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十二弟太博揚倅潭州
我憶初筵湖外日,于今三十八年間。
無緣再得游潭府,有夢還應到岳山。
屈指春秋驚老大,滿頭霜雪欲歸閑。
之官莫憚長沙遠,行業于人不愧顏。
我憶初筵湖外日,于今三十八年間。
無緣再得游潭府,有夢還應到岳山。
屈指春秋驚老大,滿頭霜雪欲歸閑。
之官莫憚長沙遠,行業于人不愧顏。
我回憶起當初在湖外赴宴的日子,到如今已經過了三十八年。沒有機會再去潭州游覽,在夢里應該還能去到岳山。屈指計算歲月,驚訝自己已年老,滿頭白發想要歸隱清閑。你去赴任不要害怕長沙路途遙遠,只要品行學業無愧于人就好。
太博:即太常博士,官名。
倅:副職,這里指州郡副職。
潭州:今湖南長沙。
潭府:指潭州。
岳山:指南岳衡山。
行業:品行學業。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年老時,其十二弟要去潭州任副職,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可能當時詩人已歷經世事,感慨時光匆匆。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十二弟赴任潭州,特點是情感真摯,將個人感慨與對弟弟的勸勉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日常送別詩的真情實感。
勸君勿殺犬,犬有為主心。
為主反見殺,君何無淺深。
君貧犬不去,君富犬分憂。
執以付鼎鑊,于君心穏不。
淺溪沙磧寒,月白樹影疏。
我行天一角,所至尚躊躇。
偶逢勝絕地,不異嵩潁居。
臨流遂忘歸,黙坐數游魚。
寧知胡馬閙,江縣已丘墟。
故人亦未來,一旬三寄書。
不必問淺深,但當膏子車。
新霜隨北風,慘慘度重湖。
相尋近五嶺,慎勿厭長途。
錢氏霸吳越,功德在斯民。遜王早退居,身退道益尊。
至今二百年,盛事傳后昆。文采震本朝,豈惟光一門。
后來翰林公,又以直聲聞。累葉其外家,家世悉殊勲。
善惡久乃效,其報于此分。裔孫杰立者,迎喪自中原。
遂令擾攘后,得安久旅魂。依依天柱山,不必京洛塵。
死者如有知,當言吾有孫。小人托末契,所恨老不文。
睹此一時盛,忍終無一言。越水流不竭,越山旱不昏。
孝子亦不匱,錫類到礽云。
今年得交舊,九日會嚴州。
城角風云暮,天涯景色秋。
功名有長鋏,行李付扁舟。
苦恨三年別,聊因一笑留。
病添文字嬾,老恥稻粱謀。
活國須公等,吾生便可休。
甚欲從此去,作煩渠未休。
風期竹萬個,活業橘千頭。
漢水覓二老,青門尋故侯。
情知作寒士,不解殺袁劉。
昔我往矣天欲霜,今我來思梅已黃。
淮山澡雪塵垢面,魚稻掃除藜藿腸。
好風肯伴客帆遠,故國不辭歸夢長。
塔中老人莫相笑,我自寂然渠自忙。
讀易初無說,言詩既有功。
客游千里異,心事一尊同。
藥裹難休老,經函可御窮。
江淮足知遇,耆舊憶徐公。
輕帆載曉月,和夢到揚州。
木落山光寺,江橫北固樓。
漫拋王倕隱,虛有十年游。
尚勝劉師命,才因越女留。
君去留不得,我窮前未聞。
如何出籠鶴,更送離山云。
歲晚逢同志,人稀莫離群。
肯思臨別語,只用十年勤。
略無歸夢遶湖湘,漫逐微陰出建章。
月里寒珠一生露,鏡中衰鬢十年霜。
逢人莫唱相思調,閱世終無卻老方。
想得扁舟北還路,斷云衰草更斜陽。
牧牛兒,放牛莫放澗水西,澗水流急牛苦饑。
放牛只放青草畔,牛臥得草兒亦嬾。
兒嬾隨牛莫著鞭,幾年力作無荒田。
雨調風順租稅了,兒但放牛相對眠。
舊學邈難繼,相期從少年。
初看驥伏櫪,遽作鶴沖天。
烈所平生志,高名萬代傳。
如何事未濟,此老下黃泉。
我懶百事廢,尚叨交舊知。
時蒙寄書來,索我送行詩。
我詩老益退,久為人所嗤。
君獨不見鄙,論相不舉肥。
送君湖北去,無事隔山陂。
時應有佳句,尚足慰相思。
紛紛入醉夢,一語令渠醒。
段子閉門居,云何猶醉經。
其醉蓋非醉,初無能解酲。
問經何所說,明善故能誠。
俗事紛紛避作煩,夢中時厭雨聲喧。
但看閑客時來去,勝說群兒手覆翻。
事業不同俱可笑,形骸如此尚何言。
他年更有相逢話,同是三衢過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