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舖嶺
登山自不惡,飛雪況相仍。
照映慙非璧,攀援笑引繩。
向來聞矻矻,今日上層層。
可但長安道,騎馿覓句能。
登山自不惡,飛雪況相仍。
照映慙非璧,攀援笑引繩。
向來聞矻矻,今日上層層。
可但長安道,騎馿覓句能。
登山本就不是壞事,何況又有紛飛的雪花相伴。雪光映照,自愧不如美玉般皎潔,攀登時笑著拉著繩索。之前就聽聞山路艱難,今日親身登上層層山嶺。豈止是在長安道上,騎驢也能覓得詩句。
惡:不好。
相仍:相繼,連續不斷。
慙:同“慚”,慚愧。璧:美玉。
矻矻(kū kū):勤勞不懈的樣子,這里形容山路難行。
可但:豈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登山途中,遭遇風雪,在艱難攀登中有感而發,記錄下此次登山的經歷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登山的艱難與詩人的樂觀態度,突出創作靈感可源于生活各處。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生動記錄了詩人的一次經歷和心境。
先生教子作通儒,詩禮親闈伯鯉趨。
亭構義方名昔著,詔頒封爵語今符。
榮因慈孝家聲振,默契絲綸寵數殊。
善慶誰能肩懿躅,賢哉奮達美相須。
閶闔重門啟,飛簾別館深。
歊蒸全已卻,雅興可能任。
云起汾河詠,旌搖楚國心。
過簫添爽籟,拂野蕩層陰。
夕勁淮陽桂,晨凄越鄂衾。
登高從落帽,安寢任吹襟。
珠網疏難掩,銅鑄冷易侵。
急翻池上葉,遙送月前砧。
舞袖更回態,歌梁極緒音。
最憐雕鶚意,瞬息度千岑。
紉蘭為佩桂為舟,北渚云飛發櫂謳。
已有萬絲能結怨,不須千蓋強障羞。
金隄勃窣誰同上,翠帟繽紛客自留。
欲選浣紗傾敵國,越王更起近江樓。
巖扉開早涼,谷鳥紛遠翔。
花氣濕幽徑,磬聲清上方。
云生松澗底,泉落蘚池傍。
我有遺榮意,移時坐石床。
蘚暈莎叢古石房,寺和松竹背秋岡。
騷吟未斷云生褐,梵偈重開月照香。
五老舊游應悄默,六朝閑事肯悲涼。
西州獨客心搖甚,抹碧江天鳥一行。
古寺有遠名,欲游先夢生。
飛猿澗底嘯,靈鳥云間鳴。
影密樓臺眾,香繁草樹榮。
何年照佛火,燦燦長光明。
開緘試雨前,須汲遠山泉。
自遶風爐立,誰聽石碾眠。
輕微緣入麝,猛沸卻如蟬。
羅細烹還好,鐺新味更全。
花隨僧箸破,云逐客甌圓。
痛惜藏書篋,堅留待雪天。
睡醒思滿啜,吟困憶重煎。
祇此消塵慮,何須作酒仙。
天竺山深桂子丹,白猿啼在白云間。
死生不出千門事,坐臥無如一室閑。
誰伴錫痕過寂歷,自憑茶色對孱顏。
忘機亦有龐居士,園井蕭疏病掩關。
金錫鏘然款蠹關,云膏濃渚對跳巒。
清如霜月三五夕,瘦似煙篁一兩竿。
舊社久拋魂夢破,近詩才舉骨毛寒。
池軒夜靜且留宿,往往自將秋籟彈。
卿靄重重復璧門,獨揮鴻筆坐西垣。
誠明自有中和氣,潤色還多郁穆言。
內苑朱櫻兼酪賜,前階紅藥任風翻。
紫絲新履徊翔地,應笑東方避世喧。
垂成歸不得,危坐對滄浪。
病葉驚秋色,殘蟬怕夕陽。
可堪疏舊計,寧復更剛腸。
的的孤峰意,深宵一夢狂。
載陽臨仲序,初吉協嘉名。
國授民時正,天資植物榮。
草薰翔澤雉,風暖度林鶑。
堯思存稽古,洋洋播頌聲。
彼美秋江上,塵埃恥托根。
笑傾行雨國,香返夢蘭魂。
蛺蝶無媒妁,鴛鴦見子孫。
徧窺思兩槳,深鎖憶重門。
怯徇風波性,慚留月露痕。
枉將金試步,千古怨東昏。
青門祖帳曙煙微,片席乘流鳥共飛。
曲岸馬嘶風裊裊,短亭人散柳依依。
灞陵目斷猶回望,楚水魂銷為送歸。
祇自河梁傳怨曲,洛塵千古化征衣。
治民因得道,浮世學應難。
自是神仙骨,非干龍虎丹。
松篁排洞罅,樓閣倚云端。
此日朝真去,慚為五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