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陳中書楊侯家賞瑞蓮 其二
傾城傾國儷侯王,千載余芳托藕塘。
紅入雙葩相艷冶,綠搖萬柄覺凄涼。
側承初日聯風袂,并挹殘蟾酌露房。
花下詩人長不老,岧嶤直禁玉為堂。
傾城傾國儷侯王,千載余芳托藕塘。
紅入雙葩相艷冶,綠搖萬柄覺凄涼。
側承初日聯風袂,并挹殘蟾酌露房。
花下詩人長不老,岧嶤直禁玉為堂。
這蓮花美麗得可與侯王的佳人媲美,千年的芬芳寄托在藕塘之中。兩朵紅花相互映襯,艷麗動人,萬柄綠荷搖曳,卻讓人感覺有一絲凄涼。它們側迎著初升的太陽,如聯袂起舞的仙子;又共同捧著殘月的清輝,似在酌飲著露珠。花下的詩人仿佛能永遠不老,在高聳的宮廷玉堂之中。
傾城傾國:形容女子容貌極美,這里用來形容蓮花。儷:媲美。
雙葩:兩朵花。艷冶:艷麗。
風袂:隨風飄動的衣袖,這里形容蓮花在風中的姿態。
殘蟾:殘月。露房:指蓮蓬,因蓮蓬中有露水,故稱。
岧嶤:高聳的樣子。直禁:在宮廷中值班。玉為堂:指華麗的宮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酬陳中書楊侯家賞瑞蓮”可知,是詩人在楊侯家觀賞瑞蓮后,酬答陳中書之作。當時可能是在宮廷或貴族的社交場合,詩人看到美麗的瑞蓮,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瑞蓮之美,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獨特,語言優美華麗。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較高的藝術技巧和審美情趣,反映了當時文人在賞景時的創作風貌。
浮萍重疊水團圓,
客繞千遭屐齒痕。
莫驚池里尋常滿,
一井清泉是上源。
不上酒家樓,池邊日獻酬。
杯來轉巴字,客坐繞方流。
酹滴苔紋斷,泉連石岸秋。
若能山下置,歲晚愿同游。
茅堂階豈高,數寸是苔蘚。
只恐秋雨中,窗戶亦不濺。
眼前無此物,我情何由遣。
秋賦春還計盡違,自知身是拙求知。
惟思曠海無休日,從來此恨皆前達,敢負吾君作楚詞。
方塘菡萏高,繁艷相照耀。
幽人夜眠起,忽疑野中燒。
曉尋不知休,白石岸亦峭。
不與江水接,自出林中央。
穿花復遠水,一山聞杏香。
我來持茗甌,日屢此來嘗。
此女骨為土,貞名不可移。
精靈閟何處,蘋藻奠空祠。
水石生異狀,杉松無病枝。
我來方謝雨,延滯失歸期。
亭亭白云榭,下有清江流。
見江不得親,不如波上鷗。
有榭江可見,無榭無雙眸。
焚香書院最風流,
莎草緣墻綠蘚秋。
近砌別穿澆藥井,
好是暗移城里宅,
清涼渾得似江頭。
森森楓樹林,護此石門堰。
杏堤數里余,楓影覆亦遍。
鸕鶿與釣童,質異同所愿。
種竹愛庭際,亦以資玩賞。
窮秋雨蕭條,但見墻垣長。
宣尼高數仞,固應非土壤。
微徑嬋娟里,唯聞靜者知。
跡深苔長處,步狹筍生時。
高是連幽樹,窮應到曲池。
紗巾靈壽杖,行樂復相宜。
僮仆不到閾,雙扉常自關。
四壁畫遠水,堂前聳秋山。
時聞有仙鼠,竊藥簷隙間。
西郭塵埃外,新亭制度奇。地形當要處,人力是閑時。
結構方殊絕,高低更合宜。棟梁清俸買,松竹遠山移。
佛寺幽難敵,仙家景可追。良工慚巧盡,上客恨逢遲。
兩面寒波漲,當前軟柳垂。清虛宜月入,涼冷勝風吹。
宴賞軍容靜,登臨妓樂隨。魚龍聽弦管,鳧鶴識旌旗。
泛鹢春流闊,飛觴白日欹。閑花長在戶,嫩蘚乍緣墀。
永望情無極,頻來困不辭。云峰晴轉翠,煙樹曉逾滋。
向野惟貪靜,臨空遽覺危。行人如不到,游樂更何為。
盤盤松上蓋,下覆青石壇。
月中零露垂,日出露尚漙。
山翁稱絕境,海橋無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