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崇德祠下望青城諸山
昔年來就學,頗熟青城面。雖無尋山分,猶喜旦暮見。
違去八寒暑,夢想無時休。誰意俗士駕,復作山下游。
晚云蔽高峰,悵望久拄頰。山靈豈猜我,未許相投接。
晨興云散盡,秀色矗亭亭。還如故人眼,不改舊時青。
愧非自由身,又復塵中去。他日訪麻姑,問訊山頭路。
昔年來就學,頗熟青城面。雖無尋山分,猶喜旦暮見。
違去八寒暑,夢想無時休。誰意俗士駕,復作山下游。
晚云蔽高峰,悵望久拄頰。山靈豈猜我,未許相投接。
晨興云散盡,秀色矗亭亭。還如故人眼,不改舊時青。
愧非自由身,又復塵中去。他日訪麻姑,問訊山頭路。
過去來這里求學,對青城山的面貌很熟悉。雖然沒有尋山的緣分,但還高興早晚能見到它。離開這里八年了,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誰能想到我這個俗人的車馬,又來山中游玩。傍晚的云遮住了高峰,我惆悵地凝望,長時間用手拄著臉。難道山神猜疑我,不讓我與它親近。清晨起來云都散盡了,秀麗的山色挺拔聳立。就像老朋友的眼睛,還是舊時的那種青翠。慚愧我不是自由之身,又要回到塵世中去。以后去拜訪麻姑,問問去山頭的路。
分:緣分。
違去:離開。
俗士駕:作者自謙之詞,指自己的車馬。
拄頰:用手拄著臉,形容有所思慮的樣子。
山靈:山神。
投接:親近交往。
晨興:清晨起來。
麻姑:神話中的女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作者曾在青城山附近求學,離開八年后又來到此地。可能當時社會相對穩定,作者在塵世中忙碌,因某種機緣再次來到青城山,觸發了對往昔的回憶和對山水的情感,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青城山的眷戀和對自由親近山水的渴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平實的語言描繪出內心的感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熱愛。
滿盤黑白爛縱橫,全局端資一著撐。指點不教留劫在,樵夫冷眼看分明。
灑虛閣。羃羃天垂似幕。春寒峭,吹斷萬絲,濕影和煙暗簾箔。清愁晚來覺。佳景愔愔過卻。芳郊外,鶯恨燕愁,不管秋千冷紅索。行云楚臺約。念今古凝情,朝暮如昨。啼紅濕翠春情薄。謾一犁江上,半篙堤外,勾引輕陰趁暮角。正孤緒寂寞。斑駁。止還作。聽點點檐聲,沈沈春酌。只愁入夜東風惡。怕催教花放,趁將花落。冥冥煙草,夢正遠,恨怎托。
水遠帆低,山圍樹合,云起小樓日暮。驚夭矯、青鸞并下,愛綽約絳蓮齊吐。更重重、蘊火含煙,似欲借、向風亂燒平楚。問何處陽臺,連朝傍晚,幽期宋玉曾賦。香閣深深看不見,況頃刻溟濛,竟迷江路。停杯望、一心輾轉,垂帶坐、雙眸凝注。總莫怪、換狗更衣,卻全似伊行,言語無據。就倚遍闌干,輕陰不散,又作半天疏雨。
山高每出云,有寺在山上。誰向寺中游,白云自來往。
彭澤當年斗米,少陵此日漁翁。北山傾黛膩波中。濃蘸一竿翠重。園果肥添雨雨,林花亂舞風風。老仙不醉總顏紅。手摘金團如甕。
遙山開晚晴,空翠來未已。一鳥步斜陽,自飲寒江水。
梨花夜色,芳草無言春自碧。細雨疏燈。始欲愁時夢不成。輕寒惻惻。滿院春風吹未得。明日新晴,枝上黃鸝第一聲。
蕪城新曲勾欄淺。覆地氍毹軟。小蠻金管雪兒箏。二十四橋明月照人醒。三朝不作銜書鳳。但舞江南弄。曉風散去彩云愁。可是竹西歌吹久揚州。
湖海飄蓬五載馀,如今幸得遂幽居。晨看鵝鴨浮溪澗,晚候牛羊返里閭。自悔平生淪世網,還欣此日出迷途。柴扉寂寞無人到,燕子雙雙入我廬。閒居終日掩柴扉,但喜入山采紫芝。谷口清風能解慍,澗中流水似吟詩。浮云漠漠迷來路,野雀依依傍故枝。忽值樵夫松下語,滿林落日竟忘歸。
扁舟誰不過嚴灘,喚醒貪夫醉夢寒。名教扶持真百世,豈徒當代懾曹瞞。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
亡羊奔奔,豈不有鄰。子可閉門,亡羊不復。去何自逐,身則非牧。霧濛濛兮水漰漰,謂兄無行兮兄行。不忍一失于鄰而忍失厥身,雖然殞子之身兮,其亦如亡羊之鄰。
江南風俗競奢華,步步金蓮貼地花。曾憶尚衣除王導,不將清儉世傳家。
金屋蹉跎雪滿顛,官家有詔許求仙。夜眠不作湘云夢,曉諷應忘璧月篇。好共采鸞游漭沆,休教飛燕妒嬋娟。碧桃花底吹笙處,猶似承恩侍御筵。仙袂飄飄出漢宮,從今罷聽景陽鐘。肯題紅葉傳幽怨,祗煉黃芽駐舊容。上苑昔年春斗草,空壇此際夜依松。白頭阿監遙相憶,知在蓬山第幾重。霞裾廿載侍昭陽,喜逐飛瓊事紫皇。塵夢已知殊鶴夢,道妝應覺勝宮妝。朝真曉步瑤池月,搗藥宵分玉杵霜。料得未忘恩顧厚,丹成還擬獻君王。
石鞏張弓,魯祖面壁。正令不行,拗曲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