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衣還石泓弟 其二
所不貸人惟世道,最無窮處是天機。昂藏池上霜楓樹,寒冷年年著錦衣。
所不貸人惟世道,最無窮處是天機。昂藏池上霜楓樹,寒冷年年著錦衣。
曾作東都賦,無人與共論。
欣逢京輦客,仍是鹡鸰原。
耳接天韶盛,塵棲素袂昏。
秋風江海上,歸夢入夷門。
蓬蒿附高原,芙蕖植污池。
物生自有性,不為高下移。
貴在世所用,未可以為師。
賤在眾不識,未可以為嗤。
遠思意而子,因作鷾鴯中。
慮世本遺物,全生翻近人。
輕涼便肌髪,瀟灑外埃塵。
山林有獨往,此亦陶唐民。
淇奧文雅地,相門英妙才。
春風萬人喜,都城千騎來。
嘯激鸞鳯響,歌傳松柏哀。
懷賢復訪古,處處為徘徊。
予指老無力,不能苦多書。
書茍過百字,便覺筋攣拘。
京都多豪英,往往在石渠。
作書不可周,寄聲亦已疏。
后園植佳果,遠贈當鯉魚。
中雖無尺素,加餐意何如。
白露參差晚,丹楓點染深。
高樓延遠恨,嘶馬動歸心。
留客小山桂,愁人思婦砧。
昏鴉稍欲集,塹黑倒城陰。
屏風畫山皆任假,寒林石屏自然者。
蒼紋紺脈亂交加,短樹高枝自瀟灑。
觀者寧分畫與非,但怪奇妙非人為。
又疑古苔著石瘦,何得本末無纖遺。
桑田變海松柏死,寒暑不及榮枯期。
佳哉大鈞育群類,埏镕精巧無巨細。
天真通貎皆生成,俗師筆墨那形似。
居人幽獨最相宜,樸厚遠謝雕鏤姿。
城中云母屏更好,慎勿浪示豪家兒。
此地去人近,向來幽賞違。
使君留隼旆,煙水浄魚磯。
秋入冷蛩急,波明白鷺飛。
異時江漢興,撫事更懷歸。
功名貴早達,時俗輕小官。
念子兩未適,出門何獨歡。
古賢有祿仕,先圣戒色難。
義慊固為美,勢卑豈足嘆。
采蘭歲云暮,接淅心不安。
宛轉腰間絲,崔嵬頭上冠。
車馬有光輝,里閭有聳觀。
勉旃愛玉體,自致青云端。
吾昔讀漢書,遠嘉馬文淵。慷慨有大志,不辭走窮邊。
嘗言功名期,當及少壯年。生圖萬里勛,死裹馬革還。
此語頗豪蕩,書之在青編。其人雖已亡,其意猶凜焉。
羌戎未伏誅,王旅多喪偏。安得如此人,西行隴與汧。
借籌資方略,還為天子言。海上惟嘆息,今時豈無賢。
忽聞張公子,奮起殊欣然。歷覽涇渭旁,究觀敵根源。
寧復謝古人,正堪豁憂煎。衛青出行伍,去病幸有天。
相繼取封侯,有若翻手間。男兒誰不如,可得甘棄捐。
讀書反三黜,何用師孔宣。我豈少游徒,規規守鄉田。
力弱非志弱,送君心長懸。
會短別日長,愁多歡情少。
古來人間世,于道同擾擾。
我髪日已蒼,我顏日已槁。
離憂固如此,四十未應老。
誰能跨浮云,相與成莽眇。
吾子心莫逆,庶當悟意表。
少年慷慨輕遠行,岀入楚越多所經。
每令百川盡衣帶,獨憶岳陽觀洞庭。
方輿沈潛似無地,倚蓋回還徒見星。
始疑上帝限南北,恐有漏澤連青冥。
西風八月氛霧收,曠宇千里令人醒。
苦為外境相誘掖,欲棄塵世浮滄溟。
當時發狂頗自怪,真擬乘興攜湘靈。
至今局促不如意,坐視歲月無時停。
涼秋滿眼更多感,回首尚覺君山青。
丹紱雙紋綬,朱轓左畫輪。
平生固自負,歸去亦榮親。
美俗余分陜,悲歌激在陳。
別離俱未易,因目二毛新。
唐殿弛棟梁,空庭長荊棘。
坳堂客水腥,壞碣苔蘚積。
經營東晉始,遠近千歲逼。
興廢紛可悲,徘徊意不懌。
尚余土木巧,未露斤斧跡。
使鬼固已勞,斯民忍終役。
悠悠競頹波,擾擾非一國。
臺城更荒唐,萬古共凄惻。
往昔佩觽日,童蒙幸相求。
中間萬里別,倐忽二十秋。
人事固契闊,歳華易如流。
聞君尚黃綬,失意成白頭。
奄速不可期,升沉亦難謀。
寧知及門晚,忽辱從政優。
感舊勞心腸,相從恨淹留。
寄聲不盡意,何以紓離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