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祀樂章 送神宮架奏圜鐘宮誠安之曲一成
奕奕宗祀,煌煌禮文。
高靈下墮,精意升聞。
熙事既畢,忽乘青云。
敢拜明況,永清世氛。
奕奕宗祀,煌煌禮文。
高靈下墮,精意升聞。
熙事既畢,忽乘青云。
敢拜明況,永清世氛。
莊嚴盛大的宗廟祭祀,禮儀典章光彩輝煌。崇高神靈降臨,誠心敬意上達天庭。祭祀之事已完成,神靈忽然乘青云而去。斗膽拜謝神明的眷顧,愿永遠清除世間的災禍。
奕奕:形容盛大、莊嚴。
宗祀:祭祀祖宗。
煌煌:光彩鮮明的樣子。
高靈:指神靈。
精意:誠心、誠意。
熙事:吉祥之事,這里指祭祀之事。
明況:神明的眷顧。
世氛:世間的災禍、不祥之氣。
郊祀是古代在郊外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儀式,此詩作為郊祀樂章,用于祭祀結束時送神環節。古代統治者重視郊祀,以祈求神靈庇佑、國家太平,該詩創作于舉行郊祀活動之時,體現當時人們對神靈的尊崇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神靈并祈求太平。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儀式感強。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古代祭祀文化和樂章文學的重要資料,反映當時的宗教信仰和社會文化。
重到田園草木零,鬢毛蕭颯白綸巾。
謾夸孺子能分肉,堪笑書生尚負薪。
靜與禽魚何物我,懶因雞黍記晡晨。
東籬已有黃金蕊,只欠白衣送酒人。
正色當官取悔尤,清時無告獨包羞。
獄中劍氣猶盤鬰,火里琴材未見收。
自古圣賢由直道,遭時誣毀亦幽囚。
愿持仁義為篙檝,敏手中流救覆舟。
山郭五里余,氣象忽異色。蛟龍嘗此蟠,潭水至今黑。
變化驗莫窮,白晝起霹靂。山形抱江來,怪石莫傾側。
有寺出其間,戶牖立丹壁。微云垂鑒中,彩色畫不得。
小閣才數弓,吐納半江碧。日光涵游魚,到底如不隔。
老竹風蕭蕭,長根擘青石。送聲寄哀弦,往往動魂魄。
載酒同遨游,逢奇得搜索。形體相與忘,山林信吾適。
乃知人世間,舍上固怵迫。
郡僻山更遠,塵喧與世違。
水橫觀雁度,天靜見龍歸。
落葉霜凝樹,思親淚濕衣。
西風怕回首,不忍白雪飛。
新晴特地入煙霞,道并南山轉更賒。
幽磬過鄰溪口寺,眾雞鳴午野人家。
洞深隨溜先如雨,石古籠藤亂放花。
潘岳小園猶作賦,輕軒選勝樂無涯。
去著登山屐,夢歸清霅門。
親嘗霜后橘,思侑府中樽。
為問林間路,曾過水畔村。
人言封境近,往往被公恩。
何事名郎出計臺,鐘陵都會久須才。
江山不是人間有,旗鼓初從日下來。
列郡五符歸總制,故鄉三組少徘徊。
勿嗟南國多懷感,寶氣還應徹斗魁。
故國逢君慰喜偏,清宵行醼重留連。
山樓上火人初合,天漢無云月自圓。
樂色時聞花院里,春風都在酒旗邊。
莫辭徹曉須沈醉,后會還應不計年。
翼舒層構倚云霞,日下無雙處士家。
千疊靈山橫琬琰,八分宸筆動龍蛇。
趨庭素業皆黃卷,揭版新詩半碧紗。
我倦迷津欲歸老,頼君曾為指仙槎。
太平無事日,藩服盡賓門。
九奏張新樂,千官奉至尊。
光華逢舜旦,賡載誦堯言。
在沼祥麟萃,來庭彩鳳翻。
需云和氣應,寶獸異香噴。
下列容霑醉,何從報主恩。
無人到窮巷,長日守閑居。
宿火惟烘藥,新晴還曬書。
鄰翁伴村酒,稚子課園蔬。
門外蒿萊地,泥深不用鋤。
鳳口銜書出九重,帝王親賜紫泥封。
神光下燭將飛劍,真賞重鳴既啞鐘。
砥礪若為酬睿睠,驅馳何敢嘆塵蹤。
仙翁更借提攜力,竹杖由來解化龍。
寶刀切石如春泥,雕剜成器青玻璃。吾嘗閱視得而有,惜不自用長提攜。
前時過君銅駝陌,門巷深僻無輪蹄。呼兒烹茶酌白酒,陶器自稱藿與藜。
愛君居貧趣閑放,一語不涉青云梯。嗟予都城走塵土,日遠樽杓愁鹽齏。
緘封不啟置墻角,頓撼時作瓊瑤嘶。爭如特寄邵高士,書帙幾杖同幽棲。
荷鋤賸治田間穢,抱甕勤灌園蔬畦。明年春酒或共酌,為我掃石臨清溪。
幾家園館見千枝,白發雖多意不衰。
香澤最深風靜處,醉紅須在月明時。
已知佳節無余日,更向殘芳卷一巵。
擬放春歸還自語,來年老信莫先期。
衡陽崗阜群龍奔,截起萬仞磨天閽。
宿云收蹤著平地,星辰滿軒斗可捫。
河漢鴻涌巖泉噴,六月飛雪冰木根。
下視吳楚區域分,眾山培??烏足云。
我來環走竟朝曛,擺脫韁鎖忘塵紛。
更聞高論益清曠,如挹仙袂游昆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