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陳司諫墓
鸞坡烏府舊游空,三尺孤墳野寺中。猶有憂時心不死,墓門昨夜起秋風。
鸞坡烏府舊游空,三尺孤墳野寺中。猶有憂時心不死,墓門昨夜起秋風。
門橫野水席凝塵,
束缊誰能問乞鄰。
除是千廬貴游客,
中林時復訪幽人。
把袂江亭歲欲徂,春風依舊長?蕪。楚天漠漠人南北,君向秦中我向吳。
惜別看花并馬游,天涯此日共淹留。萍蹤倏忽隨流轉,碌碌風塵易白頭。
話別江亭日欲晡,片帆風送下姑蘇。他年訪我衡門下,松竹蕭然一老夫。
杯酒淋漓話轉濃,嶺云籠樹暮重重。清時投劾非高尚,直道從來世不容。
渭樹江云此地分,且捐武事共論文。關西理學今誰主,屈指儒林已到君。
老大愁相別,紛紛鬢欲斑。
雨封明月峽,水礙白鹽山。
迢遞看持節,逡巡聽賜環。
西江如箭急,數寄尺書還。
六師奮威棱,大將咸鷹揚。
吾皇嗣洪業,講武肅萬方。
命閱三大營,組練耀日光。
載旌建前茅,列校開長揚。
群蒐技擊盛,七萃簡視良。
泰阿挾飛刺,繁弱各蹶張。
行將破匈奴,指顧平西羌。
所期樹勛伐,勒駿書旂常。
冰天桂海滿才名,皓發童顏稱上卿。
江右到來三尺重,扁舟歸去一帆輕。
雪消南浦傷心碧,梅吐西湖撲鼻清。
欲卸朝衫恐難必,壽朋胥試有深情。
江雨迷離江水浮,
隔江遙指五層樓。
望中不敢攜吟管,
吹笛仙人在上頭。
自來寶婺天險,控閩關粵戶。落帆近、八詠樓邊,煙起亂山日暮。正野烏、如啼似哭,哀聲聒遍江頭樹。嘆荒涼滿眼,古城冷云堆絮。
卻憶前朝運盡,動地捲、暗塵征霧。黑云都、鐵騎臨江,火荼千隊紅素。倚長劍、天回紫電;攢繡鎧、霜明金縷。壓雙溪,一片刀光,驚鷗泣鷺。
淮南開府。百戰歸來,破家團一旅。明月下、椎牛饗士,灑血嬰城,炮激紅珠,箭飛白雨。梯沖舞合,蚍蜉援斷,湯池鐵嶂終何用,忽長鯨、蹴浪飛空渡。兜鍪擲去,薪樓風捲朱殷,百口一時焦土。
而今城下,戰壘銷殘,剩敗蘆折苧。且莫問、初平廟貌,帝女仙蹤,鐵嶺琴書,繡川歌舞。但攜杯酒,赤松山畔,細尋斷簇呼皋復,寫招魂、些付鹍弦柱。不知天上英靈,被發騎龍,暫時下否。
性為形之主,形乃性所依。
二者不終聚,性盡形可遺。
所以古志士,生死唯自持。
敏皇若不逮,蓄念人豈知。
修短何足介,圣凡更共之。
肖形百年中,百年能幾時。
奄忽溘朝露,此生亦虛縻。
百年白鹿得奇觀,雙澗風聲六月寒。七里每勞千里夢,九峰長作五峰看。兩知堂近流風在,獨對亭高縮地難。敢擬峨眉論小大,山連震澤水漫漫。
曾向廬山賦鹿鳴,呦呦千古有馀情。釣游地近憐新筑,弦誦風微愧老生。點易不知吾發短,聽歌還愛此泉清。偷閒尚記東曹夢,花柳前川策杖行。
嫁女楚楚造漆器,中人之家所有事。是第不為吳隱之,乃援象箸王杯例。
趣焚之火持急裝,徒步南登太守堂。堂上掄杖下堂詈,十二圍腰倒平地。
匍伏受責起牽衣,苦留不住飄然歸。徽州固是脂膏地,爾母瘠民吾樂饑。
何哉石城鄒吏目,以言謫官飯不足。其父來視之,怒其不養捶之哭。
兩家義方非中庸,中庸之道惟癡聾。
歷境取艱辛,會心在冥契。萬象驟生滅,稍縱即已逝。
陶野孟郊新,兼之殊絕詣。真體氣內充,老至律漸細。
所以論詩旨,不矜小巧慧。憶我交君久,斗韻森們閉。
空潭瀉古春,得句劇妍麗。漂泊轉西南,蜀黔游積歲。
歸媵詩百篇,坐對攬悲涕。君騁絕足塵,我苦匏瓜系。
六籍懸天壤,辣手鑿胸胃。惜哉君畏酒,曷由蕩蔭翳。
萬壑隔蒼梧,群峰榮睥睨。字字裂精誠,誠言動微睇。
作也如何愛。讀也如何愛。
讀也忙忙作也忙,忙里閑工在。
在也由人會。會也由人再。
再添會處會逾多,多亦忙何礙。
春暮花飛盡,
無人寂閉門。
滿庭苔草色,
詩思在黃昏。
文書堆案眼慵開,客有可人今雨來。說劍丹心空耿耿,岸巾雪鬢欲皚皚。
山田漸喜滋香稻,客位從教長紫苔。涸轍窮鱗賴濡沫,未宜曷月詠歸哉。
領邑西來物物違,只應松竹舊相知。寬心雨意濃如酒,滿眼秋懷總是詩。
慚愧不才勞撫字,平生何意羨輕肥。飄然儻遂歸田賦,食檗毋忘在莒時。
山水未深猿鳥少,
此生猶擬別移居。
直過天竺溪流上,
獨樹為橋小結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