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八首 其一
猛虎口邊拾得,毒蛇頭上安排。
更不釘摏搖櫓,回頭別有生涯。
婆子被我勘破了,大悲院里有村齋。
猛虎口邊拾得,毒蛇頭上安排。
更不釘摏搖櫓,回頭別有生涯。
婆子被我勘破了,大悲院里有村齋。
能在猛虎嘴邊拾取東西,于毒蛇頭上進行安排。不用再去費力劃船,回頭就有別樣的生活。那老婆子被我看透了,大悲院里有鄉村的齋飯。
釘摏搖櫓:釘摏,指固定船槳的木樁,釘摏搖櫓意為劃船,這里象征著在世俗中辛苦營求。
勘破:看透、識破。
村齋:鄉村的齋飯,這里有超脫世俗、安于平常之意。
偈通常是禪宗表達佛法義理的語句。此偈創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參禪悟道過程中,對世俗的煩惱和修行的感悟。當時禪宗盛行,修行者通過各種方式領悟佛法,作者或許在經歷了對世俗困境的思考后,有了豁然開朗的感悟而創作此偈。
這首偈語主旨是宣揚超脫世俗、悟道解脫。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直白的語言表達深刻的禪理。在禪宗文學中,這類偈語以簡潔的形式傳達佛法,具有獨特的價值,幫助修行者和讀者領悟禪意。
黃崖絕頂雁行低
歷險移樽萬仞梯
風定白云生幾席
日斜滄海見虹霓
翻憐下界花盈眼
卻愛層巒鳥自啼
薄醉遄歸龍眼冷
笳聲遙起塞桓西
鴻鵠在陂澤,立志恒不群。獨鶴唳九皋,音響常遠聞。令器逢盛時,豈將久湮淪。無為秉孤節,甘與巢許鄰。
青陽播林麓,百卉生光妍。如何空谷資,尚爾霜霰纏。守節抱苦貞,豈不幽且寒。由來松柏性,羞學桃李顏。
荊山有良玉,韞此璞石中。玉人雕琢之,始能成圭琮。良玉豈非寶,亦在雕琢功。愿言保令譽,黽勉光五宗。
綠章封事緘初啟,
青鳳求凰尾乍開。
梅愛山傍水際栽
非因弱柳近章臺
重重葉葉花依舊
歲歲年年客又來
一載和溪作寓公,全家真類寄居蟲。
屠龍漫有胸中志,失馬翻成塞上翁。
山長頭銜今日卸,英雄末路古來同。
秋風惹我歸心急,不憶莼鱸憶海棕。
冷日荒原百草腓,孤衾遙夜六花飛。
霧明珠箔香凝久,寒隔銀屏夢到稀。
一往閒情收鳳紙,平生賤骨負牛衣。
昨逢依舊無多語,但怪輕狂減帶圍。
寒山飛雪客來時,
座上春風次第吹。
獨許清神如叔寶,
空慚髫歲識邱遲。
青衿弟子文誰似,
白發詞臣序已悲。
昨日聞詩過孔鯉,
孤兒風貌似吾師。
泥金疊扇子。別樣成都紙。盤來雙鳳云如綺。藏時曾見未。藏時曾見未。
偶然檢出,攜來花底。早捉向、纖纖指。輕搖莫便心兒喜。秋風明日起。秋風明日起。
兀坐禪堂學上乘,休辭永別對孤燈。
風生靈室窗三面,月照寒床枕一肱。
欲扣齊魚祈佛祖,偏參絮果伴山僧。
況兼此地西天近,絕頂煙云覆幾層。
翠浪生紋漲曲池。春深閨閣弄妝遲。弓鞋羅襪踏青時。鴉鬢輕分金縷縷,燕釵低飐玉差差。杏花香雨細如絲。
一幅帆飛十里流。白蘋芳渚放輕舟。洞天何處最深幽。紅杏枝頭寒食雨,碧桃花外夕陽樓。千條弱柳綰春愁。
天造梅花,有許孤高,有許芬芳。似湘娥凝望,斂君山黛,明妃遠嫁,作漢宮妝。冷艷誰知,素標難褻,又似夷齊餓首陽。幽雅意,縱寫之縑楮,未得毫芒。
曾經諸老平章。只一個孤山說影香。便詔書存問,漫招處士,節旄落盡,早屈中郎。日暮天寒,山空月墮,茅舍清于白玉堂。寧淡殺,不敢憑羌笛,告訴凄涼。
魚跳須過龍門,虎驟不從兔徑。
上士聞道勤行,豈以難能為病。
固守滿堂之珍,肯使如瓶之罄。
對境一念不萌,應緣六根皆凈。
剛克本自沉潛,動直先由專靜。
達理必明其權,盡性以至于命。
鼎中水騰火降,爐內陰衰陽盛。
神功妙合虛無,天光潛發泰定。
豈惟出塵離俗,便可超凡入圣。
自憐末學多方,未得大中至正。
莫知斡運帝車,寧解執持坤柄。
丹經苦閱殘編,素發羞看明鏡。
要求直截真機,速了圓明正性。
何妨萬兩金成,已是一生事竟。
至言今許發蒙,三沐三薰諦聽。
涉海必假舟航,登山當尋蹊徑。
每嘆修身錯路,譬如飲藥加病。
逢人須是問津,有心未免擊磬。
況遇先覺先知,早明不垢不凈。
七情渙若冰雪,一性湛然淵靜。
虛無體道合真,恬淡樂天知命。
外之寇賊消亡,內焉邦家昌盛。
初守一以處和,乃無事而生定。
教不倦稱乎仁,德分人謂之圣。
故玉非琢不成,惟木從繩而正。
要明師指藥物,藉元神為本柄。
大道多歧亡羊,至人用心若鏡。
何妨常善救物,免使大惑易性。
門庭既已趣入,根株亦須窮竟。
直至出死超生,方知聾者善聽。
黃河洗劍躍雙龍
神物由來一偶逢
自古戰場羞豎子
不知仙路好相從
秋老苕川,故人來、雨窗橫膝。念往日、歡場勝事,而今非昔。阮叟尚能矜曠達,盧郎未便稱榮適。但錦囊、佳句字頻探,金壺漆。
詩酒計,誰能得。山水約,應無失。想心期有素,亮予非飾。剡雪且須留棹住,杜陵不礙將絲乞。看亭皋、落木亂離悰,真堪惜。
韓非韓公子,說秦欲亡韓;謀策未見用,身先死說難。
李斯師荀卿,燔書發難端;富貴三十年,三族并誅殘。
非死因斯譖,斯死墜高奸;中懷既不祥,禍伏似鋒攢。
偉哉張子房,報韓心力殫;功成從赤松,身退名亦完。
悠悠千載下,去取隨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