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輔許當世陳彥謙蘇宣甫自遠還鄉上元同飲
故國逢君慰喜偏,清宵行醼重留連。
山樓上火人初合,天漢無云月自圓。
樂色時聞花院里,春風都在酒旗邊。
莫辭徹曉須沈醉,后會還應不計年。
故國逢君慰喜偏,清宵行醼重留連。
山樓上火人初合,天漢無云月自圓。
樂色時聞花院里,春風都在酒旗邊。
莫辭徹曉須沈醉,后會還應不計年。
在故鄉與君相逢,心中格外歡喜慰藉。在這清靜的夜晚一同宴飲,讓人忍不住長久流連。山上樓閣燈火通明,人群開始聚集,天上銀河無云,月亮自然圓滿。時常能聽到花院里傳來的音樂聲,春風仿佛都縈繞在酒旗旁邊。不要推辭通宵沉醉,下次相聚還不知要到何年。
醼:同“宴”,宴飲。
天漢:指銀河。
徹曉:通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是在上元節時,詩人的朋友宋君輔、當世、陳彥謙、蘇宣甫從遠方還鄉,幾人相聚宴飲,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人們能在節日里享受相聚的歡樂。詩人創作時心境愉悅,對與友人的相逢十分欣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故鄉相逢的喜悅。其特點是通過描繪上元節夜晚的熱鬧場景來烘托歡快氛圍,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場景和友人之間的情誼。
今辰何辰我對酒,爛醉卻為劉蘇州。佳肴佳樂見君意,美境美人忘我憂。百年清話肺腑露,三江長望風煙流。出門高下遠天淚,去燕來鴻何所求。
松古無年月,鵠去復來歸。石壁藤為路,山窗云作扉。
黃梁夢斷竟何如,薤露歌殘事已殊。當日楓宸騰一鶚,至今花縣憶雙鳧。鄉山暮雨精靈遠,墓道西風草木疏。喜有賢郎能振拔,蜚聲今巳上云衢。
岱宗秋日氣高寒,絕頂西風自整冠。巖畔進香何處客,山巔封禪幾時壇。眼空寰海三千界,路入青冥十八盤。薄暮故人勞載酒,翠微銀燭整馀歡。
閱盡興亡隱逾深,匡廬彭澤共浮沉。空教黃鳥啼來日,誰向青山問昔心。一夕寒花猶是古,萬年流水始如今。長松幾歲勞相伴,識得儂渠薄曙襟。
林壑秋高絕點埃,畫船載酒對山開。霜明遠浦蒹葭老,木落空江鴻雁來。魏國王孫多麗藻,華陽真逸有仙才。翠微閣下經行處,重為題詩拂紫苔。
蚩尤雄視布儕低,木魅山精信手攜。豈謂群輕能折軸,須知涓溜必成溪。天王詰暴師春集,逆豎褫魂鬼夜啼。入幕郗生誰似者,借籌曾許護征西。
杏羞桃澀要詩催,客子情鐘倍費才。惜欠王家千杖鼓,輥雷聲里看花開。
才過威海又煙臺,悲憤填膺眼倦開。當日若能嚴海禁,外夷何自入關來。巖疆屢失千年恨,強敵環居百事恢。國恥諒非庸輩雪,愿天早降出群材。
春花秋月忒有情,龍鐘那容等閑度。欣聞紅螺寺景佳,邀朋訪友聯袂去。及門森森碧萬竿,聳立千尺蕃瑯玕。翠徑深幽紅塵凈,泠風一洗清肺肝。干青溝黃皮色復,模形遂名金鑲玉。祇園豪侈地布金,佛土寧猶未免俗。摳衣折腰攀玉階,長坡斜平尤崔嵬。殿前兩株古銀杏,雌雄分峙長相偕。雄株燦燦花千朵,雌株累累無花果。儼然齊眉敬如賓,兼容互補同婀娜。殿后迥立平頂松,如張天幕如云濃。更著巨藤附偉軀,夭矯回旋如盤龍。雷砰雨瀑不飛去,磊落豈肯潛其蹤。密鋪萬顆紫瑪瑙,竟令蒼天為改容。應謝法雨勻沾濡,此處始得美如此。目迷神怡難盡言,擢尤媚吾主人耳。
特地飛來有意,等閑卻去無情。若比邇來時態,秪應時態猶輕。全似秋空白云,不應日墮紅塵。樓上何人遠望,黯然無語銷魂。苦恨紅梅結子,生憎榆莢悠悠。解送十分春色,能添萬斛新愁。
尊酒相逢禊飲初,花飛柳暗忽春馀。不嗔太史牛馬走,許醉郎官櫻筍廚。幸有雪兒歌妙句,何妨云液載行車。只愁人誤刀頭約,新月娟娟已鏡如。
掀髯諧笑閃雙眸,煮茗論文款我留。春正繁榮君忽逝,不堪回首憶前游。
上書知不報,解綬且謀歸。嚄唶堪巾幗,婆娑憶布衣。酒如清渭水,莼似北山薇。薄曉詩名賤,于今未忍揮。
陽山西陂野水肥,東風冉冉吹芳菲。越姬蕩舟入遠浦,吳儂荷鍤談落暉。茅屋桃花亂點點,樹枝黃鳥亂飛飛。蘇州病客憐汝切,明朝杖藜春事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