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旌詩
盛禮郊儀肅,純音帝樂清。
葳蕤飄翠羽,赫奕展華旌。
鳳邸光交覆,鸞旗色共明。
繽紛拂葩蓋,輝映雜緌纓。
且異文竿飾,非同翿舞名。
竹宮歌毖祀,雅曲播遺聲。
盛禮郊儀肅,純音帝樂清。
葳蕤飄翠羽,赫奕展華旌。
鳳邸光交覆,鸞旗色共明。
繽紛拂葩蓋,輝映雜緌纓。
且異文竿飾,非同翿舞名。
竹宮歌毖祀,雅曲播遺聲。
盛大的郊祀禮儀肅穆莊重,純凈的帝王音樂清越動聽。翠羽繁茂飄動,華麗的旗幟光彩奪目。鳳凰府邸光芒交相覆蓋,鸞旗顏色一同鮮亮。旗幟繽紛地拂過華美的車蓋,光彩輝映夾雜著冠上的垂飾。它不同于裝飾的文竿,也和翿舞之名不同。在竹宮中歌頌謹慎的祭祀,高雅的樂曲傳播著遺音。
郊儀:郊祀的禮儀。
純音:純凈的音樂。
葳蕤(wēi ruí):形容草木茂盛,這里指翠羽繁盛的樣子。
赫奕:光彩閃耀的樣子。
鳳邸:指帝王居住的地方。
葩蓋:華麗的車蓋。
緌(ruí)纓:冠上的垂飾。
文竿:有紋飾的竿子。
翿(dào)舞:古代舞者所執的羽舞。
竹宮:用竹建造的宮室,為祭祀之所。
毖祀:謹慎的祭祀。
此詩可能創作于皇家舉行郊祀等重大祭祀活動之時。在古代,祭祀是國家重要的禮儀活動,體現著對天地、祖先的敬畏。詩人或許是為了贊美祭祀活動的盛大莊嚴,以及彰顯皇家的威嚴和國家的繁榮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家祭祀禮儀。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描繪細致,生動展現祭祀場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祭祀文化和宮廷文學風格。
捲土重來未可知,
江山亦要偉人持。
成名豎子知多少,
海上誰來建義旗?
掛席向南征,風微細浪生。捲簾煙樹渺,何處棹歌聲。
舟行未泊岸,月色已徘徊。遠浦漁燈現,天涯暮色催。
散騎常侍辛,所聞誼至高。
揮手謝太常,報畫甚瓊瑤。
物極反必然,致至危是招。
宜乘茲大捷,歸命于天朝。
誠廉附繇夷,上壽享松喬。
冉閔亦自道,吾屬故晉髦。
迎驚都洛陽,分任州郡勞。
因勢可就功,名賢或易操。
隴西義不食,是身等秋毫。
至今想其風,使人意也消。
風力驅寒,云容呈瑞,曉來到處花飛。遍裝瓊樹,春意到南枝。便是漁蓑舊畫,綸竿重、橫玉低垂。今宵里,香閨邃館,幽賞事偏宜。
風流,金馬客,歌鬟醉擁,烏帽斜敧。問人間何處,鵬運天池。且共周郎按曲,音微誤、首已先回。同心事,丹山路穩,長伴彩鸞歸。
我讀淵明詩,不忍復去手。
休官四十一,不肯戀五斗。
二十三霜秋,籬下作重九。
朝亦一杯酒,暮亦一杯酒。
南北幾蛙紫,能爾一醉否。
義熙所以立,寄奴幸而偶。
牧野誅獨夫,夷齊尚弗取。
竊評首陽山,乃后有五柳。
隴上流泉隴下分,
目隨征雁過寒云。
人生適意無南北,
莫向陽臺夢使君。
軒軒摩空翮,忽入堂楹內。四壁黯光晶,蕭瑟若野外。
委形是何年,畫師阿爾粺。茍非大匠手,筆力何超邁。
至今天風入,如聞解旋帶。金眸左右動,輝練光碎。
亦知邊秋至,毛骨癢生疥。燕雀聲啾啾,懼其轉晴快。
聳身欲著人,座客悄懷退。猛氣莽崢嶸,颯與云霄會。
恭惟丹山鳥,大圣自仁愛。綿邈煙霧際,不乏梟獍輩。
何由厲霜飆,摶擊清草昧。顧眄粉墨姿,陡覺雄心在。
斂翮難飛騰,中懷空抑憶。
東方客難漫恢奇,飽食而嬉遣歲時。
醒眼卻看能醉好,冬花不怨得春遲。
團沙縱跡真無定,飲水情懷各自知。
失笑五陵裘馬客,青熒鐙火到論詩。
見說湖山勝,亭虛客未歸。
空懷放鶴處,尚想釣魚磯。
天際孤帆小,云中清磬微。
何當返蘭棹,一制薜蘿衣。
落雁沙邊艇子斜,
分明清夢上三巴。
眼明一點炊煙起,
不是漁家即酒家。
少年挾策上金鑾,三拜郎官鬢未斑。
不說知音在霄漢,但知投老向云山。
柳絲陰里陶潛樂,花錦香中潘岳閑。
逝者不堪人事異,洪崖亭下水潺潺。
九天百萬來雄貔,黃金詔下飛龍墀。
雷轟電掣草澤震,旌旗閃閃搖赤螭。
妖魔聞風盡潛窟,耿耿欃槍頓看沒。
彎弧時落云中雕,寶劍凌霜常逸發。
忽驚極澗飲垂虹,殺氣赫赫摩層穹。
不戰屈人兵法奇,群丑那得逃術中。
阿香飛車騰赤電,千古人傳青海箭。
天廚殽美內醞良,將軍醉下含元殿。
來者勿拒去勿追,邊疆金鐵皆閑陴。
綱紀修明儲蓄廣,王者之守在四夷。
虎皮多少包戈鎩,丈夫事業史編載。
君圣臣賢世道昌,會見名王皆款塞。
衡門絕塵鞅,隱幾面青山。兀坐非南郭,冥心萬象間。
玉笈朝朝啟,瑯函夜夜開。甘泉多侍從,應薦子云才。
為愛花時好,遙林載酒過。曉鶯啼不徹,芳緒坐來多。
銀浦流云凈,清輝獨映君。夜來風露冷,仙樂下方聞。
云生青幾上,泉落素屏間。若個堪招隱,何須更買山。
權掛垢衣云是佛,
釋迦也似偷空賊。
忽然捉敗不相饒,
丹霞火里純金色。
依舊青云在眼前,重來自愧發華顛。山靈識我還迎我,闊別剛剛四十年。
活水新苗插滿田,方圓如鏡綠如煙。天然景色憑誰畫,付與詩人王輞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