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其七 丁未沿檄過穎壽
驟雨送行色,把劍渡長淮。西風咄咄怪事,吹不散煙霾。才是橙黃時候,早似梅邊天氣,寒意已相催。老子尚頑耐,仆馬苦虺隤。嘆平生,身客路,半天涯。飛鳶跕跕曾見,底事又重來。回首白云何處,目送孤鴻千里,去影為徘徊。籬菊漸秋色,杜甕有新醅。
驟雨送行色,把劍渡長淮。西風咄咄怪事,吹不散煙霾。才是橙黃時候,早似梅邊天氣,寒意已相催。老子尚頑耐,仆馬苦虺隤。嘆平生,身客路,半天涯。飛鳶跕跕曾見,底事又重來。回首白云何處,目送孤鴻千里,去影為徘徊。籬菊漸秋色,杜甕有新醅。
隔歲消寒約,尋常事亦乖。
覆樽難滴酒,入市欲抽釵。
氣盡陽當復,天空化許排。
奈何良夜醉,猶不忘俞齋。
東郊問俗擁征轅,
天與為霖破郁煩。
慚愧泰山云觸石,
誤疑刺史雨隨軒。
春風亦到我窗軒,潔白殷紅日正暄。
桃李人間已無數,且看躑躅與山礬。
浩歌被酒,喜舉頭仍見,昨宵圓月。
遙憶高齋歌猛虎,劍氣綠人毛發。
老子龍頭,細書蠆尾,玉試昆吾切。
隗囂舊物,土花千載難歇。
更有粉壁波濤,牙簽蝌蚪,攤幾供披豁。
吟健左車能決肉,日拓黃州快雪。
馀子紛綸,是翁矍鑠,有角真堪折。
南樓高興,依稀清嘯將絕。
灑天飛雪被長巒,落絮縈風醉后觀。塞上餐氈公獨記,月中回棹我知寒。已書上瑞歸天闕,又挽豐年到筆端。懸瓠功名知有意,微生底處更求安。
翠失千峰與萬巒,爛銀宮闕縱奇觀。樓空翠濕衣裘重,詩就風生齒頰寒。聊與江山分絕致,浪陪樽俎問更端。莫嗔郢曲無人和,七子風流負建安。
傾都冠蓋送仙舟,望望吳江匹練浮。
綠野未教猿鶴喜,青霄旋待鳳凰游。
門前桃李陰初合,籠里參苓晚見收。
魏闕江湖心更遠,能無清夢繞宸旒。
翠蓋留云,珍叢拱玉,翩躚綵鳳來儀。百盎東風,露華濃上苔衣。堆廊綠意迎清曉,影瑯玕、一寸漣漪。費經時,錦幄筠屏,低護芳菲。
移根嶺外歡悰滿,喜玉京煙月,初照幽姿。瓊島新妝,卅年共報春暉。嚴霜詎抵朝陽暖,綴蔥蘢、不負佳期。羨如今,秀石交柯,長歲相依。
月當午。更時值離明,罡填鬼戶。蕭齋煉草成丹,扶急持危,遵生濟度。
隨時俗。還將酒泛菖蒲,庭栽葵菽。臂懸彩線靈符,衣紉蘭佩,門懸艾虎。
當軒海榴噴火,池蓮艷日,垂楊宿霧。且自散發披襟,騰吟吊古。競渡聲喧,何處爭旗鼓。
嘆流光,半生過隙,等閑如許。歲逐良辰去。看新月,又催日暮。抵事虛歌舞。
扶沉醉,更向玉人低語。滿捧瑤卮,莫停金縷。
猛虎口邊拾得,毒蛇頭上安排。
更不釘摏搖櫓,回頭別有生涯。
婆子被我勘破了,大悲院里有村齋。
我去只如還。
終不在道邊。
我若在道邊。
良信寄書還。
黃瑤白璧綴幽花,
珍重高人為嘆嗟。
織女橫河溪月墮,
杯盤狼籍水仙家。
華封耆老望車塵,
故以青松祝圣人。
云去帝鄉桑變海,
舊枝重疊長龍鱗。
清秋古洞無猿嘯,
自覺尋行幽意微。
處士橋邊增悵望,
幾回沽酒對斜暉。
金簡出天宮,分封節使雄。
馬乘照夜白,袍著郁輪紅。
嵩岳瑤幡駐,龍沙鹢舫通。
還瞻雙白發,西母并東公。
尊華臘后幾寸雪,東海雪高一丈馀。
天試畸寒畸暖手,我勞問亂問年書。
棲棲殿爵層俱沒,奕奕鄰柯斲不如。
說是老夫檐底見,豈知平陸盡丘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