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經堂
紛紛入醉夢,一語令渠醒。
段子閉門居,云何猶醉經。
其醉蓋非醉,初無能解酲。
問經何所說,明善故能誠。
紛紛入醉夢,一語令渠醒。
段子閉門居,云何猶醉經。
其醉蓋非醉,初無能解酲。
問經何所說,明善故能誠。
眾人紛紛陷入醉夢之中,一句話就能讓他們清醒過來。段子(可能是人名)閉門獨居,為何還沉迷于經書中呢。他的醉并非真正的醉,一開始就沒人能讓他醒酒。問經書中說了什么,是闡明善所以能達到誠的境界。
渠:他。
解酲:醒酒,這里引申為使人從沉迷中清醒。
明善故能誠:出自儒家思想,意為明白善的道理才能達到誠的境界。
由于缺乏更多背景信息,推測可能創作于作者對經典有所感悟,看到世人處于迷茫狀態時。當時社會或許人們精神上較為混沌,作者希望通過對經義的探討來喚醒眾人。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探討“醉經”之事,傳達對經書中智慧的重視,強調明善誠身的道理。其特點是將哲理融入詩歌,以問答形式展開,在文學上體現了作者對儒家思想的思考和表達。
一水縈紆渡,千松高下栽。
童師空有塔,皖伯已無臺。
似為尋山至,那因問法來。
茶香從汝供,詩味遣誰陪。
麥熟蠶將老,晴須雨不宜。
頻年荒已甚,一飽此為期。
陛下故勤理,爾民無怨咨。
磨鐮亦裝簇,晴日會當披。
不奉書題遂一年,書猶斷絕況詩傳。
興來亦復吟哦否,讀罷何當疾痼痊。
慷慨初無伏波志,憂愁枉類屈原遷。
使來覓我當何處,水出牂牁若個邊。
宰席猶虛位,尚書合賜環。
進賢同拔茹,去佞已無山。
誥命從天下,延登指日間。
蘄公為大廈,我亦會歡顏。
已辱臨岐送,還能喚酒來。
欲行雖倥傯,數刻為裴回。
出處豈漫爾,古今寧異哉。
滔滔勿渠嘆,落落自余哀。
惟我先君子,相于出自同。
年推大父行,議篤古人風。
薄宦曾憐我,經行阻見公。
訃聞仍葬日,慟哭匪途窮。
元日送朝天,侵尋又一年。
無詩供猥誦,有志辱哀憐。
茅屋蒼苔合,芳洲杜若搴。
去留俱未遂,兩鬢已蒼然。
水激風仍疾,山叢日易收。
才欣稍妍暖,忽恐變颼飗。
久客奚多感,對茲真欲愁。
無為尚??绤,當復念衣裘。
扁舟落吾手,遠役愴余心。
道路經過數,秋風日夜深。
青林向搖落,白發益侵尋。
況說瀟湘去,仍懷屈賈吟。
野店當溪靜,荒園得日寬。
頻因候客至,并此把詩看。
肯寄山中信,如今世上難。
卻忘相見后,勞苦雜悲酸。
白下初逢使廣軒,始披云霧見青天。
黃花紅葉蒙深賞,白發青衫又十年。
舉室尚為湖外客,一身還上浙江船。
莼羹鱸鲙雖佳矣,不是東歸重惘然。
抄寫猶前日,吟哦遂隔年。
真成墜眢井,未易及深泉。
曷日仙能至,何時彈比圓。
自非深致力,寧識貴吾賢。
中宵還瀏瀏,乞曉更蕭蕭。
亟作溪頭看,猶霑樹杪飄。
田家比屋喜,沴氣十分消。
我得扁舟去,江湖興久搖。
政爾羞余子,胡然說故家。
人方笑藍縷,君乃不疵瑕。
厚義重縞纻,空言非笠車。
委思精絕處,百煉出披沙。
暑退伏才末,月明秋又中。
蛩多喧向夕,蟬寂罷吟風。
留滯周南事,蒼茫阮籍窮。
寄書無厚祿,猶喜見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