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八首 其一 沖虛觀
飛來燕履是何年,聞說鮑仙與葛仙。
歲久羽衣猶化蝶,雨馀丹灶自生煙。
花陰夾道黃麟見,潭影浮空彩鳳翩。
徙倚瑤壇清籟發,卻疑仙樂下鈞天。
飛來燕履是何年,聞說鮑仙與葛仙。
歲久羽衣猶化蝶,雨馀丹灶自生煙。
花陰夾道黃麟見,潭影浮空彩鳳翩。
徙倚瑤壇清籟發,卻疑仙樂下鈞天。
不知燕履飛來是哪一年,聽聞是鮑仙和葛仙的事跡。歲月長久,羽衣道士仿佛化為蝴蝶,雨后丹灶自然生起煙霧。花陰夾道,仿佛見到黃麟,潭影浮空,好似彩鳳翩翩飛舞。我徘徊在瑤壇,聽到清幽的聲響,竟懷疑是仙樂從天上降臨。
燕履:可能指仙人的行跡。
鮑仙:指鮑靚,東晉道教學者、煉丹家。
葛仙:指葛洪,東晉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
羽衣:指道士。
丹灶:煉丹的爐灶。
黃麟:傳說中的瑞獸。
瑤壇:神仙的壇場。
鈞天:神話傳說中天帝的住處
羅浮山是道教名山,沖虛觀是著名道觀。詩人游覽沖虛觀,此地流傳著鮑靚、葛洪等仙人傳說,激發了詩人的想象與創作靈感,寫下此詩描繪道觀的神秘奇幻。
這首詩以沖虛觀為背景,描繪其神秘仙境。主旨是展現對仙蹤的追尋與向往。特點是充滿奇幻色彩,用典巧妙。在文學上增添了羅浮山的文化底蘊。
邦(京本作“郡”)與邑,風猛似雷聲。
折木飛沙幷(京本作“兼”)走石,搖門拔戶禍應生,第一怕三刑。(京本注:“寅申己亥辰戌丑未之類。”)
早向忙中認取閑,休將心力役機關。
花依時節重開得,水向東流定不還。
春色潛偷青鬢發,風光暗換少年顏。
須知世事堪悲嘆,盡在莊周一夢間。
昔年張翰此歸休,鱸膾莼羹八月秋。
萬頃煙波閑極目,一帆風便不回頭。
洞庭有路通仙室,笠澤無人直下鉤。
自恨宦名身未了,拂衣東去阿誰留?
白石磷磷上接天,青松郁郁下臨川。
草生福地皆為藥,人在名山總是仙。
待客遠尋巖下蕨,烹茶滿酌洞中泉。
前生恐是白云子,今世還來臥翠顛。
存詩勾引未能休,閑即因吟到御溝。
故園別來杉檜老,舊山禪處水云秋。
寒聲漸細鐘搖寺,夜色無窮月滿樓。
攀羨此情高且逸,平生辛苦未能醻。
因風離海上,
伴月到人間。
徘徊不可住,
漠漠又東還。
山窄地,泣滴莫安營。
兩路中間休立寨,龍頭(辛本、川本作“勿投”)天灶怎持兵,仔細與軍(辛本、川本作“君”)尋。
士林館側盡儒流,朝士莊田隔近陬。
見說人稀難駐泊,于今荊棘走獐麀。
行藏虛實自家知,禍福因由更問誰。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閑中檢點平生事,靜坐思量日所為。
常把一心行正道,自然天地不相虧。
(見《悅心集》卷一)。
吾有藥,號心丹,煩惱爐中煉歲年。知伊不變胎中色,照耀光明遍大千。
開法眼,覩毫端,能變凡圣剎那間。要知真假成功用,一到底時中鍛煉看。
無形狀,無方圓,言中無物物中言。有心用即乖真用,無意安禪無不禪。
亦無滅,亦無起,森羅萬像皆驅使。不論州土但將來,入此爐中無不是。
無一意,是吾意,無一智,是吾智,無一味,無不異。色不變,轉難辯,更無一物于中現。
莫將一物制伏他,體合真空非鍛煉。(見《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四八冊吳越釋延壽《宗鏡錄》卷九八)。
人境兩俱奪,從來正令行。
不論佛與祖,那說圣凡情。
擬犯吹毛劍,還傷(《五燈會元》、《人天眼目》作“如”)值木(《人天眼目》作“目”)盲。
進前求妙會,特地打(《五燈會元》、《人天眼目》作“斬”)精靈。
龍光山頂寶月輪,照耀乾坤爍暗云。
尊者不移元一質,千江影現萬家春。
塵土臥多毛已(一作“色”)暗,
風霜受盡眼猶(一作“光”)明。
似筆挺然秀,山川亦好文。
宕渠花里發,秦垅竹間分。
石臼生春水,香龕積暮云。
道經難久住,日后憶離群。
愿言扃利門,不使損遺體。
爭奈探珠者,輕生入海底。
心榮塵易染,心垢正難洗。
澹泊與誰論,世路嗜甘醴。(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