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廣觀瀑
雪山夜頹銀潢瀉,水勢行空若奔馬。琳宮一角枕山腰,珠瀑環觀宜在下。
云巒?窱開煙村,中有修竹藏寺門。寒山拾得不可見,一聲魚唄清心魂。
寺門恰對前山麓,崖磴層層互起伏。殷地春雷走甲兵,灑空夏雪飛羅縠。
側出都疑瓊樹懸,橫拖似避金松矗。萬丈奔馳界赤霞,千番灌溉滋黃獨。
君不見,仙掌側,匡廬旁,龍湫大小爭頡頏。建瓴之勢此為最,白龍首尾何昂藏。
興公作賦嘆奇絕,至今翰墨流馨香。
吁嗟乎!安得剡溪藤一紙,收拾青山入筆底。更譜怪松尺有咫,臥聽驚濤長隱幾。
雪山夜頹銀潢瀉,水勢行空若奔馬。琳宮一角枕山腰,珠瀑環觀宜在下。
云巒?窱開煙村,中有修竹藏寺門。寒山拾得不可見,一聲魚唄清心魂。
寺門恰對前山麓,崖磴層層互起伏。殷地春雷走甲兵,灑空夏雪飛羅縠。
側出都疑瓊樹懸,橫拖似避金松矗。萬丈奔馳界赤霞,千番灌溉滋黃獨。
君不見,仙掌側,匡廬旁,龍湫大小爭頡頏。建瓴之勢此為最,白龍首尾何昂藏。
興公作賦嘆奇絕,至今翰墨流馨香。
吁嗟乎!安得剡溪藤一紙,收拾青山入筆底。更譜怪松尺有咫,臥聽驚濤長隱幾。
夜晚的雪山如銀河傾瀉而下,水勢在空中奔騰好似奔跑的駿馬。道觀一角枕靠在山腰,從下方觀賞珍珠般的瀑布正合適。云霧繚繞的山巒深處出現了煙霧籠罩的村莊,其中修長的竹子掩映著寺廟的門。像寒山、拾得那樣的高僧已不可見,一聲木魚誦經聲讓人心神清凈。寺廟門正好對著前面的山麓,山崖上的石磴層層起伏。瀑布聲如殷地春雷,似千軍萬馬奔騰,水珠灑向空中如夏天飛雪、羅縠飄飛。瀑布從側面涌出,讓人懷疑是瓊樹懸掛;橫向拖曳,好似避開金松矗立。瀑布萬丈奔騰,與赤霞分界,多次灌溉滋養著黃獨。你沒看到,在仙掌峰旁、廬山附近,大小龍湫瀑布爭相比美。這里的瀑布居高臨下的氣勢最為突出,如白龍首尾昂揚。孫綽作賦感嘆它的奇絕,至今文章仍散發著馨香。唉!怎樣才能得到一張剡溪藤紙,把青山美景都收入筆下。再畫幾尺怪松,臥著聽驚濤聲,長久地倚靠在幾案上。
銀潢:銀河,這里形容雪山融化的水流。
琳宮:道觀。
?窱(yǎo tiǎo):深遠的樣子。
寒山拾得:唐代兩位高僧。
魚唄:誦經聲,因誦經時敲擊木魚,故稱。
崖磴:山崖上的石臺階。
羅縠(hú):一種絲織品,這里形容瀑布濺起的水珠。
黃獨:一種植物。
仙掌:指仙掌峰。
匡廬:廬山。
龍湫:瀑布。
頡頏(xié háng):原指鳥上下飛,這里指瀑布爭勝。
建瓴(líng):高屋建瓴,形容地勢高、水流急。
興公:東晉文學家孫綽,曾作《游天臺山賦》。
剡溪藤:指剡溪所產的藤紙,是古代名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游覽下方廣觀瀑布時,被其壯觀景象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人們有更多機會游覽名山大川,詩人在欣賞自然美景中獲得創作靈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下方廣瀑布的奇景。其突出特點是描寫生動、氣勢磅礴,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展現瀑布之美。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和對自然的敏銳感知。
江上窮愁十日霖,搖搖孤憒結微音。
松高獨受寒風厄,鳳老甘當眾鳥侵。
睚眥一夫成世變,是非千載在公心。
言妖舌毒紛無紀,吞炭聊為豫子喑。
倚東城庭院數黃花,開落淺還深。想新來癯叟,舊游詞客,不怕霜零。一樣畫闌朱檻,一樣少年心。惟有歸來燕,初誤濃陰。
了了那回湖上,記泛舟側帽,移榻聯吟。恁暫教輕別,千里萬重云。許幾時再尋芳躅,展繭絲先賦好山林。安排就,錦韉風帽,華發從君。
廿載慚為父,因貧誤汝多。
艱危逼襁褓,樂育失菁莪。
冷壓三更線,饑劖九月柯。
憂勞天不報,命也嘆如何。
南人誰不頌芃苗,百里行春路未遙。
雁翅城開云尚漬,虎頭山出雨初消。
元戎小隊移輕舸,大海微風入短簫。
天為吾曹晴一日,江花林月好相招。
長安佳氣何蔥茜,層樓阿閣參差見。同云叆叇帝城頭,凜冽西風凝作霰。
穿簾入戶太輕狂,冒棟緣甍任撩亂。夢回蛺蝶晝蘧蘧,凍拆梨花飛片片。
梨花蛺蝶淡芳菲,點綴寒光上客衣。蹁躚天外霓裳舞,飄忽空中疋練飛。
萬戶夜疑金闕曙,千官寒照玉珂歸。但見朱門皆白屋,誰知粉署總黃扉。
倏忽冰輪掛疏樾,藍田萬頃清光發。瑤華直射玉毫寒,素質不隨蟾影沒。
五侯七貴競良宵,浮白呼盧歡未歇。走馬何來輕薄兒,瓊瑤踏碎章臺月。
章臺柳絮尚縈紆,謝女才情今在無。窮巷無人問車轍,深宮也自映金鋪。
何處才人能取酒,誰家少婦獨當壚。都將楚國陽春調,付與梁園子大夫。
胡然一別永分歧,野哭驚聞九九時。
豈信孤忠無祿食,祇存遺直有人思。
莆陽木萎鄉賢夢,燕市烏號客路輀。
拭袂酸心徒掛劍,知音何處問鐘期。
春漏促,金燼暗挑殘燭。一夜簾前風撼竹,夢魂相斷續。
有個嬌饒如玉,夜夜繡屏孤宿。閑抱琵琶尋舊曲,遠山眉黛綠。
竹城何檀欒,屬翠分雉堞。
王封盡四塹,同有歲寒節。
紅云煖壓草玄池,
宮燭傳榆夜更奇。
空掩沉香亭北恨,
玉環宿酒未醒時。
玄韻仙飆舞柜松,新詩清水出芙蓉。
丹梯不唾青城地,彩筆曾干紫閣峰。
濯錦江波舟汎汎,散花樓閣樹重重。
舊游回首金沙寺,幾度衣冠起暮鐘。
人人有個生緣,
且非東土與西天。
擊珊瑚樹枝枝好,
撒水銀珠顆顆圓。
詩筒聞說寄寒邊,
憶別今經十六年。
窖底雪深埋未了,
馀魂飛向玉簾泉。
南北高峰舊往還,芒鞋踏遍兩山間。近來卻被官身累,三過西湖不見山。
膏肓泉石痼煙霞,半世游山不著家。老入蒲團三昧定,坐看穿膝長蘆芽。
中秋月了又黃花,卯后新醅午后茶。別沒工夫譚不二,文殊休更問毗耶。
流年不利屢招風,
白虎青龍問吉兇。
覓得秦宮辟邪鏡,
從茲官運永亨通。
秋色浩無際,風露洗晴空。登臨江山勝處,樓倚最高峰。
好是夕陽低后,四野暮云齊斂,遮盡遠山重。城郭參差里,煙樹有無中。
坐間客,才論斗,氣如虹。揮毫萬字,舉雙白眼送飛鴻。
莫問梅仙丹灶,休覓山靈蕙帳,追憶采芝翁。便草凌云賦,歸奏大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