲銀屏妝鏡曉,一簾春水黛痕濃。搖入藕花叢。
可怪儂家香不散,吳衫到處提攜。我方擬似恐難齊。自然真味在,芳麝正填臍。
又是碧云才一挽,鴉鬟壓耳猶低。遙知年可及垂笄。春宵經夜雨,未解作悲啼。
君在梅花和尚墓,想應讓與君龕。梅花栽在墓之南。老僧消受得,日日誦華嚴。
快聚夜深愁客散,惟留月影空潭。曉來臥看壁頭山。惜花乎病酒,乃似再眠蠶。
十畝之間新霽色,愛看桑者閑閑。扁舟歇處野蒿繁。小橋蝌蚪黑,急水隊魚斑。
我羨村家風味美,修然茅屋三間。柳陰泥濕麥泥干,曉鶯新識路,飛去又飛還。
問是誰家游冶子,風流真個無雙。兩行紅袖對銀缸,千金全不惜,春色果難降。
幔卷湖船憐小鳳,山眉引入高窗。偷攜鸚鵡浴平江,玉鉤藏細柳,記奏隴西腔。
萬疊玻璃開曉鏡,畫橈隨處堪停。杏花村渚倚紅亭。遠山平仲綠,幽徑寄奴青。
學士橋邊晞發嘯,扶筇應到南屏。鶯啼深柳待同聽。仙人吹鐵笛,小妓索銀瓶。
疏柳寒村聞暮角,牙檣不駭閑鷗。雁聲低度水邊樓。冰紋烘雀瓦,雪片壓羊裘。
畫省爐煙猶在眼,故人詩酒綢繆。檀槽玉軫劇風流。周郎能顧曲,平子也銷愁。
曾向山中消日月,飽看竹翠楓丹。馴猿守洞虎登壇。地爐燒鴨腳,晴葉焙龍團。
偶到人間持缽坐,粥魚聲繞空灘。浮生彈指悟邯鄲。孤筇沖積雪,百衲護春寒。
塵點征衫一月程,朝涼忽覺馬蹄輕。
潁川風滿鈞臺驛,嵩少云遮上棘城。
路入舞陽山不斷,田分犨櫟水常清。
獨憐朱邸笙歌歇,帝子宮墻蔓草生。
窗虛枕簟明,微覺早涼生。
深院無人語,長松滴雨聲。
詩來禪外得,愁入靜中平。
遠念西林下,相思合慰情。
老病倦游陟,偶尋溪友期。
殘冰擁魚笱,新暖入桑枝。
山崦巨然畫,煙村摩詰詩。
何人為收拾,愧我不能奇。
暝色千帆雨,濤聲萬壑灘。
急流憐勇退,砥柱感回瀾。
出峽龍疑斗,恁嵎虎欲餐。
畏途堪自保,獨酌送驚湍。
清磬一聲外,頻敲數韻詩。
雪香梅暗吐,山回月來遲。
風起簾波動,更深露氣滋。
檢書燒短燭,紅影照離離。
黃艷花前白頷翁,
憶君詩思入霜風。
如今相去猶未遠,
明年把酒望江東。
林君維閩英,始面歲己酉。
是秋吾買舟,歸里為娶婦。
登舷覯君子,鶴瘦謂髯叟。
諦觀顏如玉,其氣甚清厚。
吾方弱而噤,未敢訊誰某。
湖濱林公祠,邂逅共杯酒。
自茲越三春,京國再執手。
舊痕君豈憶,我懷殊不朽。
檳榔共聘幣。
金陵城外晚蕭蕭,伊軋舟行過斷橋。
兩岸柝聲敲夜月,一江帆影弄秋潮。
山川形勢通三楚,裙屐風流憶六朝。
虎踞龍蟠名勝地,放懷我欲訪漁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