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劍門
江有瞿唐限,陸有雙劍蹲。如熊羆當道,如虎豹守閽。
屹然東北隅,奠此西南坤。昔歲在單閼,白日塵沙昏。
人心不足倚,恃此兩長垣。舟車之出入,筦鑰有司存。
銜艫下魚復,委轡充劍門。藪逋乃如此,天險何足言。
況于多蹊隧,不逮昔所聞。烈烈張睢陽,英英顏平原。
古之善守國,人心以為藩。
江有瞿唐限,陸有雙劍蹲。如熊羆當道,如虎豹守閽。
屹然東北隅,奠此西南坤。昔歲在單閼,白日塵沙昏。
人心不足倚,恃此兩長垣。舟車之出入,筦鑰有司存。
銜艫下魚復,委轡充劍門。藪逋乃如此,天險何足言。
況于多蹊隧,不逮昔所聞。烈烈張睢陽,英英顏平原。
古之善守國,人心以為藩。
長江有瞿塘峽作為天險,陸路有雙劍山(劍門)蹲踞。如熊羆橫臥要道,似虎豹守護城門。它巍然屹立于東北方,奠定西南大地的根基。往年在單閼之年,白日里塵沙遮天。人心不可依賴,只能依仗這兩座險峰作屏障。舟車出入的要道,由官吏掌管鑰匙。船只首尾相連下魚復,車馬放松韁繩入劍門。這里竟成了藏污納垢之地,天險又有何值得稱道?況且還有許多小路密道,遠不如從前所聞的堅固。壯烈的張睢陽(張巡),英偉的顏平原(顏真卿),古人善于守國,以人心作為藩籬。
瞿唐:即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以險峻著稱。
雙劍:指劍門山,因兩峰對峙如劍而得名。
熊羆(pí):熊和棕熊,此處比喻勇猛的守衛。
守閽(hūn):守門,閽指宮門。
單閼(chán è):古代歲星紀年法中的年份名稱,此處代指具體年份。
長垣(yuán):長墻,比喻險要的屏障。
筦鑰(guǎn yuè):同“管鑰”,鑰匙,此處指控制關卡的權力。
銜艫(lú):船只首尾相連,艫指船頭。
魚復:古縣名,治所在今重慶奉節。
委轡(pèi):放松馬韁繩,形容通行順利。
藪逋(sǒu bū):藏匿逃亡者的地方,藪指野獸聚居處,逋指逃亡。
蹊隧(xī suì):小路、地道。
張睢陽:張巡,安史之亂時堅守睢陽(今河南商丘)的名將。
顏平原:顏真卿,曾任平原太守(今山東德州),起兵抗擊安祿山。
藩:屏障。
此詩約作于唐代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邊患頻仍的背景下。詩人目睹地理天險(如劍門)雖固卻難阻亂局,結合張巡、顏真卿以民心守國的歷史經驗,反思國家防御的根本在于人心向背,而非山川之險。
詩以劍門天險為引,由地理之固轉向對人心的思考,指出“古之善守國,人心以為藩”的核心觀點。批判依賴天險的短視,強調民心才是國家最堅實的屏障,體現詩人深刻的政治遠見與民本思想。
又騎弱馬聳吟肩,數點旗尖破暝煙。
曉逕寒生梧葉露,晚風愁入雁行天。
新年事業唯行路,故國生涯只釣船。
早晚徑歸耕莽蒼,任從人笑客無氈。
中年甚畏別交親,況復云山舊結鄰。
澗谷何時同笑語,干戈已老更風塵。
少留對榻聊分坐,多病持杯漫幾巡。
賈傅長沙知健否,洞庭波浪渺無津。
十年在空山,未覺與世殊。再來撫城郭,始悟非吾廬。
豈不有華屋,旌旗拱王都。峨冠坐清旦,百吏前走趨。
而我麋鹿姿,甎然若囚拘。忽看北山岑,突兀當坐隅。
歡言顧之笑,便欲凌崎嶇。似我槿籬間,層巒儼相扶。
瞻不得往,起步空長吁。少年四方志,顧盼略九區。
衰慵一如此,畢愿終田閭。拙艱固應爾,豈但悲老夫。
池中養卻魚,岸上養卻鴨。
瘦者喂教肥,肥者便要殺。
不思身債重,只要口甘滑。
臘月三十日,看你成忉怛。
山頭野梅白玉花,月明弄影紛橫斜。
青天無云萬峰立,下有十畝幽人家。
年年春歸不暇省,但掃雪徑尋寒葩。
老夫已忘少年事,燈火豈念更繁華。
一杯起步遍空谷,破屋歸臥暾朝霞。
陪都復來亦何有,凜凜殺氣浮高牙。
重關深鎻夜漏永,忽記昨夢翻長嗟。
景龍門前一月會,金碗賜酒余雄夸。
神州陸沉近歸我,漢節方議通胡沙。
天翻地覆那得料,忍復更聽漁陽撾。
初秋夏一時,衲僧多欲去。不搭陳梢船,便行泗州路。
橫擔拄杖氣如云,萬水千山都不顧。
昨日通川方上入,隨例茫茫把不住。
把不住,為君說個臨歧句。
枯木巖前差路多,剔起眉毛著眼覷。
一身恍若風中燭,百歲端如水上漚。
未到衲僧平穩處,臨行那得不生愁。
池中一土墩,魚日繞墩轉。
人觀咫尺間,魚謂千里遠。
正如躁進人,分寸變眉面。
要在張三前,還落李四便。
善惡生汝心,汝心宜早戢。
鵝烹語告人,狗死魂猶泣。
警誡甚分明,愚耳終不入。
苦果一朝熟,恐君悔不及。
日暮片云愁,邊廷戰未休。
萬人齊拚命,一將獨封侯。
孫武子兵法,田將軍火牛。
算來成底事,總是百冤頭。
我家近東城,南湖屢嘗游。往時古堤岸,路暗行人愁。棘籬蔽荒圃,貍鼠呼啾啾。
好景豈終廢,發見端有由。張公山西將,帷幄久運籌。晚歲倦征討,雅懷在林邱。
人方棄不取,公乃得所求。除治見佳趣,經營出奇謀。竹窗清景亂,梅軒暗香浮。
中間溪風亭,崢嶸跨碧流。虛簷極宏敞,坐見群山幽。終夜自泠泠,六月長颼颼。
蕩漾月波起,飄急云靄收。曠然天宇間,清思何悠悠。
高朋幾還往,玉斝時勸酬。相從同一醉,庶以消百憂。
羨公強健身,萬事心不留。獨愛池館閑,永日嘗休休。
公才自無雙,何用嘆不侯。試訪舊識中,此樂寧有不。
轉方作圓,輝今耀昔。
龍袖三關,金錘一擊。
五十余年,脇不至席。
逆鱗句,阿誰識,生死觀來如戲劇。
了即業障本來空,心如聚蟻意如風。
未了應須還宿債,破后還將茅草蓋。
燈籠露柱笑呵呵,好是焦山口更多。
奉報揚子江頭水,等閑無事莫與波。
伏波老自厭壺頭,壯志諸孫凜未休。
稍喜烽煙從絕塞,即聞貔虎靜中州。
先聲早已傳推轂,婉畫聊煩佐運籌。
好去劉公書一紙,無忘老子上南樓。
推轂何堪付老儒,腰間仍佩玉麟符。
千門萬戶照天闕,二水三山非故廬。
談笑定誰能卻敵,衰慵真自笑非夫。
淮南金鼓連滄海,為趣嫖姚速破胡。
有山不能歸,坐愧三十年。
冠服豈不榮,狙猿強包纒。
惟余緇衣心,未敢忘賢賢。
他日得吾子,匣藏駭龍泉。
衰頹為興起,此腸寧非天。
羯胡玩兵久,亦悟終好旋。
叩關復請吏,企頸志頗虔。
休兵固有期,撫事猶涕漣。
投懷幸傾瀉,知子非寒蟬。
十日對榻語,夜窗了無眠。
賈生侍宣室,趣席方招延。
愿上治安策,何者今當先。
我行返故廬,趺坐看爐煙。
功名會及時,佇子論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