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百三首 二十八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
谿長石磊磊,澗闊草蒙蒙。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
誰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
谿長石磊磊,澗闊草蒙蒙。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
誰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我攀登在這寒山上的道路,這寒山路似乎沒有盡頭。溪水很長,溪中石頭眾多;山澗寬闊,山草茂密迷茫。苔蘚濕滑并非因為下雨,松濤作響也不借助風力。誰能夠超脫塵世的牽累,與我一起坐在白云之中呢。
登陟:攀登。
窮:盡頭。
谿:同“溪”。
磊磊:石頭眾多的樣子。
蒙蒙:形容草茂盛的樣子。
非關:不是因為。
不假:不借助。
世累:塵世的牽累。
寒山是唐代詩僧,長期隱居于天臺山寒巖。他的詩多寫山林隱逸之趣和對人生的思考。此詩創作背景應是他在山中隱居時,被山林清幽之景所感,從而抒發自己超脫塵世的愿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超脫塵世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清幽之景寄寓出世之情。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唐代山林詩的特色,對后世追求自然、超脫的詩歌創作有一定影響。
秋濤初過靜魚龍,
海納斜陽萬頃紅。
待向焦山留夕月,
一帆猶記掛西風。
東風飄花誰共惜,
暑雨馥蓮不忺摘。
雕欄倚露月千里,
銅鋪鎖寒雪一尺。
終年漢漏滴四時,
屈指三百六十日。
遠山蹙斷懶涂抹,
怕開妝鏡鸞舞只。
怨淚闌干落離宮,
纖玉彈珠香風濕。
夢回想像巫山云,
檐鵲似傳天上音。
便教粉黛近君側,
未卜膠漆投君心。
豈不聞東宮婕妤作歌悲團扇,
又不聞長門阿嬌買賦捐黃金。
木落風高畫角哀,霜濃野闊一登臺。
云旗天轉桑乾出,日馭煙橫碣石開。
黑水遐封思禹跡,金方借箸失邊才。
漢家養士恩如海,誰伏青蒲請劍來。
翛然一榻此青丘,
臥起三年只小樓。
山色愁看霜葉曉,
簫聲空度鳳城秋。
武陵避世何知漢,
荊土依人不為劉。
最喜一星占處士,
丹陽郭是古南州。
三個因何各自強,
競誇己德掩他長。
冥冥風雨茆堂閉,
至竟誰先報曉光。
只怪諸君會事頻
傳經人要出親民
請看贈處皆真意
莫道今人非古人
詩酒西園集上才,
道南諸阮喜追陪。
清風自入芝蘭室,
明月來窺竹葉杯。
消受溪山幽興發,
掃除塵俗雅懷開。
商量今日須酣暢,
莫管東方曙色催。
年來蹤跡太東西,
歸臥高樓思轉悽。
睡醒五更聞百舌,
朝朝都在一枝啼。
乘風自南來,踏月復北去。仙云不可攀,相思殢煙樹。
老范意殷勤,停驂且小住。借問山中人,結廬在何處。
一枕蟲聲夢斷余,游蹤落魄意踟躇。
路通海甸魚鹽賤,秋入江關草木疏。
遠影樓頭鐙上后,新涼篷背雨來初。
不嫌囊罄村醪薄,萬事于今費破除。
烏衣瘦損來時影,天涯艷游應遍。玉樹荒煙,金陵剩粉,惆悵舞裙歌扇。閑拋翠剪。吊六代斜陽,故侯宮苑。冷入江南,一襟疏雨暮愁遠。
匆匆芳事易了,早梧桐墜葉,風露催晚。草信霜前,楊花夢里,涼煞綺羅深院。紅絲待餞。算客久思歸,幕巢棲倦。落盡香泥,月殘簾未卷。
嚴飆吹雪滿西山,
原野蒼茫積素間。
鉦鼓一軍勞挽粟,
風沙十月憶當關。
重闉日落銅符出,
大漠云驅塞馬還。
驃騎貳師俱寂寞,
短衣擬綴羽林班。
不長凡花不長松,
山藏月影紫云中。
巨靈巧鑿如規玉,
借與神仙上桂宮。
平生幾兩謝公屐,愛山愛水真成癖。
集云峰在指顧間,年來抗塵乃絕跡。
西風從臾作意登,佛境未入心境清。
九秋顥氣接嵐氣,五里松聲答泉聲。
招提金碧壓深窈,鐘鼓四時遞昏曉。
梵音獨許山鳥聽,禪夢不驚胡蝶繞。
土腴露飽蔬筍鮮,一粥一飯天上僧。
伊蒲供罷日卓午,浮空半是烹茶煙。
四藤欲知閣中味,萬字欲參堂上意。
請將此事且姑置,坐看山雨濯晚翠。
下瀨驚船駛,揮麈恐尊空。誰吹尺八寥亮,嚼徵更含宮。坐愛金波瀲滟,影落蒲萄漲綠,夜漏盡移銅。回棹攜紅袖,一水帶香濃。
坐中客,馳雋辯,語無同。青鞋黃帽,此樂誰肯換千鐘。巖壑從來無主,風月故應長在,賞不待先容。羽化尋煙客,家有左仙翁。勝友欣傾蓋,羈宦懶書空。愛君筆力清壯,名已在蟾宮。蕭散英姿直上,自有練裙葛帔,豈待半通銅。長短作新語,墨紙似鴉濃。山吐月,溪泛艇,率君同。吾儕轟飲文字,樂不在歌鐘。今夜長風萬里,且倩泓澄浩蕩,一為洗塵容。世上閑榮辱,都付塞邊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