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和章同年元榮鄧教授友龍微字韻 其一
愚魯何妨與俗違,夷途方始識心歸。
源源自是淵泉出,杲杲寧關庭燎輝。
莫向天涯尋墨客,須知海內有公非。
一杯何得如前日,竹杖芒鞋語翠微。
愚魯何妨與俗違,夷途方始識心歸。
源源自是淵泉出,杲杲寧關庭燎輝。
莫向天涯尋墨客,須知海內有公非。
一杯何得如前日,竹杖芒鞋語翠微。
愚笨魯莽又何妨與世俗相違背,走上平坦大道才開始明白心靈的歸宿。源頭的水自然是從深泉中流出,明亮的光怎會與庭中火炬的光輝有關。不要到天涯海角去尋找文人墨客,要知道天下自有公正的是非評判。一杯酒怎比得上從前,拄著竹杖、穿著芒鞋在青山中交談。
鄂渚:地名。章同年元榮、鄧教授友龍:人名。微字韻:按“微”字所屬韻部來押韻。
愚魯:愚笨魯莽。夷途:平坦的道路。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淵泉:深泉。
杲杲:明亮的樣子。庭燎: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
公非:公正的是非。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了一些世事之后,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在鄂渚與友人唱和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世俗的觀念和風氣,詩人對此有所不滿,從而借詩表達自己的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堅守自我、追求本真和公正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卻富有哲理,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現出詩人超脫的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思想和情感。
可笑寒山道,而無車馬蹤。
聯谿難記曲,疊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風一樣松。
此時迷徑處,形問影何從。
卜擇幽居地,天臺更莫言。
猨啼谿霧冷,岳色草門連。
折葉覆松室,開池引澗泉。
已甘休萬事,采蕨度殘年。
男兒大丈夫,作事莫莽鹵。
勁挺鐵石心,直取菩提路。
邪路不用行,行之枉辛苦。
不要求佛果,識取心王主。
蹭蹬諸貧士,饑寒成至極。
閑居好作詩,札札用心力。
賤他言孰采,勸君休嘆息。
題安糊{麥幷}上,乞狗也不吃。
富兒多鞅掌,觸事難祇承。
倉米已赫赤,不貸人斗升。
轉懷鉤距意,買絹先揀綾。
若至臨終日,吊客有蒼蠅。
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偕。
頭頭非取舍,處處勿張乖。
朱紫誰為號,青山絕點埃。
神通幷妙用,運水及搬柴。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
谿長石磊磊,澗闊草蒙蒙。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
誰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家住綠巖下,庭蕪更不芟。
新藤垂繚繞,古石豎巉巖。
山果獼猴摘,池魚白鷺銜。
仙書一兩卷,樹下讀喃喃。
柱史靜開筵,所思何地偏。
故人為縣吏,五老遠峰前。
賓榻寒侵樹,公庭夜落泉。
會當隨假務,一就白云禪。
豬吃死人肉,人吃死豬腸。
豬不嫌人臭,人反道豬香。
豬死拋水內,人死掘土藏。
彼此莫相噉,蓮花生沸湯。
益者益其精,可名為有益。
易者易其形,是名之有易。
能益復能易,當得上仙籍。
無益復無易,終不免死厄。
吾家好隱淪,居處絕囂塵。
踐草成三徑,瞻云作四鄰。
助歌聲有鳥,問法語無人。
今日娑婆樹,幾年為一春。
欲識生死譬,且將冰水比。
水結即成冰,冰消返成水。
已死必應生,出生還復死。
冰水不相傷,生死還雙美。
閑居作賦幾年愁,王屋山前是舊游。
詩詠東西千嶂亂,馬隨南北一泉流。
曾陪雨夜同歡席,別后花時獨上樓。
忽喜扣門傳語至,為憐鄰巷小房幽。
相如琴罷朱弦斷,雙燕巢分白露秋。
莫倦蓬門時一訪,每春忙在曲江頭。
六極常嬰困,九維徒自論。
有才遺草澤,無藝閉蓬門。
日上巖猶暗,煙消谷尚昏。
其中長者子,個個總無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