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已自南京過泗上
昔我往矣天欲霜,今我來思梅已黃。
淮山澡雪塵垢面,魚稻掃除藜藿腸。
好風肯伴客帆遠,故國不辭歸夢長。
塔中老人莫相笑,我自寂然渠自忙。
昔我往矣天欲霜,今我來思梅已黃。
淮山澡雪塵垢面,魚稻掃除藜藿腸。
好風肯伴客帆遠,故國不辭歸夢長。
塔中老人莫相笑,我自寂然渠自忙。
過去我離去的時候,天氣快要降霜;如今我歸來時,梅子已經變黃。淮河兩岸的山巒洗凈了我滿是塵垢的面容,鮮美的魚稻掃除了我腸胃里吃野菜的粗陋之感。宜人的風愿意陪伴著客船駛向遠方,故鄉并不拒絕我那漫長的歸鄉之夢。塔中的老人不要嘲笑我,我自寂靜安然,他自忙碌不停。
昔我往矣,今我來思:化用《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表達時間流逝。
澡雪:洗凈。
藜藿:藜和藿,均為野生雜草,這里指粗劣的食物。
渠:他。
“癸巳”為干支紀年,具體年份需結合詩人情況確定。詩人從南京前往泗上,途中經歷了時間的變化和環境的轉換,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社會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詩人在旅途中或許有對人生、故鄉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旅途中心境和對故鄉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時間對比和自然景象描寫來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體現了詩人的創作風格和情感世界。
人驚此路險,
我愛山前深。
猶恐佳趣盡,
欲行且沉吟。
野哉漢陰叟,好古遂忘機。
抱甕誠亦勤,守樸全道微。
子貢初不達,聽言識其非。
已為風波人,怳惘失所依。
太伯全至讓,遠投蠻夷間。
延陵嗣高風,去國不復還。
尊榮比蟬翼,道義侔崇山。
元規與峻節,歷世無能攀。
難把長繩系日烏,
芳時偷取醉功夫。
任堆金璧磨星斗,
買得花枝不老無。
勢壓長江空八陣,吳都仙客此修真。
寒江向晚波濤急,
龍車鳳輦非難遇,只要塵心早出塵。
盤空躡翠到山巔,竹殿云樓勢逼天。古洞草深微有路,自是人間輕舉地,何須蓬島訪真仙。
曾隨云水此山游,行盡層峰更上樓。九月登臨須有意,暫熟爐香不須去,佇陪天仗入神州。
奇絕巍臺峙濁流,
古來人號小瀛洲。
路通霄漢云迷晚,
將軍悟卻希夷訣,
贏得清名萬古流。
悶見戈鋋匝四溟,
恨無奇策救生靈。
如何飲酒得長醉,
直到太平時節醒。
誰運乾坤陶冶功,鑄為雙劍倚蒼穹。
題詩曾駐三天駕,礙日長含八海風。
始看東上又西浮,圓缺何曾得自由。
照物不能長似鏡,直使奔波急于箭,只應白盡世間頭。
悶見有人尋,移庵更入深。落花流澗水,明月照松林。醉勸頭陀酒,閑教孺子吟。身同云外鶴,斷得世塵侵。
冥心棲太室,散發浸流泉。采柏時逢麝,看云忽見仙。夏狂沖雨戲,春醉戴花眠。絕頂登云望,東都一點煙。
不求朝野知,臥見歲華移。采藥歸侵夜,聽松飯過時。荷竿尋水釣,背局上巖棋。祭廟人來說,中原正亂離。
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誦靈書。
朝回時宴三山客,寶芝常在知誰得,
好駕金蟾入太虛。
山中猶有讀書臺,
風掃晴嵐畫障開。
華月冰壺依舊在,
青蓮居士幾時來。
帆力劈開滄海浪,馬蹄踏破亂山青。
浮名浮利過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
老鶴玄猿伴采芝,
有時長嘆獨移時。
翠娥紅粉嬋娟劍,
殺盡世人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