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湯貢士三首 其三
念昔先君子,論文到白頭。
對床同夜話,散策逐春游。
人物今何許,湖山空復秋。
傷心珥陵月,依舊照行舟。
念昔先君子,論文到白頭。
對床同夜話,散策逐春游。
人物今何許,湖山空復秋。
傷心珥陵月,依舊照行舟。
回憶往昔我的先父,與您談論文章直到白頭。曾同床共話度過夜晚,還一起漫步春游。如今像您這樣的人物在哪里呢,湖山徒然又到了秋天。令人傷心的珥陵之月,依舊照著遠行的船只。
先君子:指作者已去世的父親。
論文:談論文章。
對床:同床。
散策:拄著拐杖散步。
何許:何處。
珥陵: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赡苁菧暿咳ナ篮?,作者為悼念他而作。從詩中可知作者父親與湯貢士有深厚的交往,他們曾一起談論文學、同游等,湯貢士的離世讓作者感慨萬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湯貢士,通過回憶過往與現實的對比,突出故人不再的哀傷。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平實之語抒深沉之情,在表達對友人的懷念方面有獨特的感染力。
君不見湯家阿泉驪山陰,出入宮掖承恩深。只流妃子脂粉氣,不暖少陵如鐵衾。
又不見湯家阿池紫塞上,沉香霧擁將軍帳。天寒十指墮弓刀,底用空言如挾纊。
何如韓時老湯婆,冬則飲湯惟腹皤。形模混沌婦女笑,閉塞其兌藏天和。
老生門前十日雪,兩腳凍皴眠不得。斷無蠻素構心兵,頼有婆兮相暖熱。
夫人竹氏青玲瓏,炎炎幾時奈秋風。婆恥居下常熱中,毋棄憔悴以御冬。
得黃太史五字詩,厥孫傳之尤滑稽。霜風蕭蕭歲年晚,吾喜湯婆有完傳。
回首得兩年,曾入靈隠去。
一路看不足,衣霑松上露。
白云來相迎,澗泉飛瀑素。
此景天下無,遠勝廬山路。
人間四時秋最清,九秋之水寒潭明。
先生奇骨二難并,十指忽忽風濤生。
麻姑山前書滿屋,讀書夜長跋見燭。
汪汪陂度牛醫兒,未抵寒潭一泓玉。
我家崖前十丈冰,敲冰夜作玻瓈聲。
愛君有此秋一潭,璧月下照琉璃城。
從來負舟須積水,置杯坳堂安足擬。
期君渺渺泛天津,萬斛龍驤才一葦。
一心憂道不開眉,懶扣黃扉謁故知。
有累祇因難棄鶴,無疑何用苦求龜。
常廚飲食夷齊輩,晚筆文章漢魏時。
冷笑富家錢塞屋,蘭亭誰更有真碑。
阿統遙知是迺宗,作詩工似選詩工。
寫成判語皆吟筆,翻得離騷再國風。
共喜橫渠傳有弟,久夸坡老學如翁。
世間師友多零落,今在庭闈諾唯中。
家世蜀青城,摶扶幾萬程。
神游應八表,骨煉已三生。
舉酒呼麟脯,吹笙答鳳鳴。
欲將余馬紲,蜷局不堪行。
黃金匝地小橋通,四面清平納遠空。
云氣長扶天子座,日光浮動梵王宮。
殘碑幾字莓苔雨,清磬一聲楊柳風。
沙鳥不知行樂事,背人飛過夕陽東。
落日橋明水,煙斜垣繞村。
筧泉魚養子,樊棘竹生孫。
蝌蚪古文字,鷓鴣人語言。
仙翁蕨薇共,聊復且清樽。
裂石未嘗關,毋將俗眼觀。
虛中元有受,造蘊亦何難。
羽客能談道,云房識候丹。
只應仙有分,風響步虛壇。
空山落日見野鶻,千仞峰尖巢嵂屼。
腳根不受絳鏇縈,眼底熟知狐兔窟。
翻云掠草驚萬人,招呼不來難可馴。
不來未必非君福,饑啄君家雞與鶩。
春到溪山已近旬,尋春猶自負深情。
愛閑長向梅邊立,趁煖時從竹下行。
苦乏詩材無可借,更嫌酒病有余酲。
算來豈是因名利,才有關心便不清。
江客因貧識荻芽,一清鏖退雜魚蝦。
燒來味挾蠔邊雨,掘得身離雁外沙。
春饌且供行釜菜,秋粧莫管釣舡花。
食根思到蕭騷葉,痛感邊聲咽戍笳。
高原陸地無蓮花,此峰刻畫天與狀。
李君下構三千楹,讀書月明調悲壯。
向來濂溪卜廬山,蓮花峰下溪之源。
半山爭墩未苦賢,掘地何處無流泉。
千古長情祇翠岑,休談點石化黃金。
秋來國事方嘗膽,病后禪機忽上心。
老眼看書嫌字細,干喉飲酒喜杯深。
幾回空檢斑衣篋,望斷白云天外陰。
鼓報四更,地搖六震。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三世諸佛立地聽。
虛空有盡,大道無窮。
窮則變,變則通。
信手拈將莖草插,瓊樓玉殿凌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