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退
謝事不得去,趨朝愈更難。
誰憐八旬老,日冒五更寒。
指凍怯持笏,腰酸強踞鞍。
細思誰縛汝,只合掛衣冠。
謝事不得去,趨朝愈更難。
誰憐八旬老,日冒五更寒。
指凍怯持笏,腰酸強踞鞍。
細思誰縛汝,只合掛衣冠。
想要辭官卻不能離去,去上朝更是艱難。誰能憐憫我這八十歲的老人,每日冒著五更天的寒冷。手指凍僵了,害怕拿著笏板;腰酸背痛,還要勉強騎在馬鞍上。仔細想想是誰束縛了你,只應該掛起官服辭官歸隱。
謝事:指辭官。
趨朝:上朝。
笏:古代大臣上朝時手持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
踞鞍:騎在馬鞍上。
掛衣冠:指辭官。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已年邁,可能在官場任職多年,身體狀況不佳,卻因各種原因無法辭官,在每日上朝的艱難中,寫下此詩表達內心的無奈與渴望歸隱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辭官歸隱的愿望。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自身艱難上朝的細節描寫,讓讀者深切感受到詩人的困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能反映出古代官員年老仍不能辭官的一種社會現象。
躬耕鄭谷口,憔悴作遺民。老去猶懷主,家貧喜對親。感時增慷慨,憶事重酸辛。五十未聞道,空慚出世人。
曾傳不死術,采藥遍天涯。朱草終難覓,紅顏日就衰。歸來秋色好,喜與故人期。未遂飛仙愿,徒深撫世思。
出門生憎觸風埃,故邀幽人山中來。小休危亭帶曲折,未盡高塔當崔嵬。目營所到豈有極,腳力尚壯不擬回。舊游久闊空信耳,高處一上何佳哉。是山百年定誰主,一丘新壤手所開。淵明自祭豈非達,杜牧作志夫何哀。如君風流固曠絕,與我論交忘歲月。異時訪我入此山,扣牛共唱生生別。
入春雨雪多,兼旬風簌簌。枯坐兀無聊,蠟屐訪城北。
登堂一笑迎,握手意可掬。天寒泥留飲,是真來不速。
嗟我生寡歡,性僻難諧俗。與君久締交,淡然若蘭菊。
遇合彼此同,牖下猶雌伏。瞻顧名利場,無能共角逐。
笑彼冠蓋多,其奈知食肉。不如咬菜根,靜對縹緗馥。
優游寢饋中,萬卷丹黃讀。知足神自怡,朱顏為君祝。
至樂頗耐尋,何必求多福。沖寒梅信芳,同上孤山麓。
記得玉蕤煙小飏。薇露香濃,好句頻吟賞。此日青絲牽步障。瓊枝自愧秋葭傍。
林下高風真散朗。冷淡相看,標格疏梅上。飄渺銖衣天際想。玉臺可許賡新唱。
巒翠拖霞淡抹空,遠天極望入林楓。
寒山晚去孤云白,落葉秋零半樹紅。
殘簡斷編修永夜,異鄉離夢有清風。
酸心客景煙塵俗,鞍馬別途歸唳鴻。
朝寒未定夜寒生。
冷雨幽窗滴到明。
風曳簾鉤三兩聲。
暗驚人。
儂不知愁也斷魂。
冰輪碾上,望山河影里,桂枝橫綠。零露侵人秋氣重,漸覺玉樓生粟。萬里無云,碧天如水,冷浸黃金屋。水晶高卷,簟波微映湘竹。須信此景無多,樽前拚醉,注流霞如瀑。我愛清光光照我,洗蕩塵埃千斛。良夜何如,酒酣興起,豪氣凌云鵠。浩歌催版,唾壺擊碎圓玉。
淡天垂羃,見銀盤轉處,余煙收綠。百尺飛樓閑倚久,仙桂時飄香粟。皓鶴無聲,金梧有影,寒氣生華屋。好風細細,遞來何處絲竹。看取千里嬋娟,銀屏交映,光射廬峰瀑。今夜嫦娥應過我,卷起真珠千斛。長劍橫空,翩然飛迓,底用乘鸞鵠。滿身清露,鳳笙吹破攢玉。
休誇大宛貴,
莫訝漢宮傳。
十種標名異,
千條帶葉鮮。
隨班命內侍,
分賜列忠賢。
飽食和心胃,
歸鞍賦木天。
酒樓不可問,
舟子載琵琶。
殘黛諸堤柳,
遺鈿五浦花。
一裘非李白,
雙槳似盧家。
湖倚郎官賦,
寧勞異代誇。
了無夕月與晨暉,
以地為床鐵作扉。
雜報傳觀公論少,
故交弭望尺書稀。
勢如潮涌囚爭飯,
靜待風生客洗衣。
舉室饑寒莫關白,
無家我已不思歸。
三年逐客臥江皋,
自與田翁酌小槽。
飲慣茆柴諳苦硬,
不知如蜜有香醪。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歷楚山川。但將痛飲酬風月,莫放離歌入管弦。
縈綠帶,點青錢。東湖春水碧連天。明朝放我東歸去,后夜相思月滿船。
早識茶陵是故鄉,
扁舟三月過瀟湘。
定王臺下雪濤壯,
賈誼宅邊煙草長。
南澗蘋蘩勞夢想,
東風橋梓有輝光。
逢人盡說玉堂客,
年少無如此最良。
憶昔初入都,有客衣冠隨。
吾師為我言,汝當師視之。
暇日通一刺,飫我言如飴。
不怨別君速,徒嗟識君遲。
郊原莽莽吹黃埃,馀暑已去若復來。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要明兩眼費雙腳,作計似我何疏哉。
茲游只欠王子在,見說歸書一紙開。追隨正復聽君樂,流浪如我空增哀。吾邦此山頗高絕,泛菊況堪臨季月。要當相與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