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洞庭
少年慷慨輕遠行,岀入楚越多所經。
每令百川盡衣帶,獨憶岳陽觀洞庭。
方輿沈潛似無地,倚蓋回還徒見星。
始疑上帝限南北,恐有漏澤連青冥。
西風八月氛霧收,曠宇千里令人醒。
苦為外境相誘掖,欲棄塵世浮滄溟。
當時發狂頗自怪,真擬乘興攜湘靈。
至今局促不如意,坐視歲月無時停。
涼秋滿眼更多感,回首尚覺君山青。
少年慷慨輕遠行,岀入楚越多所經。
每令百川盡衣帶,獨憶岳陽觀洞庭。
方輿沈潛似無地,倚蓋回還徒見星。
始疑上帝限南北,恐有漏澤連青冥。
西風八月氛霧收,曠宇千里令人醒。
苦為外境相誘掖,欲棄塵世浮滄溟。
當時發狂頗自怪,真擬乘興攜湘靈。
至今局促不如意,坐視歲月無時停。
涼秋滿眼更多感,回首尚覺君山青。
年少時意氣風發,不把遠行當回事,在楚越之地來來往往經歷很多。常覺得百川都如衣帶般渺小,唯獨懷念在岳陽眺望洞庭湖。大地深沉仿佛沒有邊界,倚著車蓋回轉只看見星星。起初懷疑上帝劃分了南北界限,還擔心有湖水與青天相連。八月西風吹散了霧氣,廣闊天地讓人清醒。苦于被這外在景色吸引,真想拋棄塵世去闖蕩滄海。當時發狂的舉動自己也覺得奇怪,真打算乘興帶著湘水之神同游。到如今處處受限不如意,只能看著歲月不停流逝。涼秋滿目更添感慨,回首還覺得君山依舊青綠。
輕遠行:不把遠行當回事。
楚越:古代楚國和越國,大致在今長江中下游地區。
百川盡衣帶:形容百川在自己眼中渺小如衣帶。
方輿:大地。
倚蓋:倚著車蓋,這里指乘車。
漏澤:指湖水。
青冥:青天。
氛霧:霧氣。
誘掖:引誘,吸引。
湘靈:湘水之神。
局促:受限制,不自由。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年少時曾游歷楚越之地,對洞庭湖的壯麗景色印象深刻。后來經歷了一些人生的不如意,在涼秋之際回憶起當年的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回憶游歷洞庭湖的經歷,抒發對往昔豪情的懷念和對現實的不滿。其特點是意境雄渾,情感奔放又深沉。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豪邁的氣概。
扁舟欲到瀧口湍,春水湍瀧上水難。
投竿來泊丹崖下,泉流掩映在木杪。
有若白鳥飛林間。往往隨風作霧雨,
兒孫棹船抱酒甕,醉里長歌揮釣車。
吾將求退與翁游。
無為洞口春水滿,無為洞傍春云白。
愛此踟躕不能去,欲問其心不能問,我到山中得無悶。
問吾常宴息,泉上何處好。獨有潓陽亭,令人可終老。
前軒臨潓泉,憑幾漱清流。外物自相擾,淵淵還復休。
有時出東戶,更欲簷下坐。非我意不行,石渠能留我。
峰石若鱗次,欹垂復旋回。為我引潓泉,泠泠簷下來。
天寒宜泉溫,泉寒宜天暑。誰到潓陽亭,其心肯思去。
積雪閑山路,有人到庭前。云是孟武昌,令獻苦雪篇。
長吟未及終,不覺為凄然。古之賢達者,與世竟何異。
不能救時患,諷諭以全意。知公惜春物,豈非愛時和。
知公苦陰雪,傷彼災患多。奸兇正驅馳,不合問君子。
林鶯與野獸,無乃怨于此。兵興向九歲,稼穡誰能憂。
何時不發卒,何日不殺牛。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
皇天復何忍,更又恐斃之。自經危亂來,觸物堪傷嘆。
見君問我意,只益胸中亂。山禽饑不飛,山木凍皆折。
懸泉化為冰,寒水近不熱。出門望天地,天地皆昏昏。
時見雙峰下,雪中生白云。
風霜枯萬物,退谷如春時。窮冬涸江海,杯湖澄清漪。
湖盡到谷口,單船近階墀。湖中更何好,坐見大江水。
欹石為水涯,半山在湖里。谷口更何好,絕壑流寒泉。
松桂蔭茅舍,白云生坐邊。武昌不干進,武昌人不厭。
退谷正可游,杯湖任來泛。湖上有水鳥,見人不飛鳴。
谷口有山獸,往往隨人行。莫將車馬來,令我鳥獸驚。
小山為郡城,隨水能縈紆。
亭亭最高處,今是西南隅。
杉大老猶在,蒼蒼數十株。
垂陰滿城上,枝葉何扶疏。
乃知四海中,遺事誰謂無。
及觀茅閣成,始覺形勝殊。
憑軒望熊湘,云榭連蒼梧。
天下正炎熱,此然冰雪俱。
客有在中坐,頌歌復何如。
公欲舉遺材,如此佳木歟。
公方庇蒼生,又如斯閣乎。
請達謠頌聲,愿公且踟躕。
廣亭蓋小湖,湖亭實清曠。
軒窗幽水石,怪異尤難狀。
石尊能寒酒,寒水宜初漲。
岸曲坐客稀,杯浮上搖漾。
遠水入簾幕,淅瀝吹酒舫。
欲去未回時,飄飄正堪望。
酣興思共醉,促酒更相向。
舫去若驚鳧,溶瀛滿湖浪。
朝來暮忘返,暮歸獨惆悵。
誰肯愛林泉,從吾老湖上。
吾愛石魚湖,石魚在湖里。魚背有酒樽,繞魚是湖水。
兒童作小舫,載酒勝一杯。座中令酒舫,空去復滿來。
湖岸多欹石,石下流寒泉。醉中一盥漱,快意無比焉。
金玉吾不須,軒冕吾不愛。且欲坐湖畔,石魚長相對。
出門見南山,喜逐松徑行。
窮高欲極遠,始到白云亭。
長山繞井邑,登望宜新晴。
州渚曲湘水,縈回隨郡城。
九疑千萬峰,嵺嵺天外青。
煙云無遠近,皆傍林嶺生。
俯視松竹間,石水何幽清。
涵映滿軒戶,娟娟如鏡明。
何人病惛濃,積醉且未醒。
與我一登臨,為君安性情。
天下未偃兵,儒生預戎事。功勞安可問,且有忝官累。
昔常以荒浪,不敢學為吏。況當在兵家,言之豈容易。
忽然向三嶺,境外為偏帥。時多尚矯詐,進退多欺貳。
縱有一直方,則上似奸智。誰為明信者,能辨此勞畏。
朝陽巖下湘水深,朝陽洞口寒泉清。
零陵城郭夾湘岸,水石為娛安可羨,長歌一曲留相勸。
巉巉小山石,數峰對窊亭。
窊石堪為樽,狀類不可名。
巡回數尺間,如見小蓬瀛。
尊中酒初漲,始有島嶼生。
豈無日觀峰,直下臨滄溟。
愛之不覺醉,醉臥還自醒。
醒醉在尊畔,始為吾性情。
若以形勝論,坐隅臨郡城。
平湖近階砌,近山復青青。
異木幾十株,林條冒簷楹。
盤根滿石上,皆作龍蛇形。
酒堂貯釀器,戶牖皆罌瓶。
此尊可常滿,誰是陶淵明。
長松萬株繞茅舍,怪石寒泉近巖下。
老翁八十猶能行,時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
偶存名跡在人間,順俗與時未安閑。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九疑山。
湘江二月春水準,滿月和風宜夜行。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
千里楓林煙雨深,無朝無暮有猿吟。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東,浯溪形勝滿湘中。溪口石顛堪自逸,誰能相伴作漁翁。
下瀧船似入深淵,上瀧船似欲升天。瀧南始到九疑郡,應絕高人乘興船。
誰能守清躅,誰能嗣世儒。吾見何君饒,為人有是夫。
黜官二十年,未曾暫崎嶇。終不病貧賤,寥寥無所拘。
忽然逢知己,數月領官符。猶是尚書郎,收賦來江湖。
人皆悉蒼生,隨意極所須。比盜無兵甲,似偷又不如。
公能獨寬大,使之力自輸。吾欲探時謠,為公伏奏書。
但恐抵忌諱,未知肯聽無。不然且相送,醉歡于坐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