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伯見招觀雪因同貴溪尉曹登鄰寺之經樓且云晨起境物殊勝再用林字作詩蕃亦次韻
籃輿軋軋度成陰,鷺起沖波鵲噪林。
當子倚闌成句警,政余擁褐坐簷深。
裴回更盡高樓覽,空闊思收遠壑音。
笑謝主人能命酒,不然寒甚不能吟。
籃輿軋軋度成陰,鷺起沖波鵲噪林。
當子倚闌成句警,政余擁褐坐簷深。
裴回更盡高樓覽,空闊思收遠壑音。
笑謝主人能命酒,不然寒甚不能吟。
乘坐著竹轎,軋軋作響地穿過成蔭的樹林,白鷺驚起沖過水波,喜鵲在樹林中喧鬧。你靠著欄桿吟出精妙的詩句,我政務之余披著粗布衣服坐在屋檐深處。徘徊著在高樓上盡情眺望,空曠遼遠中收聚遠處溝壑的聲音。笑著感謝主人安排美酒,不然寒冷至極無法吟詩。
籃輿:竹轎。軋軋:形容竹轎行走時發出的聲音。
警:精妙。
政余:政務之余。擁褐:披著粗布衣服。簷:同“檐”。
裴回:同“徘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可知,友人在伯邀請詩人觀雪,他們一同登上鄰寺經樓,詩人被晨起的美景所觸動,在友人作詩后次韻和詩。當時可能處于閑暇時光,詩人在政務之余與友人相聚賞景吟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友人觀雪吟詩的雅事。其特點是寫景生動,將自然之景與人物活動相結合,體現出文人的閑適情趣。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片段和創作風貌。
濃綠潑雨洗,森森竹千個。
亭亭立荷葉,萬碧含露唾。
四圍垂柳枝,隨風任顛簸。
中有屋數椽,周遭不為大。
羅山峙其西,豐湖繞其左。
關門不見山,鑿穴疊石作。
前檐鄉?稏,后屋旋水磨。
扶筇朝看花,入夜不一坐。
亭午垂湘簾,倦便枕書臥。
偕婦說家常,呼兒問書課。
敲門剝啄聲,時有老農過。
君看此屋中,非他正是我。
行移家具來,坐待鄰里賀。
城郭三年別,門墻一慟深。
池荷還炫日,堤柳尚成陰。
游從齋房減,埃塵講幄侵。
黯然值諸子,相對忽沾襟。
圣賢經典素心珍,
詎肯輕拋借與人。
未必眼前無季布,
只因去后有儀秦。
無寐復無寐,自知仍自知。
少狂今始悔,宿疾尚堪醫。
雪水消殘酒,燈花送好詩。
元龍湖海氣,老矣復何施。
北出長城古塞邊,荒松落日少人煙。隔河又是河西地,過得敦煌是酒泉。
荒原人家今少存,好田俱是官軍屯。前山遙見黑城子,渴飲不知河水渾。
應念路傍憔悴翼,昔年喬木幸同遷。
天地有此山,植此毛竹久。
我本山中人,清風振千古。
梅子黃時雨未停,論筐分餉再丁寧。人間別有酸心處,浸透曹公醋一瓶。
微糝晶鹽味更多,儒酸也備席珍羅。調羹至竟無他術,鼎鼐功成一味和。
空山萬幽木,彈以終日風。
無弦自秋曲,奏滿天地中。
愛之以心靈,聽之以耳聰。
道人抱琴來,此意不可通。
屈指燕臺被發時,調高長惜和人誰。何人不誦陽春句,只有君身那得知。
星河蕭瑟瀉瓊泉,雪嶺嵯峨刺九天。不道鐘期身尚在,轉翻山水伯牙弦。
東去名山是岱宗,千秋長聳碧芙蓉。誰能拄杖天門里,細數璚樓十二重。
雪樓高傍?湖濆,消渴頻年臥白云。問得兒駒留草在,教人翻恨卓文君。
若問陵陽剖后名,雙懸皎月照咸京。不然仍隱荊山去,看即須償十五城。
珊瑚七尺射吳天,十萬驪珠顆顆圓。解道人間饒異寶,老夫親自見沈淵。
與君當日共三馀,毫腐囊收定不如。一字雕成真玉葉,千秋忽發冢中書。
柴門卻掃自無塵,吟憶君詩靜憶身。縱有馀年那足羨,白頭誰是守玄人。
江南多海味,異品四時有。
秋風紫蟹肥,呼朋酌新酒。
象邑推三俊,靈光賴此賢。
老成俄已矣,遠邇為潸然。
孝敬心何極,公平錄尚傳。
佳城隔風浪,忍賦薤歌篇。
春晚山花各靜芳,
從教紅紫送韶光。
忍冬清馥薔薇釅,
薰滿千村萬落香。
聞道和熊阿母賢,翻來選勝斷橋邊。
亭亭古樹流疏月,漾漾輕裊泛碧煙。
且自獨居揚子宅,任他遙指米家船。
高風還憶浮梅檻,短燭長吟理舊氈。
臥病君歸去,紗窗日易西。
秋高云影靜,霜壓菊花低。
伏枕無書至,空庭有鳥啼。
啾啾復唧唧,自似惜雙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