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高陽臺四首

作者: 蔣敦復 (清)

水碧湘裙,苔青畫屧,一庵秋夢蕭蕭。燕子飛來,傷心怕問前朝。芳犀已抵千金重,秪憐才、兩字魂銷。帶愁描、露葉娟花,廿五離騷。

妝樓粉黛都銷歇,聽魚山梵唱,夜雨無憀。三尺香墳,他時杯酒須澆。脂田一棱飄兒菜,峭西風、吹上寒潮。舊紅橋、幾樹垂楊,幾處瓊簫。

黛影橫波,奩浪剪碧,題襟人在蘭舟。今夕天涯,不知何處瓊樓。犀鉤淡似纖纖月,掛疏簾、又掛閑愁。倚秦篝、悄搯銀檀,怕按梁州。

無情畫舸西風起,任萍花吹散,總是悠悠。冷落青衫,而今可說風流。芙蓉不作雙鴛夢,恁凄涼、偏學眠鷗。記來游、如此江山,一曲悲秋。

鳳紙箋愁,鸞衾壓夢,天涯幾慣無憀。草草尊前,當時記得花朝。丁冬剛聽琵琶語,恁春魂、一半先銷。更何堪、樓上春人,江上春潮。

人間祇有青衫淚,算紅冰未化,紅蠟都飄。萬水千山,而今說甚迢遙。微波淼淼吹難起,勸西風、莫畫離騷。盡疏燈、此夕凄涼,細雨芭蕉。

碎玉成煙,零珠擱淚,青衫莫再多情。目送飛花,那堪鬢已星星。佳人命薄都腸斷,有誰憐、薄福書生。最凄清、小閣銀燈,小院銀箏。

中年我亦傷懷抱,盡哀絲豪竹,短驛長亭。一樣工愁,天生名士傾城。瀟瀟暮雨疏疏柳,蕩秋魂、又惹秋聲。任飄零、孤負香衾,怕負香盟。

譯文

湖水碧綠如湘妃的裙裳,青苔如繡在鞋上的花紋,一座庵堂里秋夢蕭索。燕子飛來,傷心之下怕問前朝之事。珍貴的犀角價值千金,只可惜才華二字讓人魂銷。帶著愁緒描繪著帶露的葉子和娟秀的花朵,如同書寫了二十五篇《離騷》。妝樓里的粉黛佳人都已消逝,聽著魚山傳來的梵唱,在夜雨里百無聊賴。那三尺香墳,將來定要用杯酒祭奠。田埂上飄著兒菜,凜冽的西風將寒潮吹來。舊時的紅橋邊,幾棵垂楊搖曳,幾處傳來瓊簫之聲。黛眉如橫波,鏡中的波浪似剪碎的碧玉,當年題詩抒懷的人在蘭舟之上。今夜遠在天涯,不知何處是華美的樓閣。犀角鉤淡如纖細的彎月,掛在疏簾上,也掛上了閑愁。倚著熏籠,悄悄掐著銀制的檀板,怕彈奏《梁州》曲。無情的畫船在西風中起航,任憑浮萍被吹散,一切都是那么悠悠蕩蕩。青衫冷落,如今還談什么風流。芙蓉不再做雙鴛的美夢,如此凄涼,偏偏學那眠鷗。記得往昔來游玩,面對這樣的江山,只留下一曲悲秋之音。用鳳紙寫下愁緒,鸞衾壓著夢境,天涯漂泊早已習慣了百無聊賴。匆匆在酒席前,還記得當時是花朝節。剛聽到琵琶叮咚作響,春魂就已銷去一半。更不堪的是,樓上的春閨之人,江上的春潮涌動。人間只有青衫客的眼淚,算起來紅冰未化,紅蠟都已飄盡。萬水千山,如今還說什么路途遙遠。微波渺渺難以吹起,勸西風莫要畫出《離騷》般的哀愁。只有稀疏的燈光,今夜如此凄涼,伴著細雨打在芭蕉上。碎玉化作輕煙,零珠擱下淚水,青衫人不要再太多情。目送飛花飄零,怎堪兩鬢已斑白。佳人命薄讓人腸斷,有誰可憐這薄福的書生。最凄清的是,小閣里的銀燈,小院里的銀箏。中年的我也傷懷不已,盡管有哀絲豪竹的樂聲,在短驛長亭間奔波。同樣擅長憂愁,天生名士與傾城佳人都是如此。瀟瀟暮雨灑在疏疏的柳樹上,蕩起秋魂,又惹來秋聲。任憑自己飄零,辜負了香衾,只怕辜負了香盟。

注釋

湘裙:湘妃所著之裙,常形容湖水碧綠。

畫屧(xiè):繪有花紋的鞋子。

芳犀:珍貴的犀角。

秪:同“只”。

廿五離騷:形容愁緒如二十五篇《離騷》般深沉。

魚山梵唱:傳說曹植在魚山聽到空中傳來的梵音,后依此創梵唄。

無憀(liáo):百無聊賴。

脂田:肥沃的田地。

奩(lián)浪:鏡中的波浪。

題襟:文人聚會題詩抒懷。

犀鉤:犀角制成的鉤子。

秦篝:秦地的熏籠。

搯(tāo):掐。

銀檀:銀制的檀板。

梁州:曲名。

萍花:浮萍。

鳳紙:繪有鳳凰圖案的紙。

鸞衾:繡有鸞鳥的被子。

花朝:花朝節,傳統節日。

紅冰:比喻眼淚。

離騷:這里借指哀愁。

星星:形容頭發花白。

創作背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詞內容可推測,作者可能生活在朝代更迭或社會動蕩時期。目睹了世事變遷、繁華不再,結合自身的漂泊經歷和情感遭遇,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抒發內心的哀愁與感慨。

簡析

這首詞主旨圍繞著傷今懷古、感慨身世展開。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作者較高的文學素養和細膩的情感表達,是研究古代文人情感和創作風格的重要素材。

猜你喜歡

王業根本在豳岐,郡國千萬分柯枝。 使君駟馬列一馬馳三臺瑞應天為之。視吏輿臺民如子, 不煩頤指而氣使。鈴齋宴坐揚仁風, 披拂東湖花十里。六月為霖報政成, 山光水容翰暮新。春王淘珠登早穡, 比鄰果是華胥國。采蓮游艇獻駢芳, 蜀客作歌紀其祥。轉而上聞君相喜, 儜待來歸政事堂。


賀新郎(感懷)

作者: 李南金 (宋代)

流落今如許。我亦三生杜牧,為秋娘著句。先自多愁多感慨,更值江南春暮。君看取、落花飛絮。也有吹來穿繡幌,有因風、飄墜隨塵土。人世事,總無據。 佳人命薄君休訴。若說與、英雄心事,一生更苦。且盡樽前今日意,休記綠窗眉嫵。但春到、兒家庭戶。幽恨一簾煙月曉,恐明年、雁亦無尋處。渾欲倩,鶯留住。


手染橙薌,杯搖燭影,夜闌人意醺酣。故人惜別,卻酒更清談。只合相從老矣,知何事、還著征衫。流年晚,長途匹馬,奔走亦何堪。 江潭。搖落后,云噓絕壁,雪舞空巖。念行人歸鬢,今已毿毿。往事真成夢里,十年恨、江北江南。休凝佇,霜風卷地,寒日又西銜。


攤破訴衷情(寄友)

作者: 蔡楠 (宋代)

夕陽低戶水當樓。風煙慘淡秋。亂云飛盡碧山留。寒沙臥海鷗。渾似畫,只供愁。相看空淚流。故人如欲問安不。病來今白頭。


攤破訴衷情(和)

作者: 蔡楠 (宋代)

欄干十二繞層樓。珠簾卷素秋。當年尊酒屢遲留。識公惟白鷗。 才得趣,又成愁。情鐘我輩流。買山同隱肯來不。遙憐笑點頭。


鳳棲梧(寄賀司戶)

作者: 蔡楠 (宋代)

狂濫生涯今幾許。敕賜湖天,萬頃煙波主。約我小舟同老去。要前一葉風掀舞。 邂逅同尋溪上路。淡墨題詩,正在云深處。別后作書頻寄語。無忘林下蕭蕭雨。


念奴嬌(寄仙巖辛承旨)

作者: 蔡楠 (宋代)

碧梧轉影,正露冷天高,涼生襟袖。此夕清輝,誰信道、夜色居然如畫。玉斧重修,寶奩初啟,萬里寒光透。將軍高會,翠鬟爭勸尊酒。 遙想地近仙丘,碧山高處,引手攀星斗。醉囑姮娥,惟但愿、月與佳人長久。羅覆銀鞍,雨拋金甲,贏得詩千首。掀髯一笑,此懷人解知否。


秋海棠和友人朱勿軒

作者: 劉天誼 (清代)

紅粉初勻巧樣妝,叢叢八月奪春芳。中心一點原同菊,肯為懷人有別腸。


庚堯嗣君鼎晨兄

作者: 陳函輝 (明代)

青箱家學謝藍青,十九賢書羨茂齡。洗馬乘車初載璧,長文抱膝早占星。

為霖旱歲須龍種,此日秋風有雁翎。聞說救時君世業,好將三策射彤廷。


借住劉宸寵小齋姚彥襄庚堯

作者: 陳函輝 (明代)

依劉偶爾寓于青,有客翩翩訪獨醒。三宿何煩頻載酒,一燈好共細談經。

竹林屢把君家臂,蘭社初邀地主靈。自此往來幽性熟,會須下馬指銀瓶。


徐霞客墓志銘

作者: 陳函輝 (明代)

  墓志者,志墓中人事也。霞客先生,余石友,而其為人也雅,善游。一生所涉歷,手攀星岳,足躡遐荒,而今則游道山矣!游帝所矣!所謂鳳凰已翔千仞之上,猶與言人間棲止乎?雖然,志墓,古禮也。向先生作汗漫游,同志者恒恐夸父逐日車,未必能返首丘而視城郭。今且奉身歸全,寄形先壟,是先生道骨仙才,仍以正教后世,則其生平孝友大節,俠烈古心,與文章品尚之表表在人,應與游乘并傳海宇,皆不可不為彰明以告之來者。顧先生平生至交,若眉公、明卿、西溪諸君子,都先書玉樓,黃石齋師,近系非所,而先生之兄仲昭,因以志與銘下而命函輝執筆摛詞,此又鶯鳩賦希有鳥事矣。然輝與先生交最久,義不敢以不敏辭。

  謹按狀:先生名弘祖,字振之,霞客其別號也。石齋師為更號霞逸,而薄海內外,以眉公所號之霞客行。其先代蓋南州高士之后,宋開封尹錮者,扈蹕南渡,諸子姓散居荊溪、云間、琴川。迨十一承事,始卜居澄江之梧塍里,子孫俱誓不仕元。入國朝,本中以人材征使蜀,景南出粟助邊賑饑,咸膺國命之榮,載在巨公之乘。景南生一庵公頤,以六書拜中翰,與弟解元荊州守泰,并以才名耀仕籍。一庵生梓庭公元獻,梓庭生西塢公經,父子魁南榜。西塢生云岐公洽,官鴻臚簿。云岐生柴石公衍芳,贈光祿丞。此歷傳皆有家集垂世。而柴石生豫庵公有勉,則即霞客之尊甫公矣。

  豫庵配王孺人,懷霞客彌月,以異夢誕生。生而修干瑞眉,雙顱峰起,綠睛炯炯,十二時不瞑,見者已目為餐霞中人。童時出就師塾,矢口即成誦,搦管即成章,而膝下孺慕依依,其天性也。又特好奇書,侈博覽古今史籍及輿地志、山海圖經,以及一切沖舉高蹈之跡,每私覆經書下潛玩,神栩栩動。特恐違兩尊人意,俯就鉛槧,應括帖藻芹之業,雅非其所好。嘗讀《陶水監傳》,輒笑曰:“為是松風可聽耳。若睹青天而攀白日,夫何遠之有?”及觀嚴夫子“州有九,涉其八;岳有五,登其四”,又撫掌曰:“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乃以一隅自限耶?”益搜古人逸事與丹臺石室之藏,靡不旁覽。遇酒人詞客,與親故過從,觴詠流連,動輒達旦。

  而又朝夕溫溫,小物克謹,所言皆準忠孝;維桑與梓,必恭敬止,裘馬少年之習,秉心恥之;與童子鴻不因人熱,殆相仿佛。才逾齠齔,豫庵遇盜,阨于別墅,跣足奔救,扶侍湯藥者逾年。至于大故,哀毀骨立。里人以稚孝稱。畢力喪葬后,外侮疊來,視之如白衣蒼狗,愈復厭棄塵俗。欲問奇于名山大川,自以有母在堂,戀戀菽水溫清,不敢請。母王夫人勉之曰:“志在四方,男子事也。不過稽遠近,計歲月,往返如期,豈令兒以藩中雉轅下駒坐困為?”遂為制遠游冠,以壯其行色。而霞客蹇衛芒鞋,探幽凌險,以四大付之八寰,自此遂無停轍矣。

  記在壬申秋,以三游臺、宕,偕仲昭過余小寒山中,燒燈夜話,粗敘其半生游屐之概。自言:“萬歷丁未,始泛舟太湖,登眺東、西洞庭兩山,訪靈威丈人遺跡。自此歷齊、魯、燕、冀間,上泰岱,拜孔林,謁孟廟三遷故里,嶧山吊枯桐,皆在己酉。而余南渡大士落迦山,還過此中,陟華頂萬八千丈之巔,東看大、小龍湫,以及石門、仙都,是在癸丑。惟甲乙之間,私念家在吳中,安得近舍四郡?秣陵為六朝佳麗地,高皇帝所定鼎也。二十四橋明月,三十六曲濁河,豈可交臂失之!迨丙辰之履益復遠:春初即為黃山、白岳游;夏入武彝九曲;秋還五泄、蘭亭,一觀禹陵窆石,系纜西子湖,又將匝月。丁巳家居,亦入善權、張公諸洞。登九華而望五老,則戊午也。抵魚龍洞,試浙江潮,至江郎山、九鯉湖而返,則庚申也。以辛酉、壬戌兩歲,歷覽嵩、華、玄三岳,俯窺瀛、渤,下溯瀟、湘,齊州九點煙,尚隱隱如指掌間,憶所遇異人,如匡廬之慧燈禪師,終南之采藥野人,太華之休糧道者,了無風塵色相,至今猶在目中也。”予聽其言,猶河漢而無極。曰:“未也。吾于皇輿所及,且未悉其涯涘,粵西、滇南,尚有待焉。即峨眉一行,以奢酋發難,草草至秦隴而回,非我志也。自此當一問閬風、昆侖諸遐方矣!”

  仲昭因為余言:“吾弟性至孝,每游,輒攜琪花瑤草、碧藕雪桃歸,為阿母壽。又為言各方風土之異,靈怪窟宅之渺,崖壑梯磴之所見聞,有令人舌橋汗駭者,母意反大愜。”霞客以母春秋高,愿謹受不遠游之戒,而母則曰:“向固與若言,吾尚善飯。今以身先之。”令霞客侍游荊溪、句曲,趾每先霞客。咸笑謂勝具真有種也。天啟甲子,母壽八十,眉公先生為《壽序》,張苓石作《秋圃晨機圖》,李本寧宗伯《引》之。時三老皆在七十之上。名公題詠,幾遍海內。霞客悉以壽之貞氓,今所傳《晴山堂帖》是也。

  是年,霞客復出門。正游華下青柯坪,忽心動,亟絆草履馳歸,而母已示疾。乙丑,自春徂秋,視湯藥床褥間,衣未嘗解帶。母不食,霞客亦不食,母為強食之。迫以上壽終,霞客日夜作孺子啼,乞言于董宗伯、陳司成諸公,匍匐踉蹌,哀感行路。其病劇時,吁天愿以身代,與遍索名參為餌。篤孝種種,不可枚舉,幾貽譏于滅性矣。至服闕,慨然曰:“昔人以母在,此身未可許人也;今不可許之山水乎?”遂再拜辭兩尊人墓下,不計程,亦不計年,旅泊巖棲,游行無礙。

  其言游與人異:持數尺鐵作磴道,無險不披,能霜露下宿,能忍數日饑,能逢食即吃,能與山魈野魅夜話,能袱被單夾耐寒暑。尤異者,天與雙趼,不假輿騎;或叢箐懸崖,計程將百里,夜就破壁枯樹下,即然脂拾穗記之。偶逢一人,與言某州某地勝,掉臂便往。過數月,又尋其人,指點彼中未見諸秘狀。予席上問霞客:“君曾一造雁山絕頂否?”霞客聽而色動。次日,天未曉,攜雙不借叩予臥榻外曰:“予且再往,歸當語卿。”過十日而霞客來,言:“吾已取間道,捫蘿上。上龍湫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再攀磴往,上十數里,正德間白云、云外兩僧團瓢尚在。又復二十里許而立其巔,罡風逼人,有糜鹿數百群,夜繞予宿。予三宿而始下山。”其果敢直前如此。

  仲昭笑曰:“此咫尺地何難?記入燕,陳明卿與言崆峒廣成子所居,其上可窺塞外。霞客裹三日糗競行,返即告明卿以所未有。不數日虜已抵薊門矣!自江上走閩,訪石齋于墓次;又為赍手柬抵粵,登羅浮,攜山中梅樹歸。次年,追石齋及于云陽道上。猶憶余在西陵,霞客從曹娥江獨走四明,五日,赤足提朱蘭來,夸我以山心石窗之勝。吾弟之信心獨往,無所顧忌,而復不輕為然諾,皆此類也。”

  霞客不喜讖緯術數家言。游蹤既遍天下,于星辰經絡,地氣縈回,咸得其分合淵源所自。云昔人志星官輿地,多以承襲附會。即江、河二經,山脈三條,自紀載來,俱囿于中國一方,未測浩衍,遂欲為昆侖海外之游。因述向子平語曰:“譬如吾已死,幸無以家累相牽矣。”丙子九月,寄一行書別予江外,惟言“問津西域,不知何時復返東土。如有奇肱之便,當以異境作報章也。”俟仲昭自閩回,執手一別,即大笑出門,一僧一仆偕焉。僧號靜聞,焚修破寺中,聞其言而悅之者。不知十駕之難及也。

  發軔兩浙,九江、三楚,多屬舊游。至湘江遇盜,行笈一空。靜聞被創斃,霞客僅以身免。僉謂再生不如息趾,霞客謂:“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從鄉人相識者貸數金,負靜聞遺骼,泛洞庭,躋衡岳,窮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巖、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之靈奧。念前者,峨游既未暢,遂從蜀道登眉,北抵氓山,極于松潘。木麗江聞而出迎,禮甚恭。且先于所往,羅番執簪,蒙酋負弩,不減列子饋漿,霞客都脫屣去之,不以口腹累也。沐黔國亦隆以客禮。聞其攜奇樹虬根,請觀之,欲以鎰金易。霞客笑曰:“即非趙璧,吾自適吾意耳,豈假十五城乎?”黔國益高之。憩點蒼、雞足,禮佛衣,遂窆靜聞骨于迦葉道場,閃太史中畏為塔銘。

  由雞足而西出石門關數千里,至昆侖,窮星宿海。登半山,風吹衣欲墮,望見外方黃金寶塔,又數千里遙矣。遂發愿復策杖西番,參大寶法王。會滇中亂,踉蹌歸。戊寅九月,至家。病足不良于行,語予曰:“張騫鑿空,未睹昆侖;唐玄奘、元耶律楚材銜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雙屨,窮河沙,上昆侖,歷西域,題名絕國,與三人而為四,死不恨矣。”

  霞客工詩,工古文詞,更長于游記。今散帙遺稿,皆載六合內外事,豈長卿封禪書乎?霞客生于萬歷丙戌,卒于崇禎辛巳,年五十有六。以壬午春三月初九日,卜葬于馬灣之新阡。

  銘曰:

  霞客之游,在中州者什七,在邊疆者什三。游道既廣,游理亦精。不探奇,不歷險,不搜隱,不抉奧,不孤行,不獨往,不遇異人,不逢異境,不發異言,不著異書。其游也,非徒游也,蓋將以窮天地之變,極山水之奇,以成一家之言。嗚呼!霞客死矣,而霞客之游不死。霞客之游不死,則霞客之書亦不死。霞客之書不死,則霞客之名亦不死。霞客之名不死,則霞客之精神亦不死。精神不死,雖死猶生。嗚呼!霞客其仙乎?其佛乎?其亦古之畸人乎?

  小寒山陳子為之銘:

  窮寰外,躡域中,歸息于化人之宮。馬灣有鬣,德心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


三游烏龍潭記·節選

作者: 譚元春 (明代)

  予初游潭上,登蹬至岡。是時殘陽接月,晚霞四起,朱光下射,水地霞天。始猶紅洲邊,已而潭左方紅,已而紅在蓮葉下起,已而盡潭皆頳。下岡尋筏,月已待我半潭。乃泊新亭柳下,看月浮波際,柳絲垂垂拜月。相與上閣,適有燈起薈蔚中,殊可愛。或曰:“此漁燈也。”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疏勒县| 武义县| 黄大仙区| 来凤县| 石阡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大荔县| 安阳县| 平果县| 水城县| 定西市| 三河市| 扎鲁特旗| 宜阳县| 沙坪坝区| 水城县| 怀化市| 江北区| 新龙县| 浦县| 云梦县| 广昌县| 长岭县| 壶关县| 镇沅| 富蕴县| 华池县| 原阳县| 平泉县| 华亭县| 六盘水市| 枣阳市| 都昌县| 尚志市| 海原县| 华宁县| 乾安县| 思南县| 阳原县| 高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