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破二山詩
此邑有頂山,下潛子母虬。其子去為雨,以救鄉人憂。
前擘窮峰開,化出百丈湫。后因號破山,致祠獻庶羞。
歲來省其母,風雹六月秋。煙云騰蹋去,不復經月留。
邑民賴其靈,雖旱歲有收。因成兩佛宇,幽邃號勝游。
磵泉走鸞車,松桂擁石樓。夜堂人噤滲,陰壁風颼飗。
近年返暴雨,頗亦傷田疇。老農務祈禱,梵唄日不休。
常為釋徒利,乃作生民讎。嗚呼二虬者,其說何悠悠。
此邑有頂山,下潛子母虬。其子去為雨,以救鄉人憂。
前擘窮峰開,化出百丈湫。后因號破山,致祠獻庶羞。
歲來省其母,風雹六月秋。煙云騰蹋去,不復經月留。
邑民賴其靈,雖旱歲有收。因成兩佛宇,幽邃號勝游。
磵泉走鸞車,松桂擁石樓。夜堂人噤滲,陰壁風颼飗。
近年返暴雨,頗亦傷田疇。老農務祈禱,梵唄日不休。
常為釋徒利,乃作生民讎。嗚呼二虬者,其說何悠悠。
這個地方有頂山,山下潛藏著子母虬。子虬去興云作雨,以解救鄉人的憂愁。先前它分開高峰,化出百丈深潭。后來因此叫破山,人們建祠獻上祭品。子虬每年回來探望母親,六月就像秋天般風雨冰雹交加。它帶著煙云奔騰而去,一去數月不回。邑中百姓依賴它的神靈,即使干旱之年也有收成。因此建成兩座佛寺,幽深靜謐成為游覽勝地。山澗泉水如鸞車奔走,松桂簇擁著石樓。夜晚堂中讓人毛骨悚然,陰壁間風聲颼颼。近年來卻降下暴雨,也頗傷害了農田。老農忙著祈禱,誦經聲整日不停。這常成了僧人的利益來源,卻成了百姓的禍患。唉,這兩條虬龍的傳說,真是久遠啊。
頂山:當地一座山名。
子母虬:傳說中的兩條虬龍,有母子關系。
擘:分開。
湫:深潭。
庶羞:多種美味的食物,這里指祭祀用的祭品。
佛宇:佛寺。
磵泉:山澗泉水。
噤滲:因害怕而毛骨悚然。
颼飗:風聲。
梵唄:佛教做法事時的誦經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當地有關于子母虬的傳說,人們依賴其降雨獲豐收,后出現暴雨傷田情況,僧人借祈禱獲利,詩人對此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在于通過講述子母虬傳說及當地相關現象,批判僧人借迷信獲利的行為。其特點是敘事清晰,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一些迷信現象及百姓生活狀況。
養成頭角幾春秋,立腳塵寰自結儔。
老柏豐標覘素抱,靈芝氣味意相投。
宋賢古洞曾陪讀,虞帝深山記與游。
待到笙簧吹鼓候,也從萍野鳴呦呦。
舟人輕風波,至此慘不語。脈脈奔長江,畏色自太古。
上舟鈍若石,下舟猛于弩。盤渦入地叫,聲過十里許。
北風吹木葉,神氣棲破宇。孤猿鳴空山,漠漠日色苦。
西江三百灘,是已一二數。昔睹李尚書,鑿徑濟行旅。
慘淡石見血,無乃蛟龍怒。惜哉水不尺,勞深力無補。
我生固習坎,何如此深阻。危襟坐如夷,洞然見肝腑。
才過傳柑佳夕。曉窗飛雪。
重重簾幕落梨花,總不礙、燈和月。
瀟灑柴門塵絕。又添春色。
踏歌聲罷灞橋詩,天未許、風光歇。
吳中好風景,八月如三月。
水荇葉仍香,木蓮花未歇。
海天微雨散,江郭纖埃滅。
暑退衣服乾,潮生船舫活。
兩衙漸多暇,亭午初無熱。
騎吏語使君,正是游時節。
借路經過無面目,
因邪打正有拳頭。
衲僧門下無干涉,
徒用精金換得鍮。
暑雨初晴夏五辰,買舟沽酒穗城濱。
停橈漫泊珠江曉,彈板高歌玉樹春。
竟日遨游經別墅,凌風搖曳過通津。
碧花細柳盈歸路,盡屬扁舟適意人。
羅襪弓鞋小婢扶,
阿誰人引出迷途。
盤旋宛似穿珠蟻,
狡獪嗔他八陣圖。
結體欲密勢欲舒,節圓葉老如草書。吳興已往不可作,此君顧影空扶疏。
黃山山人澹于菊,胸有千竿萬竿竹。翛然落筆電與雷,縱橫幻誕何奇哉!
墨汁三升酒一斗,颯颯晴空風雨來。蟄蛇出蠖劍出匣,夭矯老龍卸龍甲。
共道一日不可無,頗恨古人無我法。襪材揮盡世莫知,撐腸拄腹徒爾為。
伯時畫馬入馬腹,但恐山人變竹枝。
枕畔邯鄲,銅箭水,乍消隨漲。茫茫道、升沈倚伏,廬生無恙。歌舞終歸松柏下,釣竿好拂珊瑚上。去山中、服術餌松花,群仙餉。
蓬島路,春潮漾。華胥國,鈞天唱。但繭窩自蔽,蜜脾休釀。漢苑已分方朔酒,葛陂快擲壺公杖。想此生、夢覺總成空,無殊狀。
韓誅彭醢瞻言漸,
東海蕭生致可憂。
但有太師馭邊手,
門生何術更吹求。
老眼遍四方,茲焉真鮮儷。室圜懸磬如,天側偃蓋似。
誰移巨蟒宅,孰受祖龍使。祗同澹竹名,佳哉亦少味。
造化其偶然,刳山住深谷。跡壓瀟湘頭,迥披九疑足。
千齡隔仙凡,跬步變寒燠。石田儻可種,愿受自耕祿。
靜無動有只狂夫,龍馬乾坤各負圖。滿眼梨云今幾樹,老禪剛道有還無。
人間道眼許誰分,禪伯中間我與君。秋在滿庭黃菊子,不知都可是梨云。
禪機何處與人同,泡影風燈一夢中。如此白云如此樹,不知何物可言空。
一笑冠巾萬古同,莫將形跡到衰翁。定知肯把梨云誤,不負相留一月中。
百戰蘄黃地,扁舟江漢平。老人談舊事,故鬼哭新城。波轉漁燈曲,天垂鶴影橫。年年沙草碧,又聽杜鵑聲。
夕照薰荒草,浮云暗上流。漁人歸解網,暝客競搖舟。風雨晚偏急,江湖老自幽。孤情忘夜寐,酒盞與詩籌。
竟日西風老,從看白發新。一旬方見月,四海幾歸人。赤羽膏民血,青原哭鬼磷。十年高殺氣,尚有未稱臣。
草深樹密不見溪,但聞地底溪聲回。
忽從山口渡流水,始知此溪山北來。
廳前捉到須依法,
合內盛來定付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