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梓上人
一身無定處,誰見寂寥心。
始為江山靜,徒云寒暑侵。
少孤心易感,漂泊病難任。
未遂長棲此,孤懷自不禁。
江湖同避地,老眼不供愁。
閱世臨觀美,出門聊散憂。
漁鹽橋上市,河漢島前秋。
奔走何時了,如今悟解不。
一身無定處,誰見寂寥心。
始為江山靜,徒云寒暑侵。
少孤心易感,漂泊病難任。
未遂長棲此,孤懷自不禁。
江湖同避地,老眼不供愁。
閱世臨觀美,出門聊散憂。
漁鹽橋上市,河漢島前秋。
奔走何時了,如今悟解不。
一生漂泊居無定所,誰能理解我孤寂寥落的心境?原以為能在江山間求得寧靜,卻只落得歲月寒暑的侵擾。自小失去雙親內心敏感易傷,漂泊中疾病纏身難以承受。未能實現長期在此棲息的愿望,孤獨的情懷難以自抑。與他人一同在江湖間避世,衰老的雙眼已承受不了更多愁緒。歷經世事,面對眼前美景,出門暫且排遣愁煩。橋邊市集上販賣漁鹽,島嶼前秋夜銀河璀璨。四處奔波何時才能結束,如今是否已領悟其中真意?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酬和詩作;
寂寥心:孤寂落寞的心境;
少孤:年少時失去父親;
避地:因戰亂或災禍遷居他處;
河漢:銀河;
悟解:領悟、理解
此詩為與梓上人唱和之作。結合'漂泊''避地'等詞,推測創作于作者輾轉流離時期。或因戰亂或生計所迫漂泊江湖,面對秋景與市集煙火,觸景生情,借和詩抒發孤寂心境與對安定生活的渴望。
全詩以'漂泊'為線索,從個人際遇(少孤、病難任)到江湖避地,由內心情感(寂寥、孤懷)到外在景況(橋市、秋河),層層鋪陳,既寫生存之艱,亦探生命之思,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展現亂世中個體的漂泊之痛與精神求索。
新年供家廟,老稚晨夕忙。
塊坐溫暖處,但聞油醤香。
不問物物闕,有食時時嘗。
諸孫甚解事,翁乃無饑腸。
疏爵新剛應,論功舊石材。
能形文母夢,還訝佞人來。
海市為誰出,衡云豈自開。
乞靈如見告,逐客幾時回。
去年來此上巳日,今年重來未寒食。
臨溪照影老自羞,慚愧春光尚相識。
秀溪何許好春容,最是溪深樹密中。
海棠開盡卻成白,桃李欲落翻深紅。
早年困胡虜,驚痛失方寸。
居常雖勉勉,臨事輙悶悶。
作字每誤墨,裁詩或失韻。
老來疾益侵,薾然誰可論。
凜凜河南已百年,維公高行繼前賢。
早施絳帳崇師席,晚入金華侍講筵。
斯道未傳今逝矣,彼蒼難問竟茫然。
回思昨日論交地,不見牙簽列簡編。
道人談長生,禪子論寂滅。
二子互出奇,生滅孰判別。
吾儕守黃卷,生理知猶劣。
惟當一以貫,無問亦無說。
小庵筑桐柏,宛在艮山位。
數峰直遠目,一水繞右地。
門徑連主山,松篁接空翠。
貴客下北闕,喜話卜鄰計。
西川漢鼎倚綸巾,翠石累累作陣新。
一夜掃云驚虎旅,九天飛雨泣龍鱗。
當年已落中原膽,今日猶憐故國身。
曾踏斜陽看舊壘,英雄千古只伊人。
寒毬格雖下,春事亦可尋。
故園少見之,花葉均來禽。
芳蓓暖苞玉,半腮紅淺深。
與客屢清賞,只恐風雨侵。
先生著名節,百世追延陵。
我評先生賢,不以能書稱。
功成磨蒼崖,盛德頌日升。
勿書凌云榜,華顛踏高層。
雅意老山林,每作山林趣。
引領山林景,賦詠山林句。
嵐光增日夕,林風度朝暮。
時時攜筇歸,群山送歸戶。
茅簷秘秀色,從古嘆不遭。
游子去未返,徒使寸心勞。
朝嘆江海深,夜視星斗高。
歸期約春風,今已木葉凋。
一日兩回來,看取門前潮。
晚樓一曲轉梅花,官事無多報放衙。
林木蔽虧煙斷續,江流曲折雨橫斜。
年華冉冉風前影,歲莫悠悠客里家。
一雁近從沙嘴落,更饒片雪入天涯。
我游東陽城,隠侯昔所制。山川無古今,城邑有存廢。
夢寐涵碧亭,草間得遺記。飛流落天明,噴灑寒玉碎。
停車風雪中,豈特生秋意。李杜到韓劉,崢嶸相品次。
景因真賞見,遺句細吟味。假蓋上前峰,提攜有兒稚。
明朝春開晴,步到中興寺。山僧引客游,佳處相指示。
群峰四抱圓,浮煙生暖翠。唐年故刺史,宅作布金地。
報以遺姓存,猶感邑中厲。寶月生旁邑,應真傳絕藝。
峨峨畫三佛,張吳意能儷。氣象隨世低,病鶻無猛鷙。
碑陰筆縱橫,才翁雄近世。疑是蘇躭鶴,去家已千歲。
懷土一來歸,故畫華表字。上方有重閣,景與眾山會。
一酌玻璃泉,碧色劍铓淬。小叢相思樹,紅蘂粲丹荔。
僧言此芳根,草木獨靈異。上枝花盡開,下實方委墜。
開落俟相見,終始周一歲。不同桃與李,華實苦相避。
愧師論應實,未辨談實際。山寒足力疲,蕙帳聊假寐。
交錯佛衣巾,紅綠錯裙袂。雖非維摩室,天女亦游戲。
起濯古銅壺,凜凜存往制。滌手焚妙香,剩與洗塵滓。
欹枕聽松風,為我勤解穢。幽尋欲黃昏,小圃春物麗。
落日在前峰,駘蕩東君醉。宮娥失翠鈿,搖蕩誰復制。
風起落花多,翩然如墜珥。植杖久裴回,羈旅得少慰。
恨無昔人語,剖析發幽秘。明朝漫回首,長途方聳轡。
綿綿芳草多,天涯亂愁思。
秋雨不可雷,雷即雨無節。
況當收刈時,只欲天明潔。
夫何連日雨,臥穗恐芽蘗。
已失早禾望,晚田幸天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