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過鄂渚簡張子直總干 其二
三載三來漢水湄,做成底事又空歸。塵埃暫解微官縛,雨雪猶存戰士衣。黃鶴喜尋詩侶約,白鷗還悟海翁機。掀髯一接春風笑,便覓漁蓑老釣磯。
三載三來漢水湄,做成底事又空歸。塵埃暫解微官縛,雨雪猶存戰士衣。黃鶴喜尋詩侶約,白鷗還悟海翁機。掀髯一接春風笑,便覓漁蓑老釣磯。
引退元非病,歸田卻患貧。
躬耕聊自給,知命敢言屯。
好客還師鄭,多金不羨秦。
猶能化鄰里,殆類葛天民。
丈人樂高曠,閱世等樊籠。
池館重城外,塵沙一笑空。
紅蕖新過雨,修竹自生風。
未必全違俗,杯盤與客同。
學舍賢師友,年家老弟兄。
分符渺淮楚,傾蓋憶都城。
白雪千篇在,黃粱一夢驚。
承家今有子,未覺負平生。
篳門生竇百不宜,大紅艷紫無所施。
主人愛竹尤成癖,獨勿此物渴饑。
君家十畝等茨束,羅生川谷壤藩籬。
揀林許我恣所愛,有力夜負竹不知。
朝來窗影忽散亂,起看簷角風離披。
總干山立屹不動,高節白首貫四時。
我方病臥呼不醒,一篇忽得陳琳詞。
頭風去體未足道,歲寒非子當誰期。
明朝戢戢迸犀玉,請看籜龍頭角奇。
千竿共戰風雨夕,記取苗裔來葛陂。
霜風卷霧散,天日增光明。
警蹕轉前路,百鳥相和鳴。
邊塵暗長淮,今歲幸西城。
野店翠華過,縱觀滿簷楹。
豐年高廩多,薄飯猶香秔。
衰鈍猶何者,厚顏羞大烹。
鹽梅乏滋味,終恐傷和羮。
干戈幾時休,憂國心如酲。
歸歟魏闕念,老矣滄洲情。
勉力謂諸將,為時請長纓。
昔直承明廬,誰似先生早。前無雒洛人,后笑馮唐老。
機云謾聲價,班馬空詞藻。豈知淵源來,尚覺河漢小。
斯文嘆未墜,妙意付幽討。言乘刺史藩,曾視金鑾草。
飄然香案仙,宜著蓬萊島。未忘經濟心,甘為窮鬼笑。
手援溝壑危,自上蠲賦表。不知古襦袴,能活幾枯槁。
端如德星臨,民瘼一驅掃。方安龔遂政,遠賦陽城考。
越吟念莊舄,贈策嗟秦繞。江湖計不疏,經史心未了。
但收王車歸,三徑不足道。平生林泉志,久矣軒裳藐。
遠同謝安石,樂比東山好。蒼生獨未買,政坐功名擾。
漢庭求諸儒,慨想前輩少。不用嘆周南,亟聞宣室召。
至人寓跡塵凡中,杖頭掛壺來何從。
長房俗眼偶澄澈,一笑市井得此翁。
試窺壺中子無物,何處著此千柱宮。
毘耶華藏皆已有,不獨海上棲瀛蓬。
我聞須彌納芥子,況此空洞孰不容。
何人誤持一嶂出,恍是九華巉絕峰。
令人卻信劉郎語,當年霹靂化九龍。
誰將真形寫此石,太華女幾分清雄。
終當作亭號秋浦,刻公妙句傳無窮。
達磨信衣,轉相傳付。
四傳至今,今以付汝。
受授惟艱,命如懸絮。
法徧沙界,此衣乃住。
想見峰前,父子相語。
唯僧行月,以閣其處。
坐令朱欄,環繞云雨。
早歲厭華屋,曲肱慕飲水。
躬耕二頃田,僅可畢祭祀。
長懷??粥憂,每抱瓶罍恥。
雖知學稼拙,豈不賢乎已。
衰才謝嚴徐,吐吻上插齒。
各從我爾好,勿問誰慍喜。
昨日云門曲調分,今朝法眼已生孫。
渠將大地藏針孔,汝等諸人甚處蹲。
塊石浮空將壓汝,一毛在火不曾焚。
孤猨叫月千巖曉,知道當時以眼聞。
不知即問,不見即討。
圓滿現前,何須更道。
維堅密身,生死病老。
面前塔子,不可推倒。
自分鉏耰畢此生,不須窮達問君平。
黃粱正與夢俱熟,環堵典無爨欲清。
晚客強陪金谷侶,小詩聊學候蟲鳴。
空懷老驥心千里,憔悴窮途敢請纓。
勝游喜今六人閑,說有談空許肆言。
欲學顰眉追世好,自知捩手觸羹翻。
雄夸頗快平生愿,笑語欣陪十日溫。
卻返邯鄲尋故步,兒童童態覺卑喧。
勿驚髀減帶圍帶,壽骨巉然正隱顴。
不待期頤祝難老,固知穮蔉自豐年。
僵松再蔚千齡葉,眢井新飛百尺泉。
坐想山神無伎倆,卻應造物報其天。
蓋九州以醉眼,而其氣如神。藻萬物以妙語,而應手生春。
排黃龍之三關,則凡圣之情不敢呵止。豎寶覺之一拳,則背觸之意不立鮮陳。
世波雖怒,而難移砥柱之操。詩名雖富,而不救卓錐之貧。
情如維摩詰,而欠散花之天女。心如赤頭璨,而著折角之幅巾。
豈平章佛法之宰相,乃檀越叢林之韻人也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