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顧宗伯館師得請歸省四首 其三
傾都冠蓋送仙舟,望望吳江匹練浮。
綠野未教猿鶴喜,青霄旋待鳳凰游。
門前桃李陰初合,籠里參苓晚見收。
魏闕江湖心更遠,能無清夢繞宸旒。
傾都冠蓋送仙舟,望望吳江匹練浮。
綠野未教猿鶴喜,青霄旋待鳳凰游。
門前桃李陰初合,籠里參苓晚見收。
魏闕江湖心更遠,能無清夢繞宸旒。
全城的達官顯貴都來送別您乘坐的仙舟,遠遠望去吳江像白色的絲帶漂浮著。您歸隱田園還沒讓猿鶴歡喜,很快又將被朝廷召回。您門下的學生桃李成蔭,您如珍貴的藥材最終被朝廷任用。您心系朝廷與江湖,怎能不讓清夢縈繞在皇帝身邊。
傾都冠蓋:指全城的達官貴人。冠蓋,官員的冠服和車蓋,代指官員。
仙舟:對他人所乘舟船的美稱。
匹練:白色的絲帶,這里形容吳江。
綠野:指隱居之地。
猿鶴:指代隱居生活。
青霄:指天空,也代指朝廷。
鳳凰:比喻賢才,這里指顧宗伯。
桃李:比喻老師辛勤栽培的學生。
參苓:人參和茯苓,都是名貴的藥材,比喻人才。
魏闕:古代宮門外的闕門,代指朝廷。
宸旒:皇帝的代稱。
推測此詩創作于顧宗伯獲得準許回家省親之時。當時顧宗伯可能在朝廷有一定地位和影響力,所以有全城官員送別。詩人可能與顧宗伯關系密切,在送別之際寫下此詩,既表達送別之意,也對其未來有所期許。
這首詩主旨在于送別顧宗伯,突出了顧宗伯的身份地位和他與朝廷的關系。詩中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贊美和牽掛,在文學上體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用詞精妙,意象豐富,情感表達細膩。
笛里梅花三弄。
燈下吟肩雙聳。
倦倚繡屏寒,卸卻釵頭幺鳳。
珍重。
珍重。
驚破一簾春夢。
久別重逢發已絲,
離離紅豆最相思。
敢輕北海差分術,
欣握南菁創始基。
漸覺詩書成宿物,
頗聞湖海出奇資。
頻傳家學宏深造,
四鳳朝陽一木支。
湖山滿清氣,賞心甲吳越。
晴嵐起片云,晚水連初月。
漁父得意歸,歌詩等閑發。
龍含雨意檐前過,
日轉花光席上來。
小徑深深塵不到,
一樽多為逸人開。
遠送從此別
高歌淚數行
丈人叨禮數
祖席倍輝光
興與煙霞會
風生錦繡香
夜闌接軟語
欲罷不能忘
幾桁低垂謝女家,春風蕩漾玉鉤斜。
頻呼雛婢輕輕卷,莫使蝦須密密遮。
為欲雙飛延燕子,任教千點入楊花。
韶光如畫常孤負,獨對閑庭感物華。
萬里長安拱帝居,徵書來是幾旬馀。律回小郡星將換,凍極陰崖日漸舒。美政才應蘇弊瘵,高情仍不棄迂疏。民懷敢抵宸思切,可得攀留五馬車。
紫詔光臨刺史居,列城山水及波馀。百年公論誰終掩,幾處流人夢亦舒。魏闕云深鹓序近,歙州天遠雁來疏。九重肯慰東南望,還共漁樵接鷺車。
一日徵還棘寺居,到時應及早春馀。底須九命論升黜,再發三章究慘舒。健鶻臨風寧偃仰,老松經雪更扶疏。野人正爾思刑措,千載曾叨奉屬車。
天上歸來水竹居,相留曾接笑談馀。萍蹤到我紛初定,柳眼于誰早半舒。岐路事爭秋隼疾,同年人似曉星疏。山城落日離亭宴,潦倒深慚下澤車。
首夏忽炎熱,悠悠落日長。山林起蒸煙,四野散斜陽。上有火云升,畏此如猖狂。愿為朔漠鳥,奮翮隨冰霜。
豈知神物奇,握手交可常。披襟呼侍兒,薰風滿衣裳。居者憩林下,行者息路傍。持此團團月,習習生微涼。
未待梧桐飄,殘暑已相忘。毋乃以使君,翩翩求炎方。解慍阜民財,清風殊未央。莫作班姬棄,當為謝傅揚。還如鴻鵠翼,從子以翱翔。
泌水衡門境自幽,即非高隱亦風流。須眉應合推前輩,何尚咿唔未肯休。
安貧期繼舊家聲,不羨人間衣錦榮。手執一經閒課子,襟懷端讓老先生。
學業從來后勝初,功夫水到自成渠。幾多年少巍科掇,記否垂髫讀父書。
春煙綠濛濛
吹入薜蘿徑
暝色赴疏鐘
花香落清磬
閒房禪誦歇
空谷鳥聲定
何處松風來
幽人扶杖聽
韋玄方繼相,
荀爽復齊名。
在貴兼天爵,
能賢出世卿。
學聞金馬詔,
神見玉人清。
藏壑今如此,
為山遂不成。
夭矯雙旌引翠微,千崖欲絕至如歸。天門不散真人氣,河漢曾窺織女機。峽坼蒼龍仍對舞,峰回碧鳳舊爭飛。唯應處處櫻桃發,似有珊瑚綴薜衣。
玉琯銀璈且莫從,孤筇信汝踏芙蓉。巖腰半捲垂虹帶,澗底俄懸落日春。暑霽青天如對染,寒歸白雪竟留封。靈芝只曄齋房種,不向秦皇羨五松。
平楚蒼然萬里看,不堪秋思罷馮欄。三千自擁神仙宅,七十空傳圣帝壇。北極垂衣閶闔遠,中原回首夕陽寒。長馀一掬人間淚,來日風塵未敢彈。
大火人間郁欲流,嵯峨蕭瑟吐高秋。雞聲忽訝淮南過,鳥跡猶疑舜帝留。返照金泥時自躍,過云石髓迥堪愁。君王未許東封奏,空向長安問子侯。
地蟠江漢節巋然,
勁氣扶輿幾倍年。
白玉丹砂浩無數,
夜光隨處見山川。
圖史但環堵,江湖幾問津。
雖多暮年樂,誰忍半生貧。
海內清名滿,毫端秀句新。
風流嗟頓盡,晉韻更何人。
草綠露沾衣,草衰風切肌。
物情非作異,人意強生疑。
岐動楊朱泣,絲添墨子悲。
知之何太晚,徒自淚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