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鷹
軒軒摩空翮,忽入堂楹內。四壁黯光晶,蕭瑟若野外。
委形是何年,畫師阿爾粺。茍非大匠手,筆力何超邁。
至今天風入,如聞解旋帶。金眸左右動,輝練光碎。
亦知邊秋至,毛骨癢生疥。燕雀聲啾啾,懼其轉晴快。
聳身欲著人,座客悄懷退。猛氣莽崢嶸,颯與云霄會。
恭惟丹山鳥,大圣自仁愛。綿邈煙霧際,不乏梟獍輩。
何由厲霜飆,摶擊清草昧。顧眄粉墨姿,陡覺雄心在。
斂翮難飛騰,中懷空抑憶。
軒軒摩空翮,忽入堂楹內。四壁黯光晶,蕭瑟若野外。
委形是何年,畫師阿爾粺。茍非大匠手,筆力何超邁。
至今天風入,如聞解旋帶。金眸左右動,輝練光碎。
亦知邊秋至,毛骨癢生疥。燕雀聲啾啾,懼其轉晴快。
聳身欲著人,座客悄懷退。猛氣莽崢嶸,颯與云霄會。
恭惟丹山鳥,大圣自仁愛。綿邈煙霧際,不乏梟獍輩。
何由厲霜飆,摶擊清草昧。顧眄粉墨姿,陡覺雄心在。
斂翮難飛騰,中懷空抑憶。
雄鷹展翅高高飛起似乎要直上云霄,忽然間它仿佛飛進了廳堂之內。四周墻壁頓時黯淡,光線變得晶亮,室內變得蕭瑟如同野外一般。這只鷹畫成于哪一年,畫師名叫阿爾粺。若不是技藝高超的大師,筆力怎會如此超凡脫俗。至今仿佛有天風灌入,好像能聽到解開束帶的聲音。它金色的眼眸左右轉動,光芒如練破碎閃爍。也知道邊塞的秋天已至,鷹身上的毛癢得像生了疥癬。燕雀啾啾鳴叫,害怕它轉眼就迅猛出擊。它聳起身子好像要撲向人,座中的客人悄悄心懷畏懼而后退。它的猛氣蓬勃崢嶸,颯爽英姿仿佛與云霄相會。恭敬地想到丹山的鳳凰,大圣之人自然心懷仁愛。但在那遙遠的煙霧之中,不乏像梟獍一樣的惡人。怎樣才能讓它如霜風般凌厲,搏擊清除世間的污濁。看著這粉墨畫成的鷹姿,頓時覺得雄心頓起。可它收斂著翅膀難以飛騰,心中空有抑郁和遺憾。
軒軒:高飛的樣子。摩空翮(hé):接近天空的翅膀。
堂楹:廳堂。
黯光晶:使光線變得黯淡晶亮。
委形:指畫成鷹的形象。阿爾粺:畫師名字。
大匠:技藝高超的工匠,這里指杰出的畫師。
解旋帶:解開束帶,形容鷹要展翅飛翔。
輝(huī):光芒。練光:如白練般的光芒。
邊秋:邊塞的秋天。
生疥:形容鷹毛癢難耐,有出擊之意。
啾啾:形容燕雀的叫聲。
聳身:聳起身子。
莽崢嶸:蓬勃崢嶸。
丹山鳥:指鳳凰,象征祥瑞、仁愛。
梟獍(xiāo jìng):兩種惡鳥,比喻惡人。
厲霜飆:像霜風一樣凌厲。
摶擊:搏擊。草昧:指世間的污濁。
顧眄(miǎn):看。
斂翮:收斂翅膀。
抑憶:抑郁遺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邪惡勢力,詩人看到畫師所畫的雄鷹,借鷹的形象來表達自己對正義的渴望和對邪惡的批判,同時也可能反映出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畫鷹抒發情感,突出特點是對鷹的描寫生動形象,氣勢雄渾。它展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借物抒情的創作風格。
擇地求芻兩得宜,欣看茁壯望蕃孳。薰風永晝蓑堪枕,殘日荒村笛任吹。海上平津封已晚,窖中屬國節空奇。長原淺草清流繞,倒跨徐歸信犢兒。
云藏山色水連空,樓閣參差一望中。重作書臺繼前跡,幾回池上想遺風。
兵氣嚴城滿,南園且一來。流紅秋在水,遲月夜低臺。徑仄欲何往,禽驚還自回。所思眇不見,徙倚生微哀。
虛齋要使暑天寒,移得扶疏愜靜觀。不但好風生殿角,已應春筍斗春闌。綠竹叢邊筑小塘,泉來何處已洸洸。未涵北戶星辰影,斗覺南風藻荇香。不瞻犀柄動經旬,忽報巾車獨輾春。曾作天津歌酒伴,此間誰是識花人。春事已驚飛柳絮,香醪何日釀松脂。要平萬點風前恨,莫遣千鐘醒后知。東風不放兩般春,只系胸懷故與新。為問漆園蝴蝶夢,何如沂水舞雩人。
天表危樓控瀑泉,我來初月照峰巔。披襟陟磴流云處,度曲揮杯咽溜邊。石勢橋聯千尺蝀,象林墟合萬家煙。臥龍不出堪高枕,其奈滔滔有巨川。
曾提彩筆上公車,國士名高眾不如。江上結茅青史在,山中全節白頭初。三閭不忘庚寅日,五柳多傳甲子書。相勸一杯重九后,澤蘭籬菊稱幽居。
省愆切誡易談戎,怨慕嗷嗷北塞鴻。括母思深叨弗坐,徐生心亂系難通。瞻云依梓暌南服,寄帛傳音阻北風。孝治首關明主意,寧令一物外春融。
武帝昭陽殿影沉,承恩飛燕賤南金。可憐飛燕無顏色,不向仙源洞里尋。
雨余落日滿臨安,病況逢君得暫寬。抱玉已經三獻后,還家又值一春殘。時違自覺君恩遠,客久方知世路難。國事于今用長劍,鏡中綠發未須看。
鬢以從衰白,年華荏苒過。舊知愁畔長,今信客中多。青鏡翻銷綠,芳春不上和。唯馀壯心在,看劍意如何。
高齋日抱白云眠,竹籟松濤落枕邊。贏得樟岡當屋角,雖貧不廢買山錢。
寒宵挨暖瘦身材,情語丁寧有百回。更倩檀郎語端的,可君心處為何來。
我懷范希文,功名滿宋室。清篇出警語,切寓經濟術。落落江湖心,惕惕廟堂日。緬邈數百年,志士有執轍。予也寒餓姿,蚤歲濫甄拔。仰公北斗標,箕尾詎恍惚。駑駘怯長途,明時抱衰疾。塵纓罥神武,俯首委蓬蓽。偶營一畝園,蕪亭榜拙逸。秋林露遠山,幾案紛散帙。農圃盡賓友,經旬廢巾櫛。于焉奉遺訓,幽悰晏蕭瑟。
人爭漢口渡,日落陽臺坂。鼓吹隔岸聞,樓觀排云見。
山繞溪潭碧澗開,人言中有讀書堂。仲堪出處君休問,且對溪山酒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