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寒食西溪
三月秋千節,西郊菡萏洲。
塞寒春尚淺,俗樂政同優。
賞愜杯忘算,歌妍餌失鉤。
黃昏垂柳岸,人意共遲留。
三月秋千節,西郊菡萏洲。
塞寒春尚淺,俗樂政同優。
賞愜杯忘算,歌妍餌失鉤。
黃昏垂柳岸,人意共遲留。
三月正值秋千節,我來到西郊的荷花洲。邊塞寒冷春天還未完全到來,民間的游樂與政事同樣令人感到美好。欣賞美景讓我開懷暢飲,都忘了計算杯數,美妙的歌聲讓我連美食都顧不上。黃昏時分在垂柳岸邊,人們都留戀不愿離去。
乙未:干支紀年。寒食:傳統節日。菡萏洲:長有荷花的沙洲。塞:邊塞。愜:快意。妍:美好。餌:食物。遲留:停留、逗留。
此詩創作于乙未年寒食節,詩人身處邊塞。寒食節有蕩秋千等傳統習俗,詩人在西郊游玩時,看到民間游樂的熱鬧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邊塞雖春寒未消,但人們的活動充滿生機,反映出當地的生活狀態。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寒食節出游的經歷和感受。其特點是生動展現了邊塞春日的節日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的民俗和邊塞生活提供了資料。
曾聞還絹惱金吾,
亡命東甌幾載逋。
畢竟恕先難免俗,
富人猶得放鳶圖。
零落半床陰,
結實酢如李。
憐爾行人心,
風味略相似。
玉杯錦席坐春風,笑看桃花映酒紅。為問主人今日醉,幾回能在百年中。
南園三月百花紅,十客壺觴一笑同。勝事欲題題不盡,但將沈醉答春風。
故人游未返,目斷南云。雙魚消息空聞。越山迢遞幾千里,嶺梅落盡馀香。
丈夫天涯寄跡,喜主人同調,杯酒情親。葛巾棕屩,看飄然、七尺閑身。
試上鳳凰山望,海氣拍長空,蜃霧氤氳。更有丹梯石室,桄榔萬樹,翠羽成群。
眼前奇景,是天教、付與詩人。待少文游遍,故園歸隱,同采秋莼。
川流八桂末,
地勢九疑馀。
不憚勤酬唱,
江通丙穴魚。
蒼顏白發我雖陳,見了青紅幾度新。更向黃生毫末里,全家看盡劍南春。
淺淺紅顴與白腮,臥枝斜葉抱新開。何人與作春風面,誑得蜂兒日日來。
花事今如許,春光又一年。
恰逢新雨后,難得薄寒天。
宿酒朝猶殢,輕陰晝欲眠。
最宜文字飲,此地況幽偏。
咄咄咄,
海底魚龍盡枯竭。
三腳蝦蟆飛上天,
脫殼烏龜火中活。
霜花一鑷中,玉童摘未摘。
斯言如不聞,千古動愁色。
因憶商山吟,在烏如在白。
颯颯秋聲萬木鳴,悲哉爽籟透虛楹。
開尊笑逐看牛女,帶雨過逢得馬卿。
十載芝蘭憐意氣,千秋瓜果共詞盟。
人間天上多離思,疑滴芭蕉別淚橫。
水碧湘裙,苔青畫屧,一庵秋夢蕭蕭。燕子飛來,傷心怕問前朝。芳犀已抵千金重,秪憐才、兩字魂銷。帶愁描、露葉娟花,廿五離騷。
妝樓粉黛都銷歇,聽魚山梵唱,夜雨無憀。三尺香墳,他時杯酒須澆。脂田一棱飄兒菜,峭西風、吹上寒潮。舊紅橋、幾樹垂楊,幾處瓊簫。
黛影橫波,奩浪剪碧,題襟人在蘭舟。今夕天涯,不知何處瓊樓。犀鉤淡似纖纖月,掛疏簾、又掛閑愁。倚秦篝、悄搯銀檀,怕按梁州。
無情畫舸西風起,任萍花吹散,總是悠悠。冷落青衫,而今可說風流。芙蓉不作雙鴛夢,恁凄涼、偏學眠鷗。記來游、如此江山,一曲悲秋。
鳳紙箋愁,鸞衾壓夢,天涯幾慣無憀。草草尊前,當時記得花朝。丁冬剛聽琵琶語,恁春魂、一半先銷。更何堪、樓上春人,江上春潮。
人間祇有青衫淚,算紅冰未化,紅蠟都飄。萬水千山,而今說甚迢遙。微波淼淼吹難起,勸西風、莫畫離騷。盡疏燈、此夕凄涼,細雨芭蕉。
碎玉成煙,零珠擱淚,青衫莫再多情。目送飛花,那堪鬢已星星。佳人命薄都腸斷,有誰憐、薄福書生。最凄清、小閣銀燈,小院銀箏。
中年我亦傷懷抱,盡哀絲豪竹,短驛長亭。一樣工愁,天生名士傾城。瀟瀟暮雨疏疏柳,蕩秋魂、又惹秋聲。任飄零、孤負香衾,怕負香盟。
帝里又驚斟歲酒。世事浮云空白首。庭前歷落擁冰霜,江頭寂寞舒梅柳。東風何太陡。京塵虛負漁樵耦。剪燈紅且傾柏葉,莫問經綸手。
六街爆竹喧闐久。輕暖輕寒門閉后。麗譙已聽漏聲頻,綺窗賦得椒花否。春光來戶牖。明朝可保朱顏舊。謝東君,一年盡也,此夕拼相守。
繞郭林紆綠不分,筒香并舍竟無聞。
江流似帶金川雪,山勢遙連瓦寺云。
賣果園鄰揚子宅,種瓜人守蜀王墳。
鵝溪亭榭摧頹甚,耆舊雕殘悵夕曛。
丹扆六箴真藥石,童君不餌夭天年。
宴游褻狎比群小,滅燭筵邊血濺鮮。
櫻花明媚隴川西,
草色如茵一抹齊。
最好風光無限處,
泉聲不斷五云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