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鏡行
一奩古碧涵冷秋,泓澄紺滑凝不流。
開奩拂拭辨款識,認得軒轅在時事。
軒轅昔游廣寒殿,取太陰精酬百煉。
冏冏妖蹤怪影消,夜哭空郊曉奔竄。
菱花亂古亦亂真,識真考古今無人。
黃金寧可買不死,難買張華兩眸子。
一奩古碧涵冷秋,泓澄紺滑凝不流。
開奩拂拭辨款識,認得軒轅在時事。
軒轅昔游廣寒殿,取太陰精酬百煉。
冏冏妖蹤怪影消,夜哭空郊曉奔竄。
菱花亂古亦亂真,識真考古今無人。
黃金寧可買不死,難買張華兩眸子。
一個古鏡匣中藏著如冷秋般的幽光,鏡中澄澈紺滑的光芒仿佛凝固不流。打開鏡匣拂去灰塵辨認上面的標記,認出這是軒轅時代的物品。軒轅黃帝曾經到過廣寒殿,取來月亮的精華經過百煉制成此鏡。鏡子一照,那些妖邪的蹤影和怪異的影子都消失了,它們只能在夜里于空郊哭泣,清晨四處奔逃。如今菱花鏡雜亂,以假亂真,能識別真鏡、考究其歷史的人如今已沒有了。黃金或許能買到所謂的長生不死之法,卻難以買到像張華那樣能識寶的慧眼。
奩(lián):鏡匣。
泓澄:水深而清澈的樣子。紺(gàn)滑:深青透紅的顏色且光滑。
款識(zhì):古代鐘鼎彝器上鑄刻的文字。
軒轅:黃帝。
廣寒殿:傳說中月亮上的宮殿。
太陰精:指月亮的精華。
冏冏(jiǒng):明亮的樣子。
菱花:古代銅鏡多為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圖案,因此稱菱花鏡。
張華:西晉文學家,以博識多聞著稱,傳說他能識別寶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種追古、崇古的風氣,人們對古代的寶物和傳說有著濃厚興趣。詩人或許是看到了古鏡,聯想到古代的傳說和故事,感慨當今社會人們缺乏識見,不能辨別真偽,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以古鏡為線索,通過講述古鏡的來歷和神奇功效,諷刺了當時社會上人們的盲目和缺乏識見。詩中運用傳說典故,使詩歌富有奇幻色彩和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傳承和對現實的思考。
唯庵無住老禪人,
一坐中間遠世紛。
不討毗耶方丈飯,
應思雨滿北山云。
頭童齒豁腹便便,衡泌優游獨灌園。何事彫蟲工繡帨,空嗟老蠹飽殘編。浮漚石火三千界,敖骨雄心七十年。共說海籌又添一,鏡中應有故人憐。
曾將吾道付滄洲,一枕空高百尺樓。婚嫁自憐猶未畢,溪山今喜久相留。夢懸北闕瞻新主,老向東陵臥故侯。卻笑非仙亦非佛,何妨呼馬又呼牛。
欲從河朔覓金蘭,百歲寧如一日歡。跡混漁樵惟笠屐,游同鹿豕尚衣冠。長林豐草身還健,冷炙殘杯興未闌。把臂但須開口笑,白頭努力共加餐。
澤畔年來薄采芬,筳篿何必問靈氛。一麾錯鑄九州鐵,四體空勤五德耘。杜老江河原不廢,君苗筆研可曾焚。疏慵欲效瓊瑤報,惟有羅浮一片云。
左右班聯肅,寅階旭日賓。
垂衣欽舜治,解網慕湯仁。
三宥恩施大,群生感被均。
哀矜心勿喜,欲使眾情伸。
云收一點無,秋洗四山凈。
野水吞長天,涼月分兩鏡。
倚湖閣虛窈,緣石竹脩勁。
孤斟領幽寂,新醪快村硬。
露冷欺病骨,更闌瞻斗柄。
欲去未屬饜,倚欄成短詠。
靈泉竇云根,飛灑自天半。
初如匹練下,觸石遂零亂。
飄蕭恍雨霰,隱約冒菭蘚。
霧氣冪虛亭,霏微著幾案。
潭底無定珠,東西濕遙岸。
客游涼素里,屢欲衣裳換。
失口訝垂虹,驚風忽中斷。
雷霆乍砰擊,琴筑復疏散。
誰噴冰雪懷,高唱接云漢。
太白今則遙,翹首再三嘆。
飛流透嵌隙,噴灑如絲棼。
含暈迎初旭,翻光破夕曛。
馀波繞石去,碎響隔溪聞。
卻望瓊沙際,逶迤見脈分。
獨下層巒景物秋,
依依云木似相留。
孤舟曉汎平波去,
更為青山一轉頭。
換徵移宮近十年,山中猿鶴泣荒煙。
久聯明月遺滄海,不分星光聚潁川。
斗酒開懷須作達,松枝入手且談玄。
也知樗散人皆棄,墜羽相逢私自憐。
盤螭約指雙花隱。翡翠研宮粉。贈來條脫感真妃。莫是興寧六月、語楊羲。
金彄忽似金甌缺。手挽初弦月。倦游蹤跡幾更名。好句玉環纖印、記他生。
黛色暝含煙,水氣昏連霧。
三月曾無十日晴,雨里春來去。
簾外亂飛花,幾個流鶯語。
才得登樓一惘然,綠盡天涯樹。
魚樂吾亦樂,其如網罟頻。
淵深餌不取,百尺虛垂綸。
閩越煙波未阻修,
春宮歌舞倚鉤辀。
遙知高宴鵬山上,
笑問仙城舊貴游。
天末孤臣為涕零,
君恩歷盡短長亭。
此時萬里休回首,
落日中原數點青。
往歲遇寒食,親賓相與娛。飄零客異土,對之渾若無。豈不念佳節,寸心愁欲枯。花間有好鳥,勸我提胡盧。一醉聊自適,醉夢歸東吳。
異縣遇寒食,悵然懷我家。千里遙相望,各在天一涯。佳節無與同,冉冉悲年華。鳴禽花底聒,舞燕風中斜。物情各自在,羈束誠可嗟。
天涯遇寒食,嘉節無與對。獨酌一杯酒,慷慨使心痗。來者復可追,既往那復悔。翛然畎畝心,敢忘犬馬愛。之推自欲隱,去去何所懟。
嘉節遇寒食,春陰猶作寒。閩人不知重,渾作等閑看。餳粥不復煮,青楓誰與鉆。開窗延霽景,脩竹正團欒。翠眉雙侍女,對此一樽殘。
逐客已凄涼,矧復值寒食。花深日遲遲,院靜春寂寂。雨馀山吐青,日落霞掃赤。浙江渺何在,三月無消息。棄置勿復陳,吾心乃如石。
霜后郊原草漸紅,江城將冷驗殘楓。棲霞東去龍潭路,一半青山是畫中。
江遮方罫光浮白,谷受深霜繡作堆。若使經過無好語,不知懷抱待誰開。
招隱秋來萬葉妍,回巖丹碧別三年。潤州斜月殷勤甚,遠送金山塔影圓。
南菊垂殘雁噤聲,北風何事意難平。防秋到處聞奇策,莫話年時棄舊京。
鲞帆緩緩出平林,暵久吳江失故深。漫道秋原農力畢,桔槔依舊費機心。
官閣新閒許著書,千窮百巧總關渠。野塘一鏡徘徊頃,自嘆郎潛發更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