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舍人攜家歸江東覲省
二十青宮吏,成名似者稀。
承顏陸郎去,攜手謝娘歸。
夜月回孤燭,秋風試夾衣。
扁舟楚水上,來往速如飛。
二十青宮吏,成名似者稀。
承顏陸郎去,攜手謝娘歸。
夜月回孤燭,秋風試夾衣。
扁舟楚水上,來往速如飛。
你二十歲就成為青宮官吏,像你這樣年少成名的人實在稀少。你如同陸機般承歡父母膝下而去,還帶著妻子一同回歸。夜晚明月相伴,只有孤燭作陪,秋風起時試著穿上夾衣。你乘坐扁舟行駛在楚水之上,來往的速度快如飛一般。
青宮吏:太子東宮的屬官。
承顏:順承尊長的顏色,指侍奉父母。陸郎:指陸機,這里借指李舍人。
謝娘:原指謝道韞,后泛指才女,這里指李舍人的妻子。
夾衣:有里有面的雙層衣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李舍人年少成名,要攜家歸江東探望父母,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友人攜家歸鄉,突出李舍人年少成名的特點。語言流暢自然,在送別詩中以簡潔的筆觸展現出獨特韻味。
被發伊川事可悲,誤探虎穴豈非癡。
新聲誰賞焦馀木,舊局全翻劫后棋。
羅雀翟公賓客散,敝貂蘇季女郎欺。
變遷何止陵為谷,對面人心化九嶷。
凜然漢相萬人英,
勛德綏懷海宇清。
聞道茅峰獻新植,
松芽看到茯苓生。
一月分寧客,載訪涪翁居。
轉徑入幽邃,煙水開林于。
灣勢回明月,泱漭天曠如。
石壁裂斧劈,石棧盤空虛。
酌我雙井泉,臺上窺游魚。
遺址委榛莽,約略存階除。
豐碑不可讀,字剝苔蘚余。
野老指陳跡,一一為嗟吁。
先輩一抔土,楓葉吹蘧廬。
文章不可死,故宅無完區。
再拜想元祐,箬影清扶疏。
白楊枯蕭蕭,天籟生長噓。
天地俱無窮,無窮為一宅。
形運能不疲,神行乃無跡。
大年十二會,小年止于百。
有形無不壞,有發無不白。
若不悟其真,此生良可惜。
蒼蒼云樹滿關河,百戰中原涕淚多。
伊闕時通春草夢,平湖乍聽采菱歌。
天心厭亂亡熒惑,人意還家眷薜蘿。
八月潮來江海動,孤舟高臥有漁蓑。
溶溶聚散霎時間,
豈有根株在世凡。
料是從龍歸洞穴,
故應化作此巉巖。
那曾仙袂挹浮邱,
嶺海中間自在游。
咫尺閬風煙羃?,
暮云不隔小流求。
拜違山斗太匆匆,廿載韶光一夢中。曩列門墻沾化雨,今從京國仰宗風。
靈臺似竹猶虛直,豐采如霞仍醉紅。回憶垂青愧期許,未成一事已成翁。
造物于公若獨私,文名秀發九州知。仲宣慨賦依劉日,工部狂吟入蜀時。
畫有千叉儕道子,書無一字亞羲之。紀公歿后吾鄉士,如此才華更阿誰。
庭柏經霜色半黃,
暫安禪室意陽陽。
高懷洞見人間世,
鳧鶴紛紛自短長。
為愛清秋月,徘徊步水濱。
夜歸驚犬吠,錯認是生人。
雪山夜頹銀潢瀉,水勢行空若奔馬。琳宮一角枕山腰,珠瀑環觀宜在下。
云巒?窱開煙村,中有修竹藏寺門。寒山拾得不可見,一聲魚唄清心魂。
寺門恰對前山麓,崖磴層層互起伏。殷地春雷走甲兵,灑空夏雪飛羅縠。
側出都疑瓊樹懸,橫拖似避金松矗。萬丈奔馳界赤霞,千番灌溉滋黃獨。
君不見,仙掌側,匡廬旁,龍湫大小爭頡頏。建瓴之勢此為最,白龍首尾何昂藏。
興公作賦嘆奇絕,至今翰墨流馨香。
吁嗟乎!安得剡溪藤一紙,收拾青山入筆底。更譜怪松尺有咫,臥聽驚濤長隱幾。
東風無便到交南,草綠花香久自沾。為問曾經故園未,曉窗書草幾抽尖。
涉壑盤危趣亦佳,遠聆清瀨近看花。誰知又是春來日,蜂蝶紛紛亂水涯。
青苗欲秀野花開,蝶翅蛩聲遍草萊。自是天南霜雪斷,交人不識有春來。
蒼煙冉冉綠云堆,蝶亂蛩吟花自開。無柰天南斷霜雪,交人那識有春來。
瓶里春光如繡。
榆葉梅花秾茂。
妙色可人心,更有金丹延壽。
微漏。微漏。
特把名兒相湊。
光陰草草,世界花花,何處幽懷寫。數椽鴛瓦,霜華重、課子一燈初灺。機聲軋軋。只贏得、珠淚盈把。誰為憐、生計難拋,剪彩消長夜。
休說寒閨韻雅。甚天然工巧,奚辨真假。葉攢花亞。檀心苦、宛轉細薰蘭麝。并刀試乍。并不向、東風輕借。待賣來、深巷明朝,增洛陽聲價。
郁蔥佳氣龜食墨,霧閤云窗丹雘新。玉碗金杯有微玷,瑤林瓊樹無纖塵。
枕溪飽度國山日,橫海小乖朐水春。上古乾坤隨處有,素琴濁酒且關身。
云夢胸中吞八九,了無官事苦相關。廟堂曾引五星縷,巖壑今疏八節灘。
鳥織白云機杼闊,溪喧蒼石杵砧寒。東山難戀山中相,梅子枝頭正著酸。
朱甍碧瓦市廛遠,繞舍泉啼山復橫。勝處爭長渾仆妾,亂來有此幾公卿。
巳公茅屋實父子,裴氏午橋真弟兄。竟日倚欄天外眼,世間軒冕一毫輕。
春過木濃山轉翠,旱馀湍減石添痕。主人正自笏拄頰,客子底容裾撇門。
好鳥傍人窺野核,亂云釋嶠落芳尊。真成命駕輕千里,李杜文章得細論。
天然平遠染百幅,泚筆底須東絹傳。窗戶吐吞新日月,風煙出沒舊山川。
白公筑室地三一,楊子草玄文五千。筋力尚堪驅使在,異時重泛白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