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甫寄苦錐次韻
回味有苦益,充腸宜苦錐。
其實雖地出,其雅則天資。
因思夏畦發,又見霜林吹。
頼彼庶可食,此外何所為。
膻薌易爽口,鼎豆徒解頤。
朝市安能羨,山林端足師。
悠然自公詠,殷勤還我貽。
咀嚼豈不樂,吟哦信非癡。
回味有苦益,充腸宜苦錐。
其實雖地出,其雅則天資。
因思夏畦發,又見霜林吹。
頼彼庶可食,此外何所為。
膻薌易爽口,鼎豆徒解頤。
朝市安能羨,山林端足師。
悠然自公詠,殷勤還我貽。
咀嚼豈不樂,吟哦信非癡。
回味起來苦味有益處,用苦錐來充饑正合適。它的果實雖從地里長出,但其高雅卻是天生資質。由此想起夏天在田地里勞作的人,又看到秋霜中樹林被風吹動。幸虧有苦錐可以食用,除此之外還能做什么呢。膻香的食物容易爽口,擺在鼎豆中的美食也只是讓人開顏。何必羨慕那熱鬧的朝廷和集市,山林才真正值得學習。悠閑地吟誦著你的詩,感激你真誠地贈我詩篇。咀嚼苦錐難道不快樂,吟詩詠嘆確實并非癡傻。
苦錐:一種植物果實,味苦可食。
夏畦:指夏天在田地里勞作的人。
膻薌:指有膻味和香味的食物。
鼎豆:古代祭祀或宴會時盛食物的器具,這里代指美食。
解頤:開顏歡笑。
朝市:朝廷和集市,指熱鬧的世俗之地。
端:確實。
貽:贈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遠離世俗紛擾、親近自然的生活狀態。或許是友人昌甫寄來關于苦錐的詩,詩人有感而發,次韻回詩,表達自己對山林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質樸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繁華的不屑。其突出特點是借物抒情,以苦錐為載體,展現自己的人生態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價值取向。
飛蓋橋邊月漾沙,順流東去即儂家。若為得共舟人語,轉過船頭向早霞。
高堂雙鬢已如絲,此日何堪更遠離。寬我百憂惟汝在,莫令思我在家時。
高樓朝日啟簾櫳,兩叔相望百步中。我不在家渠即父,莫令疏遠墜門風。
佳兒如玉眼如珠,臨別牽衣淚滿裾。愛惜護持勤教誨,書香一脈正關渠。
鄉鄰自昔有賢愚,小忿閒言悉棄除。惟有自修堪禦侮,親賢戒暴遠讒夫。
家人小過莫輕笞,渠在渠家亦是兒。賞罰有條知痛癢,自然親附不暌離。
門戶晨昏慎啟關,家庭內外切防閑。深更出飲清朝臥,此是人家百弊端。
木有根株水有源,祖先祠墓合親尊。豈徒追報崇彝典,亦要流傳教子孫。
海上成連去不回,
人間都道伯牙非。
知音縱有鐘期在,
一半琴心已化灰。
君谷熟田中,我蠶熟山顛。
熟時兩通易,豐歉情相連。
晝要秋日小,夜須秋月娟。
天解人愿從,我腹定果然。
惡復兇終事久知,
豈知圣斷不踰時。
小儒未嘆周南滯,
但喜逢人敢說詩。
流鶯百囀勸杯勤,百和花然百草薰。
拂水珠簾窗里合,西湖錦帆樹頭分。
人間凈土香蓮捧,世外芝田好鳥耘。
欲向輞川充縛帚,羨君猿鶴免移文。
引年便欲拂塵衣,促駕都門賦式微。
故里遙知三徑在,清時今見一人歸。
頻過石硤尋書院,閒到嚴灘上釣磯。
龜鶴山前春正好,滿川花柳映柴扉。
新霜一夜草如芟,
午酌臨軒雪點衫。
不怕夷門清著骨,
故教詩句聳巉巖。
當代推耆舊,如公能幾人。典刑唐閣老,風采漢廷臣。
直筆書青史,巍冠侍紫宸。壺公非不遇,猶未究經綸。
賈傅年方少,詞場屢策勛。賢關馳雋譽,仕路藹清芬。
德望三朝重,聲名四海聞。仙游向何許,地下亦修文。
珠幌春星和夢數。夢不分明,便上斑騅去。
芳草何曾遮得住。尊前便是天涯路。
不怨玉容成間阻。只怕春深,容易花遲暮。
分付謝橋西去水。斷紅珍重相思句。
臘節將過雪不飛,四郊人暫曝晴暉。
應龍久蟄雷收響,信爾叢壇合禱歸。
天意曾回一日風,肯令三白笑田公。
紛紛占繇知何準,南北陰陽訝許同。
愛惜含英玉一窠,露寒密暖底調和。
寄書黃耳休驚吠,香雪羅浮望較多。
居鄰遼水岸,牧野舊非田。
驕馬嘶風燒,奔狼駭獵煙。
君經沙漠地,我憶雪霜天。
羈旅憐同調,空齋計日還。
尖惻東風送峭寒。飛花亂點雪漫漫。
柳絲難展青青眼,春色窮如我一般。
剛獻歲,少追歡。梅花幾日不曾看。
也應怕上西樓望,滿目云山客路難。
意欲窮幽趣,聊為野外行。
遠煙難辨樹,斜日易催耕。
倚杖觀泉脈,穿林得鳥聲。
斷堤回首處,一帶暮山橫。
秣陵秋色自年年,
碧水紅闌映宛然。
堤上柳絲堤下舫,
縱無煙雨亦堪憐。
三十年前手自移,眼看一本作千枝。翠翹紅萼東墻下,幾為貧交入夢思。
蒼然五樹積煙霞,數里遙看是我家。后進只今千百輩,草堂誰識舊生涯。
潮紅香頰翠襟披,流落頻傷未遇時。廿載斷魂招不得,系情多賦八篇詩。
海棠西畔石榴東,的的寒花映晚空。舊跡漸淪忘不得,蒼苔翻恨落英紅。
窗西一陣綠云濃,眼見萌芽到拂空。成實不教霜后薦,只因多雨更多風。
紅杏初開錦作山,別來花實漸闌珊。春風似為人離別,還是春風不斷閒。
三月東園花壓闌,種花人去我來看。不須爛漫開千朵,惜取芳根伴歲寒。
百干相扶共一根,紛紛紅蟻綴枝繁。春風不用歌行葦,但遣封培付子孫。
鴨腳當年自一時,瓦盆雕砌影毰毸。黃封不遇頭綱使,爭得淩云百尺姿。
花發園亭記別離,憶花又過別離時。赤瑛盤上筠籠里,各自傷心各自知。
高架新梢綠刺檐,坐來幽意滿江南。不知華月清池上,誰共涼陰酌晚酣。
山崦移來玉一叢,竹林深映小桃紅。別來消息知何似,依舊無言對曉風。
畚土薶根旋作畦,數竿蕭瑟映疏籬。綠云涼月西窗晚,尋我林間舊刻詩。
兩叢高下映波紅,疏柳池邊落照中。無限江南搖落意,燕山幾日又西風。
不將幢節駐羊家,幾伴西樓坐月斜。零落瑤華應不恨,綠陰青子在窗紗。
一株秾烈破春寒,曾是劉郎刮眼看。今日前身誰復記,赤霞空煉九還丹。
神龍不畜蹄涔水,威鳳寧棲枳棘叢。試起橐駝論種樹,此公何得在盆中。
靈苗體性本清虛,風葉猶堪醉里書。危石幽闌畫樓畔,撩人歸思半因渠。
人言閏月厄黃楊,此語分明太激昂。得與?娑同晚歲,任他蕭艾過人長。
平原宅里看移根,百日高花不負恩。綸閣西頭見新月,分明清影近黃昏。
吳國春深試手栽,燕山秋晚報花開。靈椿老大無材段,奕葉芬芳為爾培。
似欲淩空且屈蟠,夾門雙影碧團團。油幢不合書生建,爭得薰風日倚闌。
屈葉回柯巧蔽虧,畫檐三面碧參差。琉璃隔坐非吾有,冰雪相看正爾期。
華頂虛傳十丈紅,方塘只在小橋東。天機云錦應無賴,爛漫西風夕照中。
綠嫩青酣井字畦,柳塘東畔竹林西。阿兒暴富人應妒,歲晚平添百甕齏。
儂家世業本耕農,遠客思鄉卻自儂。柳外平疇夜來夢,萬行新綠舞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