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經略太尉相公移鎮太原 其二
北首并州路,旌幢擁畫輪。
萬兵嚴后從,百吏拜前塵。
漢相儀刑重,堯風氣俗淳。
政成期月報,四海望洪鈞。
北首并州路,旌幢擁畫輪。
萬兵嚴后從,百吏拜前塵。
漢相儀刑重,堯風氣俗淳。
政成期月報,四海望洪鈞。
面向北方的并州之路,旗幟簇擁著華麗的車輪。眾多士兵嚴密地跟在后面,百官在前面的道路上跪拜。宰相的儀容風度莊重,當地有著堯帝時代淳樸的風俗。期望政績能按月上報,天下人都仰望您能造就太平盛世。
北首:向北。并州:古州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帶。
旌幢(chuáng):旗幟。畫輪:裝飾華麗的車輪,這里指車。
漢相:借指經略太尉相公,把他比作漢代的賢相。儀刑:儀容風范。
堯風:傳說堯帝時社會風氣淳樸,這里指并州有像堯帝時代那樣的淳樸風俗。
政成:政績有成。期(jī)月:一整月。
洪鈞:指太平盛世,也指能造就太平盛世的人。
此詩是在經略太尉相公調任太原時創作。當時可能社會需要賢能官員治理地方,詩人希望其到任后能有所作為,改善當地狀況,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經略太尉相公并表達期待。其突出特點是場面描寫宏大,用典恰當。在文學上展現了當時對官員的一種美好期許和歌頌的創作風格。
朱輪畫戟擁高牙,散作棠陰十萬家。
漸向瑤階對紅藥,長傾玉斝壽黃花。
僊風自是騎鯨客,逸興行飛犯斗槎。
誰為淮南門下客,愿隨雞犬上云霞。
僊翁有蘭癖,肆意搜林坰。
負墻累為臺,移此萬紫青。
九畹與九層,異世皆可銘。
收拾眾妙香,逍遙醉魄醒。
隱幾光風度,開簾皎月停。
門前勿通客,翁續離騷經。
小結茅廬寄一椽,夜燈聊與客周旋。
問知急雨來何處,題作蓬齋亦偶然。
政欲撩君江上句,莫嫌驚我醉中眠。
老翁辜負漁竿久,何日煙蓑止釣舡。
滿目風光二月時,小桃無數柳依依。
松間野寺臨清淺,花底旗亭倚翠微。
人意不隨春意好,此心端與賞心違。
目斜望斷高陽侶,贏得惺惺騎馬歸。
虛名強逐臭,小智矜藏鉤。
蠻觸蝸兩角,古今貉一丘。
念昔齒方壯,抱愁山之幽。
誓從東南尉,策勛西北陬。
人事乃大謬,天命不少謀。
云梯乏僊骨,車轍半神州。
廉頗故思趙,韋孟欲徙鄒。
錦水清堪濯,草堂靚可休。
儻有一區宅,不愿萬戶侯。
尚及公掛冠,共飽黃雞秋。
前年別公東南馳,正當六騩還宮時。
都人歡傳好消息,慈寧首問公何之。
氈裘不復恃軍馬,潁上一戰中興基。
青天白日呈萬象,向來讒吻真成癡。
數從西府伺行李,樞筦政要人扶持。
吳江再見丹楓落,寧料我公猶在茲。
呼鷹臺邊閑鼓角,望沙樓上陳書詩。
夕烽平安置莫問,賢牧自當十萬師。
維昔全荊號強國,近者賊火仍瘡痍。
形勝之地勛名集,端使前輩相追隨。
衰宗依劉有故事,自憐遠去作兒嬉。
明朝爛醉沙頭酒,不管春風吹鬢絲。
菱葉蘋花點水面,水浄如空到底見。大魚獨行示閑暇,小魚群嬉夸敏健。
畫工定自知魚樂,掉尾揚鰭固多變。猶勝圖寫吳王鲙,戕滅眾命供一饌。
南唐徐白稱絕筆,皋實同姓最后出。三幅掛我素壁間,恍然又作江湖客。
吾聞神物久當化,煩君謹護風雨夕。一聲霹靂飛上天,回視丹青了無跡。
霜點螭坳侍紫皇,高文大冊玉鏘鏘。
傳家信有青袍物,當代爭推古戰場。
故國未應窮地脈,難兄先已破天荒。
相逢若話情親事,分我朝回滿袖香。
昔年來就學,頗熟青城面。雖無尋山分,猶喜旦暮見。
違去八寒暑,夢想無時休。誰意俗士駕,復作山下游。
晚云蔽高峰,悵望久拄頰。山靈豈猜我,未許相投接。
晨興云散盡,秀色矗亭亭。還如故人眼,不改舊時青。
愧非自由身,又復塵中去。他日訪麻姑,問訊山頭路。
知君心本在滄洲,故揭寒齋作釣舟。
已遣江湖頻入夢,便呼鷗鳥與同游。
浮驂未可追前事,畫舫猶堪擬勝流。
笠澤有家歸未得,斷腸蘆葉荻先秋。
力學收名第,指作青云梯。
向來杏園伴,盛者直金閨。
天工亦善戲,淹速乃不齊。
三年得一尉,初挈孥與妻。
邑居大山底,積翠蟠東西。
瘦馬當緩驅,石磴裂馬蹄。
寄謝循良守,桃李想成蹊。
行春有余暇,書尺到耕犁。
西湖當日雨如絲,尚記移家去國時。
發短自憐今種種,印懸那得更累累。
身如烏鵲空三匝,家似鷦鷯寄一枝。
萬事此心俱不計,尚容開口細論詩。
佳木寄深塢,自與春有期。
幽姿誰復省,軒軒頗矜持。
真賞儻已逢,清香襲人衣。
士為知己死,此語良不欺。
子功宗室雋,一柱屹蒼蒼。投身冠蓋窟,所向率披猖。
宏論震俚耳,百川吸滿觴。頗笑中壘尉,豈羨執戟郎。
胡為學蠹魚,夢入編簡香。作字擬羲獻,賦詩逼齊梁。
茲行宰劇邑,人謂挾風霜。我言百里小,未得施寸長。
上司督租賦,文檄日一箱。捫此空洞腹,余事皆粃糠。
耆舊王與董,骨朽神不僵。努力肥百姓,二子立道傍。
遲遲春永晝如年,芳草池塘屬惠連。
一笑誰云今易得,四并須信古難全。
山圍錦繡將軍樹,云遏笙歌刺史天。
不向風光共流轉,恐辜柳絮與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