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書房
春晴無十日,秉燭亦須游。
冷笑鯫生面,黐粘蠹簡頭。
方殫義理樂,蚤覺鬢髯秋。
幾欲拋書坐,癡成不自由。
春晴無十日,秉燭亦須游。
冷笑鯫生面,黐粘蠹簡頭。
方殫義理樂,蚤覺鬢髯秋。
幾欲拋書坐,癡成不自由。
春天晴朗的日子沒有連續十天,即便要秉燭夜游也得去感受春景。我冷笑那些見識短淺之人的模樣,他們就像粘在破舊書籍上的蟲子。我剛剛盡情享受探究義理的樂趣,卻早發現兩鬢已如秋霜。好幾次想放下書靜坐,卻因癡迷于學問身不由己。
鯫生:指淺薄愚陋的人。
黐:一種粘性的樹汁,這里形容像被粘住。
蠹簡:被蟲蛀壞的書簡,泛指舊書。
殫:盡,這里是盡情享受。
蚤:通“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春日,可能在書房中鉆研學問。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目光短淺之人,而詩人專注于學問研究,在享受探究義理樂趣時,也感慨時光匆匆。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學問的執著與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現復雜心境。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學問的思考。
彼有上人者,妙談心所降。
達空知不二,觀行本無雙。
久阻飄花席,因思響雪窗。
社中雖得遠,方外自非龐。
夢幻慚他劫,風塵厭此邦。
終期親道樹,何必憶重江。
二紀青衫拂洛塵,桂香消盡故時春。
徑為天上乘槎客,厭作河濱托乘人。
老筆工詩殊覺麗,清談傾座幾相親。
臨滄送別多瑰藻,三徑歸資莫嘆貧。
化工裁翦用功專,濯錦江頭價最偏。
酷愛幾思憑畫手,難題渾覺挫詩權。
艷凝絳纈深深染,樹認紅綃密密連。
因想當年武平一,枝枝眷賜侍臣先。
一路入嵐堆,還驚禹鑿開。
林無惡獸住,巖有好泉來。
云陣藏雷去,山根到海回。
莫辭登絕頂,南望即天臺。
賦就甘泉客薦雄,獨攀仙桂向秋風。
抽毫同列三英座,換骨才爭第一功。
瞥看靈鼇居水下,恍聞仙犬吠云中。
嫦娥應有憐才意,惟許詩人到月宮。
試步向欄干,奇花正好看。
乾坤增著力,風雨莫無端。
彩筆題詩易,金刀下剪難。
十分方吐半,猶喜夜來寒。
東岡接釣磯,有客偃郊扉。
繞舍喧流水,當窗識翠微。
溪田香稌熟,霜樹晚桃稀。
半日揮塵袂,停車不記歸。
藐姑容化現陰館,句漏砂封六乙泥。
五練夜窮青玉枕,七明晨采碧云梯。
冠霞高扡浮丘袂,握體深藏鬼谷奚。
知有山西駐齡藥,何妨相贈一刀圭。
遠籟生寒野,平蕪弄夕陽。
天寒空鳥道,水落見魚梁。
島樹風仍蕩,汀葭日映黃。
津樓慵極目,杳杳白云鄉。
夏正標吉朔,堯歷載初辰。
柏葉清樽舉,椒花綺頌陳。
年芳隨律盛,皇澤與時均。
共有華封意,升平億兆民。
門盛三鳣講,書追兩馬修。
朝評尊月旦,王法正春秋。
革履聲長絕,緇衣詠獨留。
從今非大醉,不復過西州。
我愛昭州月,閑宵入綺樓。
涼生荔浦樹,冷熨桂江秋。
朱戶千家啟,浮云萬里收。
誰夸魏公子,飛上鄴門游。
直氣森森恥屈盤,鐵衣生澀紫鱗干。
影搖千尺龍蛇動,聲撼半天風雨寒。
蒼蘚靜緣離石上,綠蘿高附入云端。
報言帝座掄才者,便作明堂一柱看。
清曉融風肅桂堂,郡寮多暇舞筵張。
臺高已驗云容媚,日暖懸知刻漏成長。
溪子弩寒千命中,蘭英酒熟百傳觴。
官曹事集神都近,預拜需函慶一陽。
蘭燈照夕開南闕,星弁飛樓拱北辰。
在鎬正逢全盛日,祝堯皆是太平人。
流風舞妙翻成字,積雪歌長迥遶塵。
鸞鵲寶函頒睿什,明良賡載想同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