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楊尚書
子云新著述,伯起舊家聲。
孝友全天賦,文章與性成。
平津期究業(yè),疏傅已傳名。
獨恨門闌士,無因泣絳旍。
子云新著述,伯起舊家聲。
孝友全天賦,文章與性成。
平津期究業(yè),疏傅已傳名。
獨恨門闌士,無因泣絳旍。
您像揚雄一樣有新的著述,又有著楊震那樣家族的美好名聲。孝順友愛是天賦使然,文章也是與天性融為一體。本期望您能如公孫弘一樣成就學業(yè),您卻像疏廣、疏受一樣早已傳揚美名。只遺憾我這樣的門生,沒有機會在靈旗下哭泣悼念。
子云:指揚雄,西漢學者、文學家,此處以揚雄比楊尚書有著述之才。
伯起:指楊震,東漢名臣,楊氏家族以其為榮耀,這里借指楊尚書家族有聲望。
孝友: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平津:指公孫弘,漢武帝時丞相,早年刻苦向學。究業(yè):完成學業(yè),成就事業(yè)。
疏傅:指疏廣、疏受叔侄,漢宣帝時皆為太子師傅,后主動辭官歸鄉(xiāng),傳為佳話。
門闌士:門生。
絳旍:紅色的旗幟,這里指靈旗。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楊尚書去世后,其門生或友人所作。當時可能楊尚書在才學、品德方面有較高聲譽,在當?shù)鼗蚬賵鲇幸欢ㄓ绊懥Γ髡叱鲇趯λ木粗睾屯锵懴麓嗽姟?/p>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楊尚書,突出其才學與品德。特點是善用典故,使表達更含蓄典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xiàn)了當時挽詩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碧波落日寒煙聚,望遙山、迷離紅樹。小艇載人來,約尊酒、商量歧路。
衰柳斷橋西,共攜手、攀條無語。水際見鹥鳧,一對對、眠沙溆。
西陵松柏青如故。翦煙花、幽蘭啼露。油壁間花驄,那禁得、風吹細雨。
饒他此后更思量,總莫似、當筵情緒。鏡面綠波平,照幾度、人來去。
夭非華艷輕非霧。來夜半、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何處。
乳雞酒燕,落星沈月,紞紞城頭鼓。
參差漸辨西池樹。朱閣斜欹戶。綠苔深徑少人行,苔上屐痕無數(shù)。
遺香馀粉,剩衾閑枕,天把多情賦。
花發(fā)西園,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輕暖清明后。水嬉舟動,禊飲筵開,銀塘似染,金堤如繡。是處王孫,幾多游妓,往往攜纖手。遣離人、對嘉景,觸目傷懷,盡成感舊。
別久。帝城當日,蘭堂夜燭,百萬呼盧,畫閣春風,十千沽酒。未省、宴處能忘管弦,醉里不尋花柳。豈知秦樓,玉簫聲斷,前事難重偶。空遺恨,望仙鄉(xiāng),一餉消凝,淚沾襟袖。
意中有個人,芳顏二八。天然俏、自來奸黠。最奇絕。是笑時、媚靨深深,百態(tài)千嬌,再三偎著,再三香滑。
久離缺。夜來魂夢里,尤花??雪。分明似舊家時節(jié)。正歡悅。被鄰雞喚起,一場寂寥,無眠向曉,空有半窗殘月。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
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
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獨自上孤舟。倚危檣目斷。難成暮雨,更朝云散。涼勁殘葉亂。新月照、澄波淺。今夜里,厭厭離緒難銷遣。
強來就枕,燈殘漏永,合相思眼。
分明夢見如花面。依前是、舊庭院。新月照,羅幕掛,珠簾卷。
漸向曉,脈然睡覺如天遠。
昔者王子猷之愛竹,造門不問于主人,陶淵明之臥輿,遇酒便留于道士。
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雖美景良辰,固多于高會。而清風明月,幸屬于閑人。
并游或結于良朋,乘興有時而獨往。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
至歡然而會意,亦傍若于無人。乃知偶來常勝于特來,前言可信。
所有雖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舊闋之辭,寫以新聲之調,敢陣薄伎,聊佐清歡。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于前歲。風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紅板橋頭秋光暮。淡月映煙方煦。寒溪蘸碧,繞垂楊路。
重分飛,攜纖手、淚如雨。波急隋堤遠,片帆舉。
倏忽年華改,向期阻。時覺春殘,漸漸飄花絮。
好夕良天長孤負。洞房閑掩,小屏空、無心覷。
指歸云,仙鄉(xiāng)杳、在何處。遙夜香衾暖,算誰與。
知他深深約,記得否。
長憶錢塘,臨水傍山三百寺。僧房攜杖遍曾游。閑話覺忘憂。
栴檀樓閣云霞畔。鐘梵清宵徹天漢。別來遙禮祗焚香。便恐是西方。
水鄉(xiāng)初禁火,青春未老。芳菲滿、柳汀煙島。波際紅幃縹緲。盡杯盤小。歌祓禊,聲聲諧楚調。
路繚繞。野橋新市里,花秾妓好。引游人、兢來喧笑。酩酊誰家年少。信玉山倒。家何處,落日眠芳草。
寶髻瑤簪。嚴妝巧,天然綠媚紅深。綺羅叢里,獨逞謳吟。一曲陽春定價,何啻值千金。傾聽處,王孫帝子,鶴蓋成陰。
凝態(tài)掩霞襟。動象板聲聲,怨思難任。嘹亮處,迥壓弦管低沈。時恁回眸斂黛,空役五陵心。須信道,緣情寄意,別有知音。
海霞紅,山煙翠。故都風景繁華地。譙門畫戟,下臨萬井,金碧樓臺相倚。
芰荷浦溆,楊柳汀洲,映虹橋倒影,蘭舟飛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漢元侯,自從破虜征蠻,峻陟樞庭貴。籌帷厭久,盛年晝錦,歸來吾鄉(xiāng)我里。
鈴齋少訟,宴館多歡,未周星,便恐皇家,圖任勛賢,又作登庸計。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身作琵琶,調全宮羽,佳人自然用意。
寶檀槽在雪胸前,倚香臍、橫枕瓊臂。
組帶金鉤,背垂紅綬,纖指轉弦韻細。
愿伊只恁撥梁州,且多時、得在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