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二十六
自然堪下淚,何必更殘陽。
自然堪下淚,何必更殘陽。
信工祝,永頌聲。
來祖考,聽和平。
相百辟,貢九瀛。
神休委,帝孝成。
代邸青門右,離宮紫陌陲。
庭如過沛日,水若渡江時。
綺觀連雞岫,朱樓接雁池。
從來敦棣蕚,今此茂荊枝。
萬葉傳余慶,千年志不移。
憑軒聊屬目,輕輦共追隨。
務本方崇訓,相輝保羽儀。
時康俗易漸,德薄政難施。
鼓吹迎飛蓋,弦歌送羽巵。
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規。
忠孝本著,羽翼先成。
寢門昭德,馳道為程。
幣帛有典,容衛無聲。
司存既肅,廟享惟清。
竹林二君子,盡日竟沈吟。
相對終無語,爭先各有心。
恃強斯有失,守分固無侵。
若算機籌處,滄滄海未深。
驅馬出遼陽,萬里轉旗常。
對敵六奇舉,臨戎八陣張。
斬鯨澄碧海,卷霧掃扶桑。
昔去蘭縈翠,今來桂染芳。
云芝浮碎葉,冰鏡上朝光。
回首長安道,方歡宴柏梁。
方丘既膳,嘉饗載謐。
齊敬畢誠,陶匏貴質。
秀畢豐薦,芳俎盈實。
永永福流,其升如日。
云浮翠輦屆陽平,真似驂鸞到上清。
風起半厓聞虎嘯,雨來當面見龍行。
晚尋水澗聽松韻,夜上星壇看月明。
長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錦城生。
二儀初創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樹司牧,固亦垂文字。
緜代更膺期,芳圖無輟記。炎漢承君道,英謨纂神器。
潛龍既可躍,逵兔奚難致。前史殫妙詞,后昆沈雅思。
書言揚盛跡,補闕興洪志。川谷猶舊途,郡國開新意。
梅山未覺朽,谷水誰云異。車服隨名表,文物因時置。
鳳戟翼康衢,鑾輿總柔轡。清濁必能澄,洪纖幸無棄。
觀儀不失序,遵禮方由事。政宣竹律和,時平玉條備。
文囿雕奇彩,藝門蘊深致。云飛星共流,風揚月兼至。
類禋遵令典,壇壝資良地。五勝竟無違,百司誠有庇。
粵予承暇景,談叢引泉秘。討論窮義府,看核披經笥。
大辨良難仰,小學終先匱。聞道諒知榮,含毫孰忘媿。
皇情悼往,祀議增設。
鐘鼓鏗鏘,羽旄昭晰。
掌禮云備,司筵告徹。
樂以送神,靈其鑒闋。
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
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
漸覺心神逸,俄看云霧低。
莫怪人題樹,祗為賞幽棲。
于赫元命,權輿帝文。
天齊八柱,地半三分。
宗廟觀德,笙鏞樂勛。
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爽]節在重九,物華新雨余。
清秋黃葉下,菊散金潭初。
萬實行就稔,百工欣所如。
歡心暢遐邇,殊俗同車書。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鏘鏘間絲竹,濟濟羅簪裾。
此樂匪足耽,此誠期永孚。
隴水何年隴頭別,不在山中亦嗚咽。
征人塞耳馬不行,未到隴頭聞水聲。
謂是西流入蒲海,還聞北海繞龍城。
隴東隴西多屈曲,野麋飲水長簇簇。
胡兵夜回水傍住,憶著來時磨劒處。
向前無井復無泉,放馬回看隴頭樹。
千官肅事,萬國朝宗。
載延百辟,爰集三宮。
君臣德合,魚水斯同。
睿圖方永,周歷長隆。
漢祚惟永,神功中興。
風驅氛祲,天覆黎蒸。
三光再朗,庶績其凝。
重熙累洽,景命是膺。