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小閣漫堂名之曰燕超
蜂懶蜜脾香,將雛燕子忙。
種萍翻盡絮,蕃稻浸成秧。
梅子雨初溽,蘋花風未涼。
卯金天祿閣,芳墨浩淋浪。
蜂懶蜜脾香,將雛燕子忙。
種萍翻盡絮,蕃稻浸成秧。
梅子雨初溽,蘋花風未涼。
卯金天祿閣,芳墨浩淋浪。
蜜蜂慵懶,蜜脾散發著香甜,燕子帶著雛燕忙碌不停。水中種萍,水面翻著如絮的萍葉,稻田里浸著已長成的稻秧。梅子時節剛開始悶熱潮濕,蘋花在風中還未帶來涼意。在這如天祿閣般的小閣中,揮灑筆墨,留下芬芳的墨韻。
蜜脾:蜜蜂營造的釀蜜的房。
將雛:帶領幼雛。
翻盡絮:形容種萍時,萍葉翻動如絮。
蕃稻:種植水稻。
溽:濕潤、悶熱。
卯金:“劉”字的隱語,這里可能借指相關典故或象征文人雅集之地。天祿閣:漢代宮中藏書閣名,這里借指周氏小閣。
浩淋浪:形容筆墨揮灑自如、酣暢。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田園景象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鄉村游玩,借周氏小閣有感而發。當時或許處于和平時期,鄉村生活寧靜祥和,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了閑適與美好,從而揮筆寫下此詩。
這首詩以田園生活為主題,通過細膩描繪鄉村景象,展現出自然之美和生活情趣。其語言清新,意境閑適,在田園詩中具有一定特色,體現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獨特感悟。
退渾兒,退渾兒,
冰消青海草如絲。
明堂天子朝萬國,
神島龍駒將與誰。
禪家流,勿忌諱。
干木隨身,逢場作戲。
有時高臥白云,有時持盂鬧市。
有時愛撫沒弦琴,有時善宣無量義。
有時似癡似騃,有時為祥為瑞。
不是碧眼胡,亦非傅大士。
住,住,他年自有知音知,何必清風動天地。
招隱處,大鶴洞天開。
避客過江成旅逸,哀時無地費仙才。天放一閒來。
聽雨宿空山,念當與君別。
起行意無柰,雨聲轉幽咽。
名賢去蓮幕,一郡慘不悅。
人心到無言,冰寒炭故熱。
弱冠王郎未有聲,一經腹膽自知名。
道同予賤分行止,才向豪門別重輕。
四海文人寧作我,百年佳婿為憐卿。
舊游曾有青山約,深愿鸞釵是紫荊。
聞郎聲息翠簾開,
連日潛蹤著意猜。
知道袖中藏數字,
百方圖便近身來。
悄坐夜窗孤暝。不減臨池清興。試啟銀屏,照來瓦硯,隱約墨痕深映。凝眸細認。注瀲滟、筆花流影。
格寫眠蟲秀整。光凍訝螺清冷。玳幾燈疏,金星奩小,比似暈妝窺鏡。蘭箋書盡。覺恍惚、有人遙領。
丁令辭遼東,曾向此山住。
蘿洞曉云白,丹爐暮煙紫。
猿嘯山寂寥,鶴飛渺何許。
擾擾塵世中,睇望空延佇。
斷橋埼岸樹交加,傍水穿林一徑斜。
暑意尚蒸溪閣雨,秋光先到野人家。
竹知風健曾辭籜,菊為寒輕不放花。
卻喜庾郎飽鮭菜,穰穰何用祝污邪。
萬木蕭蕭俱歲暮,疏梅修竹可憐風。三河晴雪飛鴻里,四海孤城返照中。白首園林惟闃寂,紫塵車馬自開通。誰堪物序驚前事,況復馮高數廢宮。
臨除弦管益紛紛,考鼓撞鐘處處聞。蜀錦越羅連夜制,綵蛾花勝逼年分。流傳自是豪華地,悵望能堪日暮云。澤草芊芊巳新色,雁南猶起北風群。
堂北融泥云氣生,堂南枯樹兩禽鳴。冰霜眼過風須轉,歲月心懸老自驚。辭臘酒憐比舍饋,迎春花欲上階明。壯圖回首今遲暮,點檢應挨笑拂纓。
嘆往嗟來秪自癡,未衰那即鬢如絲。同朝鹓鷺云霄隔,故國松楸道路疑。園草喚愁偏勃勃,檻梅偷臘故垂垂。端居寂寞無雙蒂,強食棲遲有一枝。
歲當癸酉廬山曲,冬盡扁舟記獨棲。湖海合冰龍盡立,溪林壓雪虎時啼。陰陽晴晦雙過鳥,南北行藏一杖藜。今日中原對河岳,暮云回首楚江西。
兀兀從誰語,
??寄一床。
不嗟頭似葆,但苦汗如漿。
攲枕風生竹,鉤簾日轉廊。
非由靜勝熱,本體自清涼。
一身無定處,誰見寂寥心。
始為江山靜,徒云寒暑侵。
少孤心易感,漂泊病難任。
未遂長棲此,孤懷自不禁。
江湖同避地,老眼不供愁。
閱世臨觀美,出門聊散憂。
漁鹽橋上市,河漢島前秋。
奔走何時了,如今悟解不。
云氣竟朝夕
野色連高樹
雨晦山更深
蒼然春欲暮
齋中眺西嶺
郭門向山路
相望惟白煙
不見前溪路
憶我昔同袍
周旋愜情素
中牟政多暇
襄陽忝清顧
遂果云山約
冥搜豁幽趣
勢殊愿易秉
事往境成故
滯跡東南久
去帆西北鶩
崇岡黯天陲
逝水連云注
長謠對清樽
離心不可度
何當風日佳
相期展幽步
雜樹繁花鳥雀喧。當年何事不窺園。春陽媚得嬌鶯咤,錦雉雊留麗澤原。
霜降苑,沒燒痕。六街黃葉已飄翻。西風渭水尋詩處,驢背如今孰與論。
老松壓石洞門聳,
青蘿曳樹牽云影。
天然物外清修地,
巖頭殘月沈丹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